第22章 長安風雲一

字數:5466   加入書籤

A+A-




    在楊正努力修正政策方針,發展工商之時,大周長安城也得到了漠北的消息。
    長安城平康坊一處酒肆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裏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髯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平康坊歌姬演奏的詩詞已經傳遍長安,長安的大周百姓也為隋帝的文采而折服。楊正的幾首詩詞也成為了平康坊歌姬們最喜歡演唱的曲目。
    “沒想到隋朝都滅了,還出了個人詩人。”
    “是啊,別的不說,這首詩文絕對是名傳千古的存在啊,可惜了啊。”
    “可惜什麽?”
    “可惜隋朝楊政道遠在草原,如能相見,飲酒作賦不失為一樁美談啊。”
    “哈哈,就你那認識的幾個字,還想著作詩,想多了。”
    “切,你就好了,一介武夫。大字不識一個,昨天國子監博士布置的作業會做嗎?小小年紀就留戀風月場所。”
    “你找揍啊你。老子一介武夫也比你厲害。你看看你弱不禁風的,小心被大風吹跑了。哈哈哈”,說完一個麵色黝黑的年輕人大笑了起來。
    “程處默啊,你看看你,說不過幾句就發笑。笑毛線啊。”長孫衝嘿嘿的嘲笑到。
    “找死啊你”,說完拿起板凳就要砸過去。長孫衝帶來的仆人看到,趕緊攔著,程處默他們一幫武將子弟也紛紛推囊起來。正要打起來,外麵突然傳來“八百裏加急,速速避讓。”的聲音。
    幾人楞了下,趕忙放下板凳,衝到了窗子旁邊,往外看去。隻見一位大周騎士,身後背著幾麵紅旗,不停的催趕著馬匹往皇宮衝去。路上行人紛紛避讓。畢竟八百裏加急沒誰敢攔,上到達官顯貴,下到黎民百姓撞死了也白死。
    幾人互相看了下,同時說出了“今天有事,改天再較量。”
    空氣突然像凍住了一樣,兩方狠狠的“哼”了一聲趕緊往家裏跑去。八百裏加急情報可能是邊關出現戰事,要趕緊回家準備去。
    立政殿,周建武下了朝,正在和獨孤皇後在吃飯,隻見一個太監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陛下,八百裏加急。”
    周建武愣了一下,趕緊拿了過來看了起來。
    片刻,急忙吩咐到:“速招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程咬金、尉遲敬德立政殿議事。”
    “是,陛下。”小太監趕緊跑了出去。
    獨孤皇後看到李世民陰沉著臉,“陛下,怎麽了。邊關又起兵了?”
    “不是邊關的事情,又是漠北楊政道那個小皇帝。給,你看看。”說完把漠北的情報遞了過去。獨孤皇後接過來看了起來,越看越驚奇,“沒想到這小子鬧出來這麽大的動靜。不到兩年的時間,居然平定了漠北,還修建了幾座小城。”
    “是啊,去年我還低估了他,以為他要在漠北放羊了。沒想到啊,這個小子,不簡單。”周建武歎了口氣,鬱悶的說道。
    要知道去年也就是永和元年,周建武剛當上皇帝,國內各地各種災害接踵而來,而且還都是大災害。
    永和元年春天,先是河北大旱,接著到了夏天,山東大旱,百姓土地絕收,苦不堪言;永和元年秋,關中地區暴雨成災,秋作物減產嚴重,以至於“萬姓嗷然,懸磬已甚”;永和元年九月,又有蝗災;八月河南隴右關東地區霜害秋稼。整整一年,災荒就沒停過。國庫的錢去年都賠償頡利可汗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又和世家一係列妥協才把這幾場災荒熬過去。
    可是沒想到隋朝居然在漠北又有崛起的可能了,這讓老百姓知道了,本來就對自己登基就不滿的世家還不知道要整出什麽事情來,想到這不由的一陣陣的頭疼。
    獨孤皇後看到,趕緊過去,把周建武的頭放到腿上,雙手按摩起腦袋來了。“陛下,不用太過擔心的,漠北苦寒,人煙稀少,發展不起來的。”
    “哎,我不是擔心隋朝小皇帝,就算他來了,我帶兵打過去就是了。我擔心的是大周內部。你也知道,自我登基以來,災荒不斷,民間對此議論紛紛。如果漠北的事傳出去,世家還不知道會怎麽做呢。”周建武憂心的說道。
    “世家應該不會和隋朝合作的。畢竟隋朝可就是他們給推翻的。”皇後想了想,說道。
    “不好說啊,如果是個成年皇帝,世家自然要擔心些的。可是現在皇帝是個小孩子,他們有的是辦法。”
    想到這,兩人都沉默起來。
    不一會,太監匯報:“陛下,眾臣已到殿外等候。”
    “嗯,讓他們進來把。”周建武說完站立起來,走到了案幾前坐了下來。
    獨孤皇後見狀,趕忙說道:“陛下,那臣妾先告退。”
    “嗯,先下去吧。”說完,獨孤皇後到後宮去了。
    眾位大臣接到陛下指令,趕忙跑過來,因為他們也聽到了八百裏加急的事情。以為是邊疆戰事又起,紛紛準備請纓出戰。
    “拜見陛下。”眾人行禮
    “平身,都坐下吧。”周建武說道
    “陛下,敢問可是邊疆有戰事,臣願率軍出征。”急性子程咬金大聲請纓到
    “臣等也願領軍作戰,蕩平邊疆,衛我大周。”其他幾位將軍見到,趕緊站起來搶著說道。
    “不是邊疆戰事的問題,是漠北。來,你們都看看。”周建武說完把信報遞了過去,小太監接過後趕忙遞給了房玄齡宰相。
    房玄齡接過來,看了一會,抬頭看了下陛下,見陛下閉著眼睛,便把信報傳給了杜如晦,接著也閉上了眼睛。杜如晦看完後也麽有說話,把信件給了長孫無忌,隨即同樣閉上了眼睛。幾個武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立刻安靜下來。
    “黑炭頭,什麽情況啊?”程咬金小聲的和尉遲恭說道。
    “不知道啊,不過感覺到不對勁,有幾分殺氣。”尉遲恭小聲的回答道。
    程咬金瞪了瞪眼,哪看出來的有殺氣,我咋沒看出來呢,瞎扯呢這是。“瞎扯什麽,漠北的夷男死了,難道?”
    “那孫子死了應該是好事,至於這樣嘛。他死了咱們要大肆吃喝一番慶祝一下。”秦瓊也湊過來說道。
    “那是,”還沒說完,信報便傳給了程咬金,幾人感覺圍了過來看起來。
    “都看完了吧,都說說吧。”周建武見大家都看完了,睜開眼睛問道。大殿一片安靜,眾人沉默著,誰都沒有想好怎麽開口。
    “房愛卿,你是宰相,你先說說吧。”李世民見每人說話,便點名問道。
    房玄齡搖了搖腦袋,怎麽又是找我,咋不找別人,又要抗雷了。“陛下,臣下以為此事不好說。暴隋楊政道是帶著幾百人去的漠北,怎麽能打敗夷男的數萬騎兵呢?而且這裏還說了他在漠北修建了幾座城池,漠北人煙稀少,哪來的人修城啊?用什麽修的啊?所以我覺得應該再派斥候重新收集消息,以免有誤。”
    周建武的看著房玄齡,想著“不愧是朝堂老油子,說了半天,什麽都沒說。”於是問到,“其他人呢,沒什麽說的了嗎?”
    “陛下,臣以為不用擔心,給臣十萬大軍,臣去漠北把他們都給抓回來。”程咬金搖著腦袋大聲說道。
    “陛下,臣不用十萬大軍,隻要五萬人便可擒拿逆賊。”尉遲恭看到程咬金請纓了,趕緊站了起來表態說。
    程咬金氣死了,你妹的,“我要十萬你就要五萬人,尉遲恭,你什麽意思?”
    “我能有什麽意思,為陛下分憂乃是臣的本分。再說了,我覺得五萬人都多了。臣要四萬就行了”。尉遲恭說話的時間部隊又減少了一萬人。
    程咬金一拍桌子,說道:“我隻要兩萬人掃平漠北。”
    “那我一萬人”。
    “我五千人。”
    看兩人越說越少,周建武說道,“閉嘴你們兩個,再說下去你們是不是自己單槍匹馬的去平定漠北了。李靖,你的看法呢?”
    “陛下,臣想見見傳信的士兵,詳細詢問下情況。信報內容寫的太簡單了。”李靖說道。就那麽幾句話能分析出來什麽東西,沒什麽看法。
    “嗯,李君羨,去把傳令士兵帶過來。”周建武安排說。
    “是,陛下。”李君羨說完趕緊安排去了。來到宮外傳令兵休息的地方,趕緊帶著傳令兵往皇宮趕去。玄武門口,一輛馬車停在宮門口,上麵士兵想進去,宮門禁衛不讓,正說著呢,李君羨騎馬跑了過來,幾人趕緊讓開。
    傳令兵看到車夫,趕緊說:“將軍,這是我從漠北帶過來的東西,能否一起帶入皇宮。”
    “都帶的什麽東西?”
    “回將軍,小人在漠北除了收集情報外,還用生意人身份購買了一批商品,以為佐證。路上的馬跑死了一匹,在長安城外便找了輛驛站的馬車,讓他們帶到長安城來。我先騎馬趕來報信。”傳令兵回答道。
    “先進宮匯報陛下,請陛下下令再說。”李君羨穩妥的說道。
    傳令兵於是趕緊安排馬車先等著,一會進宮命令傳來了,再進去,自己先行入內。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