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河套遠征 二
字數:5664 加入書籤
第二天,楊正一出門便見到孫國安侯在門口。
“拜見陛下。”
“來,這個是賞賜你的。昨天辛苦你了。”楊正說完掏出了一塊手表,然後拉過孫國安的手給他戴了上去,“這個比懷表方便,不容易掉。想看時間了抬手就可以看了,隔兩三天給它加個力氣就行了,從這裏擰。”
“奴婢謝過陛下。”孫國安趕忙跪著道謝。他也知道這是昨天被踹幾腳的回報。
楊正看了看,覺得可能也想多了,原本有些擔心孫國安會有怨氣,現在看來,古代階級還是比較分明的,作為皇帝,哪怕殺了他,他還要叩謝皇恩。外麵的大臣更不會管了,在他們看來所有太監都該死。不過該賞賜的還是要賞賜,不說感恩了,至少不能學朱允炆動輒打殺,然後發生太監打開了內城門的事情。
“嗯,起來吧。上朝去。”說完楊正便往前殿走去,幾個小太監抬來的步攆,楊正揮了揮手,沒有坐,不行往前走去,孫國安低著頭跟在後麵。
“上朝”來到大殿,楊正坐在龍椅上,孫國安扯著嗓子喊著。
“參見陛下。”
“平身免禮。”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啟稟陛下,臣昨日已張貼安民告示,城內已趨於穩定,一切安好。”蕭尚書上前說道。
“嗯,那就好。要盡快恢複城內商業運營,暫時一切照舊。漢人和突厥人之間的衝突有報官的,要公平處理,不可偏倚一方。”楊正又強調了下現有方針。
“是,陛下。老臣遵旨。”
“啟稟陛下,昨日戰況已統計完畢。城內突厥將士三千人,擊斃兩千二百人,俘虜八百餘人。城外突厥部落俘虜五萬人,俘虜牛羊無算。突利可汗在城內被特戰隊擊斃。”參謀部陳吉盛上前上奏說道。
“嗯,按照計劃執行即可。其餘人有沒有被俘的?”
“回陛下,突厥可汗謀士趙德言在家中被俘。”
“嗯,韓安,下朝後把趙德言帶過來,我要見見。”聽到趙德言被俘,楊正也來了興趣。現在自己正缺人,如果真的可以用,那也解決好些事情。
“是,陛下。”
“行,沒什麽事退朝吧。一切照舊即可。軍官們留下來,商議下一步作戰計劃。”
“退朝”,孫國安喊道
“恭送陛下。”
越來越感覺到無聊了,怪不得很多皇帝都不喜歡上朝。那麽多人,大事又不能說,容易泄密。小事扯來扯去的沒什麽意思。
楊正看到蕭尚書和陳平禦史還沒有走,也知道了他們的意思,還是想參加軍議,看來軍政分離還是需要時間的。
“孫國安,把地圖掛出來。”楊正接著讓孫國安把草原地圖掛了出來,眾人開始圍著地圖商議。
“按照我們在安北的計劃,占領定襄後,下一步就是往西,往北進攻。在定襄東二百裏,這裏,我留了些人修築城池,建立馬邑縣。下一步就是兵分兩路,一路往北攻占鐵山,建立九原縣,一路往西越過黃河,在這裏,建立雲中縣。”楊正說完指著後世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包頭這幾個重要的城池說道。
幾位軍官們紛紛點了點頭。
“陛下,如此分兵為兵家大忌,當何兵一處方可。再者定襄還是需要守衛的。”蕭尚書看到又要派兵出去,連忙說道。
“是啊,陛下,臣也覺得要穩妥為上。”陳平禦史看著也說道。
“定襄守軍自有安排。下麵命令,陳吉盛把兩萬騎兵分成兩部分,各配給一個團,一團張偉進攻九原,二團楊辰進攻雲中。掃蕩周圍的部落,記住了,要多抓俘虜,修城修路都需要人。”
“是,校長。”聽到又可以打仗的消息,兩個團長高興的喊了起來。
“陳吉盛參謀做好後勤安排工作,彈藥糧草要帶足。”
“是,陛下。臣回去就安排後勤事宜。”
“另外參謀部統計此次立功的人員,等一團二團回軍後,一起報過來。”
“是,校長。”
楊正看了看無語的兩個文臣,心裏也有些煩悶,定襄留下來的就是沒有跟著自己去漠北的官員好用啊。
“蕭尚書,回去讓漠北的蕭正航抽調一半的漠北官吏工匠到定襄,漠北巡撫由楊善經擔任。以定襄為中心城裏漠南行省,蕭正航擔任巡撫”
“陛下,定襄城中的官吏足夠了,不需要從漠北征調。”蕭尚書想了想說道。
“嗯,你說的也是。那就這樣吧,定襄城中的官吏抽調一半去漠北學習,看看漠北的情況。”看著蕭尚書又想說話,楊正趕緊打斷,“好了,就這樣定了。回去安排吧,今天調令要發出去啊。”
“是,陛下。臣遵旨。”蕭尚書頓了頓沒有反駁,他也覺得天子的氣勢越來越盛了。
“嗯。陳吉盛,跟著到定襄的還有漠北三團的安北縣的兩個連是吧。”楊正突然想到了部隊還有安北縣駐軍的兩個連也跟著過來了,於是問道。
“是的,安北縣兩個連二百餘人。”
“嗯,那這樣吧,把安北縣守軍的那個營,全部調過來好了。缺少的下令蕭武重新招兵補充,補夠一個團的兵員。”
“是,校長,調過來是如何安排?”陳吉盛疑惑的問道?
“先調過來吧,等這個營到齊了,讓營長過來見我。我最近也想想怎麽安排合適。”
“是,校長。臣這就安排。”
“孫國安,去把趙德言帶過來。”楊正想了想,還是讓孫國安去帶趙德言去了。
“是,陛下。”說完往外小跑著去安排去了。
“再把特種兵營地的李俊調過來,把定北城的軍校搬到定襄城,由李俊擔任總教官。這次立功人員到軍校學習,就在這裏了。”楊正想了想說道,“對了,這次來的兩萬薛延陀騎兵,到時候看戰場表現好的,立功的,也抽調一些到軍校學習。怎麽抽調你也知道的。”
“是,臣明白。”陳吉盛想了想說道,雖然說都是一家人,但還是要區分的,要找真正認同中華文化這一點的到軍校學習。
“陛下,軍校是怎麽回事?”陳平禦史皺著眉頭問道。
“那是朕在漠北辦的學校,主要教授士兵們如何行軍作戰的。”
“陛下,自古以來都沒有武夫上的學校,陛下成立軍校是否妥當啊。”蕭尚書也是有些不滿的問道。
楊正也有些不耐煩,什麽時候啊,又開始有內鬥的跡象了,看來要做一些改變了。“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現在隋軍就這麽一些人,再不學習,如何打得過中原的精兵猛將啊。”
大殿的軍官們也有些目光不善的看著蕭尚書,咱們又沒招惹你,幹嘛你要編排我們啊。
“好了,別再說了,就這樣定了。”楊正看著雙方有吵起來的架勢,直接製止說道,“沒什麽事的話把剛才安排的事情全部安排了吧。有想不明白的先做了,然後慢慢的想。都回去吧”。楊正說完站了起來,往後殿走去。
大殿文武們見到陛下都走了,也紛紛起來往外走去。
“切,真當自己什麽人了。我們學幾個字礙著他們什麽事情了,搞東搞西的。”楊辰不陰不陽的說道。
“人家啊是文臣,咱們是武夫,能一樣嗎?”張偉這時也語氣不善的說道。
蕭尚書和陳禦史聽到了,皺了下眉頭,什麽都沒有說,直接走了出去。
“蕭尚書,陛下兩年來變化很大啊。”走出宮門來到辦公地方,陳禦史忍不住說道。
“是啊,看來咱們留在這裏的人,恐怕沒有出頭之日了。”蕭尚書也歎了口氣說道。
“那咱們怎麽辦啊,陛下說的調令咱們還往漠北發嗎?要不要壓幾天?”
“還是先發吧,現在陛下軍威正甚,壓著容易出事。”蕭尚書想了想說道。
“哎,隻能先如此了。”陳平也是歎了口氣,轉身出門去了。
楊正也知道漠南漠北官僚肯定會進行一番爭鬥,不由得有些心煩。就這麽幾個人,鬥來鬥去的整什麽啊,兩地漢人加起來恐怕不超過三十萬,其餘都是草原人,外麵還有西突厥,中原和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這樣下去整不了兩年,要再次跑路了。
不過想到偉人說過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楊正也是理解的,畢竟沒有誰會安心放下自己的權利。但是要有一個度,爭鬥可以,必須要在規則之內進行,辦事不能相互拖後腿,不然的話那就隻能去職了。希望漠南的人不要做傻事,朝局好不容易平衡的,如果真的把漠南給打下去了,那就失去了平衡,有可能更糟啊。
揮手招過來孫國安,讓他派人盯著幾個大臣,看他們有沒有亂來。不一會孫國安回來了,說道,“回陛下,奴婢打探了,兩位大人回去後,陳大人詢問是否需要壓幾天陛下的調令,不過蕭尚書猶豫了下沒有同意,說是陛下軍威正甚,容易出事。”
“哎,好了。我知道了。東廠這邊多盯著一些,兩邊都要看著。”楊正歎了口氣,還真的要開始了,有了這個苗頭,後麵會如何發展真的是不好說了啊。
“是,陛下。趙德言已經帶到了宮外,何時召見?”孫國安問道
“先等一下吧。”
“韓安”。
“臣在。”
“你帶著近衛去突厥營地,把裏麵所有首領和軍官全部發配到北海,負責北海的修路屯田,讓那裏的人盯著些。”楊正又把突厥軍官們給安排了起來。
“是,陛下。”
“嗯,去吧這件事連夜辦完,明日一早押送過去。現在去辦吧。”
“是,臣遵旨。”韓安說完告退了下去。
楊正靠在椅子上,眯上了雙眼,招了招手“如蘭”,接著又開始了頭部保健。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