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工業區計劃
字數:4617 加入書籤
三天後,工匠選拔已經結束。最後薑溫選拔了一百餘工匠,準備帶著去建設煉鐵工廠。
楊正把薑溫等人喊了過來,進行了交代。
“礦區的資料已經給你們了,建設圖紙也給了,這幾天看的怎麽樣了?”見到薑溫到來,楊正問道。
“回陛下,臣已經明白大半了,其餘的邊做邊學,想來沒有什麽問題的。”薑溫考慮了一下,回答說道。畢竟這麽詳細的資料,連礦區都在地圖上畫出來了,還出問題,就不好說了。
“嗯,建設的話,不要急。半年一年的都行。到了地方之後,先讓工匠建設好住的地方,全部建設混凝土的城堡,給工匠居住。俘虜的話就住帳篷好了。糧食等物資到時候直接從九原縣調撥,和那裏的縣令說好了。”
“臣謝過陛下。”
“其他的一些先期機械,我會派人給你送過去,等你們安頓下來之後。幾百人的城堡,三個月差不多了吧?”楊正問道。
“三個月足夠了。”
“行,那我就三個月之後給你們送。”楊正說道。
“到了之後先把周圍地形看清楚,確定廠房和居住的位置。地圖上麵標記的是參考,不合適的話你直接修改就行了。另外我會從定襄直接修一條到礦區那裏的道路。以後也方便一些。”楊正覺得還是再修建一條路好了,反正都是草原,而且水泥路也沒什麽太大的技術含量。
“是,陛下。那臣什麽時候出發。”薑溫問道。
“不要急,要先培訓好。另外還需要進行一些軍訓,每個人都要學會打槍,遇到歹徒,也有還手的力氣。先訓練一個月吧,我讓陳吉盛那邊派人過去。”
“是,陛下。”
“這一個月要先準備好,特別是資料,多看幾遍。”
“是,陛下。那臣先告退。”薑溫見到楊正交代差不多了,便告辭出去了。
楊正點了點頭,薑溫見到後,直接退了出去。
“韓安,新城工地多少人了,現在?”楊正轉頭問韓安。
“回陛下,已經有快二十萬了。其中突厥俘虜五萬餘人,中原過來的七八萬,草原招募的有三萬左右,還有五萬是中原派遣過來的。”韓安想了想,說道。
楊正點了點頭,二十多萬人擠在那裏,確實比較多。怪不得最挖河都快了好些。
“你抽調一個營的近衛軍,和蕭巡撫說下,把俘虜抽調過來,修一條到礦區的道路。距離大概四百裏左右。爭取五萬人一個月修建完畢。這條路很重要的,交給你了啊。”
韓安聽到高興壞了,趕忙說道:“是,陛下。末將一定辦好。”
說完就要跑出去。
“回來,那麽著急幹什麽。”楊正又把韓安喊了回來。
韓安疑惑的跑了過來,楊正說道:“這條路主要是拉礦石,鐵之類的。所以需要修建的堅固一些。厚度增加到二十厘米,寬度還是十一米,中間一米修建花池。”
韓安也明白過來了,往礦區修的路如果不加厚的話,說不定就給壓壞了。連忙說道:“是,陛下。末將一定派人監督好工程質量。”
“這次從俘虜中選拔一些平時表現好的人,和以前一樣,提前赦免。讓他們負責監工,擔任各級隊長職位。按照我們的人一樣,發放月俸。”
“是,陛下。”韓安聽到行禮說道。他也是跟著陛下的老人了,這個方法用起來還是比較好的。那些俘虜當上監工之後,比自己人還要狠,不幹活的人二話不說鞭子就過去了。
“行了,材料的話,石子沙子我給你們五十裏放一次。水泥的話,隻能放城中倉庫了。到時候用的時候直接拉過去。”
“是,陛下。草原也不缺馬匹。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楊正擺了擺手,韓安趕忙退下去執行去了。
接下來的兩天,楊正便是到處放物資的時間,賣藥的錢眼見著減少啊。
韓安也開始組織好了隊伍,由士兵監督著,監督著修路。
楊正原計劃是在包頭成立工業區的,不過這段時間想了下,還是有些不合適。一來這裏人口稀少,交通不便,雖然修建了很多的道路,但是運輸量不大。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裏的礦產含有其他物質比較多,現在的技術來說提取不出來,即便提取出來了,也沒地方用。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三來現在需要的鋼鐵不是很多,建設年產幾萬噸的,相當於上億斤了,在封建社會來說,絕對是產量最高的時候了。唐朝鋼鐵產量最高的時候,才幾百萬斤。所以現在自己都要壓縮產量,一年幾萬噸差不多了。
這個和後世的確實不能比的,那些年產量幾百萬噸的工廠恐怕都要變成落後產能進行淘汰了。每個高爐有兩三千立方米。最大的有五千多立方,每天產鋼就是一萬多噸,嘖嘖,惹不起啊。
自己也沒打算建設那麽大的,高爐用後世的土法煉鋼高爐夠了。一爐產量三五噸或者十幾噸,多建設幾個爐子嘛。
至少草原的刀具,耕犁,鐵鍋等生活用具不能總購買,雖然比較便宜,但是也阻礙了就業。
機械工廠楊正打算成立蒸汽機製造工廠,時間要等下半年了,直接在定襄舊城改建就行了或者給他們放到大學裏麵去。要開始推廣使用蒸汽機了。
等幾萬俘虜修好到礦區的水泥路之後,就可以安排修建鐵路了。想到鐵路,楊正又愁了,雖然現在官吏都在學習新的知識,但是鐵路的知識還真是沒發放。
也不知道該抽調誰過來。
“孫國安,你把各縣縣令一年來的狀況,拿來我看看。”楊正想了想說道。還是看下誰的學習比較厲害吧,或者說比較喜歡基礎建設的。
“是,陛下”,沒一會,孫國安把官員資料送了過來,楊正也看了起來。
八九個縣令,沒一會就看完了。楊正也沉思了起來。
鐵路必然會是一個最重要的部門,這個部門負責人,一定要謹慎。不僅需要建設鐵路,還需要調度,培訓鐵路職工等。所以很難決定。
想了想,還是決定不了,資料上麵的人最近都在學習,修路,憑借最近的水平,看不出來。
於是出了套試卷,鐵路工程專業技術類的不能出,必然都不會。
所以出了個關於新式交通工具感想的,從茶壺燒水說起,然後是簡單的蒸汽機簡易圖紙,最後是整齊鐵路願景。讓各個縣令談談感想。一天時間寫好送過來。
寫完後,讓如蘭畫眉抄錄了幾份。一個縣令一份,讓孫國安通知空軍,乘坐旋翼機把信件送過去。附近的很快就可以,漠北地區的要帶著加油在上麵,以免油料不夠。
空軍收到了楊正的任務,高興壞了,都搶著也過去,雖然隻是一個送信的任務。但也可以在天空多飛幾圈。何況還有去漠北的呢,那可以飛個夠。
好不容易大家抽簽決定了任務,然後高興的帶著信件,收拾行裝趕去了。
楊正也開始整理起了考試的試題。
為此還把蕭巡撫喊過來,兩人一起商量了起來。
畢竟楊正對於這個時候科舉題目確實不是很了解。
“陛下,這個數學題目是不是太難了啊?”蕭巡撫看著數學試題說道。
“還好,有簡單的也有難的題目,畢竟要有能夠拉開分數的題目。不然大家都會了,還怎麽篩選人才啊。”楊正看著試題說道。數學題目內容大約五成的小學知識,三成的初中知識,兩成的高中知識。
小學知識對於參加科舉的人是很容易掌握的,初中的就要看這幾個月圖書館看書的情況了,高中的要求恐怕就要是數學人才了。
當然,也都是比較基礎的知識點,楊正也沒有放出太多的遠超這個時代的認知。如果士子們把現有的算學類的書籍認識清楚的話,有機會計算出來的。
蕭巡撫無奈的點了點頭,拿起了其他的試題。
曆史理化的綜合試題,總分兩百分,現在眾人了解到的物理化學知識不多,所以隻能從《墨經》中選取考點,並且加大曆史科目的考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