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科舉流程公布
字數:5528 加入書籤
蕭巡撫拿起試題看了看,也發現自己很多不會的,不過也不好再問。
接著就是行政能力試題和策論試題、明法試題。
行政能力楊正也按照後世的出題,相當於大綜合,裏麵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曆史文化、科技環境、等等。
看到這個題目,蕭巡撫也漏出了笑容,這個還是了解一些的。不說多,良好甚至優秀還是沒有問題的。
明法科的試題,楊正則是綜合《開皇律》《大業律》出題,《大業律》是隋明帝楊廣製定的,修訂了苛刻的《開皇律》,減免了很多刑罰。
《開皇律》是從前朝律法修訂的,經過對《北齊律》的大修,廢除死罪八十一條,徒杖等最一千多條,可是還是有一些落後的地方。當然楊正看了認為也有很多比後世先進的地方。
有些律條楊正也想廢除掉,比如“議、減、贖、當”製度。
這幾條可以說進一步擴大了貴族,官僚的法律特權。貴族官員犯罪可以減免處罰,降等處罰,用銅錢贖罪,甚至可以用官品折抵。
可以說比較荒誕,但是沒辦法,封建社會都是這個樣子。楊正現在還真動不了,因為沒人用,就算把後世法律拿出來,執行的不也是他們那些官僚嗎。
所以雖然楊正對此很不滿,但是也沒什麽辦法。隻能看這次科舉能否選拔一些真正的寒門,這些人會不會支持自己。對此楊正也沒有信心,因為哪怕是寒門,獲得官位之後,就是既得利益者了。無奈中
明法科倒是沒什麽說的,主要就是考察對法律條文的理解。
“陛下,策論題目不在?”蕭巡撫看完其他的,沒發現策論試題,以後的問道。
“還沒想好。反正是最後一個科目,也不急。”楊正不緊不慢的說道。
“是,陛下。”
看著蕭巡撫,楊正想問問他對於現有律法的看法,最後還是忍住了,沒有問。還是有些擔心泄密。
試題查看完畢後,楊正交代蕭巡撫保密,便讓其回去了。
楊正也開始考慮起朝堂如何改革的事情。怎麽都想不到合適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也算是體驗到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這幾個字的含義。
身處高位,有些事情,還真不是想做就做,也不能因為事情是對的,便去做。考慮的事情太多了。自己又沒有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氣魄。
要真是他來做,也簡單,不服從的殺,殺到你們怕,事情自然就做下去了。可是也給自己留下了暴君的名聲。
洪武大帝不在乎這些,自己還真的在乎。畢竟現在才這麽一點點地盤,萬一內亂了,還真完蛋了。
想到這,感覺還是要握緊槍杆子,要加強官兵思想文化教育。
“韓安”,想了會,楊正朝門口喊道。
“末將在,陛下,請吩咐?”韓安趕忙從門口進來,說道。
“到礦區的路,修路的人安排好了嗎?”
“回陛下,末將已經安排好了。近衛軍現在已經擴充完畢,抽調過去的一個營已經開始監督俘虜修路了。”韓安鬆了口氣,回答。
“你去通知下陳吉盛,讓他把所有的部隊,連級別以上的文化教員全部抽調過來,開設一個培訓班,開學日期就定在七月一日吧,還有一個半月,時間也來得及。”楊正想了想說道。
“是,陛下。”韓安趕忙回答。雖然搞不清楚陛下這是什麽意思,不過趕緊答應就是。
“文化教員的工作由同級別的軍官兼任。”
“是。”
“去吧。”
“是”韓安趕忙跑去傳令去了。
楊正閉上了眼睛,躺在了軟塌上,看來要加強一些文化教員的權利了,至少要挑選一些對自己比較忠誠的人,來控製軍隊,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陳吉盛接到命令後,也搞不清楚狀況。不過既然陛下下令,也沒有再問。直接擬好培訓通知,派遣傳令兵到各支部隊傳令去了。
定襄新城圖書館
科舉相關的報紙已經公開刊印,並且發放到各個場所供百姓們閱讀。
過來趕考的士子們今天也看到了新的報紙,因為人數太多,數量有限,所以推舉了幾人在台上讀了起來。
士子們則是坐在座位上,仔細聽著。
站在前方的學子則是拿起報紙讀了起來:
《關於大隋帝國科舉考試的通知》
為了選拔人才,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特舉行科舉考試,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1、招錄程序,分為筆試、公示、審批錄用。
2、報考條件,本次科舉考試不限年齡、不限男女、不限出身
3、筆試科目、時間、地點
6月6日9:00--11:00行政能力測試(100分)
14:00--16:00明法科(100分)
6月7日9:00--11:00策論(100分)
14:00--16:00數學(100分)
6月8日9:00--11:00綜合考試(200分)
考試地點:科舉場地
4、本次考試合計600分,按照分數從上到下排名,擇優錄用。單科成績優異酌情錄用。
5、考試攜帶資料:戶籍冊、準考證件。
6、熟悉場地時間:6月4日至6月5日。
考生可在這兩日,去考場熟悉場地。
7、考試成績公布時間:6月16日上午,公布考試成績。
沒一會便讀完了報道,因為報紙上刊印的也比較詳細,後麵的副刊還有詳細的解釋,所以也沒有什麽太大的疑問。
不過一些議論還是有的。
“本次科舉錄用女子就不說了,不過考試科目分成這個樣子,而且都是上午下午的,如何考試啊?”一名學子有些鬱悶的問道。
科舉考試以前都是直接關在考試院中,好幾天時間,吃喝拉撒都在裏麵,中間是不允許出門的。不過楊正認為那樣環境太差了,既然分科目考試了,就沒必要全部擠在一個狹小的地方做題了,直接每次一個多時辰也夠了。
“這倒是沒什麽,不過我等做官之人還需要考核數學還有什麽綜合,聽說裏麵還有墨經啊,曆史,地理之類的內容,而且還計算總分成績。這個倒是有些不妥啊。”旁邊的學子則是提了另外一個方向。
“是啊,什麽時候那些雜學也能和我們相比了?”
旁邊的士子都沒搭理他,特別是學習雜學的學子,他們倒是感覺這是個巨大的機會。一些中原跑過來的商人、地主後代,也沒提出異議,畢竟這個時候能夠有資格考試已經算是天大的恩惠了,哪還能要求這麽多。
在學子們聚集的地方,很快分成了兩撥人,一撥是中原一些勳貴、世家派遣的旁係學子;一邊則是自己跑過來的寒門學子;旁邊還聚集著什麽都不管的女學子。
眾人吵得紛紛擾擾,就差動手了。
“幹嘛呢,你們?”一名巡邏的衙役聽到吵鬧聲音,挎著刀,走了進來。
看到沒人說話,衙役也知道這群人是因為什麽。昨天一早巡撫大人就下令最近幾天要加緊巡邏,有人對於科舉會有很多的非議等等。
衙役倒是覺得他們閑著沒事,覺得不好,自己不參加不就行了嗎,又沒人逼著你來草原。
“圖書館是看書的地方,必須保持安靜。不得喧嘩吵鬧。”說完,衙役瞪了他們一眼,走出門外。
學子們看到鬧不起來了,也回座位看書去了。有誌的學子還要抓緊研究下以前自己不在乎的雜學,趁著圖書館有書,還有半個月時間,希望能夠多學習一些。
有意挑起事端的大家族學子看到人都散了,也不敢再鬧,想起來時家族的囑咐,隻能回到座位上,拿起書看了起來。
可是小聲的討論聲音,並沒有停止。
“什麽玩意啊,說的那麽慷慨激昂的,還不是留下來了,有能耐去中原考試去啊?”
“他們這些人在中原隻是旁係,考試連找關係推薦都找不到,沒資格參加,嗬嗬。”
“就是,陛下好不容易給個機會,不知道珍惜,還想鬧事,居然。”
“誰讓他們幾千年來一直高高在上的呢?”說道這,學子握著拳頭,咬起了牙。
“小點聲,別讓他們聽到了”旁邊學子看到後,趕忙提醒到。
學子也反應過來,沒有說話,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
隨著報紙的發售,科舉相關的信息也向外擴散。
很多人認為這些改革不妥,當然也有更多的人認為應該如此進行。
這些人以工人農民,中小商戶為主,認為自己也能夠得到上進的機會。
楊正則沒有考慮這麽多,畢竟這次發布消息沒有經過內閣,直接讓蕭巡撫過來的,內閣蕭首相對此意見很大。
楊正隻能以忘了告訴為由推脫。當然這個荒繆的理由蕭首相是不相信的,但是楊正用這個理由打發了,他也隻能低著頭認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