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中原增兵

字數:4902   加入書籤

A+A-




    楊正想了想,安排道:“去通知蕭首相,陳吉盛和師長級別軍官,下午兩點舉行軍政會議。到時間商量一下。”
    “是,陛下。”竇子軒趕忙跑出去,通知其他人去了。
    楊正也是無奈搖了頭,不禁的說道:“搞什麽啊,真是的。我要想過去打你,長安現在都是我的了。”
    下午兩點會議室
    眾人聽到陛下要舉行軍政會議的消息,午飯都沒吃好,趕緊過來了。
    見到楊正坐在了座位上,眾人趕緊行禮,“參加陛下(大帥)”
    “免禮,坐。”
    “行了,先讓竇局長宣布一下最新的情報內容吧,這也是今天的主要議題。”
    “是,陛下。”竇子軒聽到,趕忙站立喊道。
    “從中原得到軍情消息,中原朝廷準備往邊界處增兵。具體的是大將軍柴紹率兵四萬,駐守朔州。大將軍徐世績率兵四萬駐守雲中,將軍牛進達到鬆洲防禦吐蕃,李孝恭率兵一萬,增援幽州,防備高句麗。另外還有一萬人在惡陽嶺對麵,修築城堡。”
    “陛下,現在我軍兵強馬壯,趁著敵軍剛到,立足未穩,當先發製人。直擊長安。”師長張偉聽到中原增兵了,火氣也上來了,立刻就要打過去。
    其他的將軍一個個的,也是氣勢洶洶的,吵吵擾擾的要發兵。
    楊正看著他們,沒有說話。
    不過參謀陳吉盛還是比較穩重,隻是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請校長下令,末將率兵打下長安來。”幾位將軍見到楊正不說話,突然開始向楊正請命了。
    楊正掏了掏耳朵,慢悠悠的說道,“吵死了。誰不想開會的話,出去就行了。不要耽誤議事。”
    眾將一看陛下不高興了,連忙請罪:“末將餘浪,請陛下恕罪。”
    “坐下吧,好好聽著。”
    “現在中原有多少軍隊放邊疆了?”楊正問道。
    “加上這次增員的十萬人,邊境地區已經有三十餘萬人了。從靈州、朔州、雲州、幽州一線,綿延數千裏。”陳吉盛站起來,指著地圖說道。
    “靈州那邊府軍三萬人,威脅我軍雲中縣,朔州八萬人,雲州八萬人,這兩個方向的威脅定襄以及馬邑等地。幽州有八萬人,防備高句麗。不過也可以越過長城,直擊我軍漠北地區。”
    “剩下還有十萬左右的地方軍隊,負責城池治安和守備。”
    陳吉盛說完,眾人感覺也有些棘手,防線拉的太長了,我軍兵力雖強,但是卻比較少,如果處處防禦,那就意味著處處防不住。
    “再介紹下我軍的情況。”楊正麵無表情的說道。
    “是,陛下。今年我軍擴編了第四師,現在漠北地區為第一、第四兩個師。漠南有第二、三兩個師。另外還有國民警衛隊一個師,負責漠南各縣軍堡防守。每個師五千步兵,使用步槍,一萬騎兵,裝備精良。每個師一萬五千人,共計七萬五千人。”陳吉盛驕傲的說道。
    聽到這,楊正笑了笑。陳吉盛確實挺謹慎的,匯報內容把自己的近衛軍一個沒說,看來關係撇的夠清楚的。
    想到這,楊正看了看韓安。
    韓安接到信息,接著說道:“近衛軍現有一萬人,裝備均為半自動步槍。女兵團有一千五百人,裝備同樣以半自動步槍為主。”
    將軍們聽到這裏都興奮起來了,半自動步槍他們都在近衛軍軍營裏麵使用過,一口氣打出去十發子彈,隻要幾百人同時開槍,火力密度多少人都衝不過去。更何況近衛軍還有班用機槍等火力。
    可以說,隻用近衛軍一個師,就可以打到長安了,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怎麽想的,總呆在草原做什麽。
    “炮團呢?訓練怎麽樣了?”
    “回校長,炮團現有一千五百人。經過考核培訓選拔,都可以進行火炮操作。甚至可以到各師炮連,擔任教官。”鄭明軒拍著胸脯說道。這兩年來,炮團每個季度都從各個連隊選拔知識比較好的士兵到炮團,加上大力度的,高強度的學習。
    可以說炮團是各部隊,知識水平最高的一個了。
    當然,現在空軍出來了,那邊考試更嚴格,不過現在炮團的數學水平,還是可以和空軍相比較一下的。
    “嗯,炮團你要好好訓練。等過段時間,給你們幾門新的炮,大的。”楊正也是知道炮團訓練艱苦的,數學試卷就從這裏拿了好多,每個月教員都寫黑板上,然後考試。
    火炮也可以增加一些威力稍微大一些的了,75mm口徑的,總感覺不是那麽讓人放心。
    聽到又要有大炮入賬,鄭明軒高興死了,趕忙行禮,說,“謝校長。”
    “你明天可以抽調一些人,去新城那裏,去找趙劍營長,讓他給抽調一些人,培訓下你的士兵。主要是駕駛三輪車的。現在的炮,馬拉的動,新的炮,馬匹就不行了。要用車拉。”
    “是,校長。末將明日就派人過去,先行學習。”聽到大炮都要用專門的車拉,鄭團長更興奮了。
    “陳參謀,趙劍那個營擴編多少了?”楊正問道。
    “回校長。現在有一千多人。其實那個車輛都比較好學,關鍵是維修,比較複雜,所以能夠學會的一直不多。”
    “嗯,從各部隊抽調一些過去吧,補足一個團的人數。成立輜重團,直屬參謀部指揮。現在負責城池修建,打仗的時候負責糧草彈藥運輸補給。”楊正安排了下。兩年時間,這麽多人已經很好了。
    畢竟剛開始的時候,字都不認識幾個。現在抽調的都是有文字基礎的,哪怕照著書本學習,也快一些。更何況,後世的訓練技工,可不舍得讓他們這樣拆車玩。
    “是,校長。末將半個月內抽調補充完畢。”
    “嗯,需要的車輛,這幾天我會放過去的。包括炮團的。”楊正發現,這個三輪車確實比較不錯,拉得多,重要的是還不容易壞,一年多了,很多車都正常,壞的也是換了幾個零件就行了。
    “韓安韓彤,你們到時候也抽調一些人過去學習下。各種機器都要學會,以後用得著。”楊正又安排了近衛軍過去學習車輛駕駛。
    “是,校長。那抽調多少人過去合適?”
    “各一個連吧。培訓期半年,規矩按照趙團長那裏的算。”
    “是,校長。”二人趕忙回答道。
    就知道,有事情陛下不會忘了近衛軍的,現在都可以學習車輛了。以後說不定不用騎馬了。
    “校長,我軍現在的實力,集中兵力,可以消滅邊境的周軍隊,為什麽邊界隻放少量部隊呢?”第三師師長趙奎忍不住的問道。
    在他看來,這麽強的實力,橫推過去都能贏,還等什麽啊。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了,楊正也沒想到突然出個愣頭青。
    是有原因的,但是原因,我可以和你說嗎?
    一個朝代的建立,有很多忌諱。不能拖太久,拖太久了,很可能有才能的領頭羊死了,到時候說不定完不成統一,比如說宋朝。
    可是也不能太快了,一個朝代建立太快了,也不是好事情。
    比如說曆史上劉秀建立的漢朝,或者說李淵建立的唐朝,都是一路順風順水,所向無敵。
    打到哪裏,哪裏投降一片。
    雖然減少了損失,但是從統治的角度來說,絕對不是好事情。
    比如那麽多的人投降,你總要安排職位。
    更重要的是你沒有那麽多的官員治理地方,隻能把原有的利益集團請回來,讓他們幫忙治理地方。
    讓他們治理地方,就要給他們權利。
    這很容易造成權利失衡,也是唐中後期藩鎮形成原因之一。
    當然,後世的某個朝代也是差不多,三年時間,統一了全國。
    可是確沒有足夠的官員治理,隻能把原來的人請回來。
    這就讓領導人誤判了,國家權利已經被某些集團竊取,所以發動了全國性的百姓,進行反抗,後來造成了一係列的問題。
    楊正當然知道這些情況,所以他在沒有足夠的忠心的官員之前,不會進軍中原的。
    與其累死累活的統一了,官員還是原來的那些人,我還做那麽辛苦幹什麽呢。
    可是這些都不能和別人說。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