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推廣教育 二

字數:4885   加入書籤

A+A-




    楊正回到住處,倒是沒有為中原增兵的事情擔心,因為他也知道,現在自己的實力已經不比中原弱了。真要是急眼了的話,平推過去都沒什麽事情,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現在的人口還不是很多,漠北雖然有一兩百萬人,但是入戶籍的隻有三十幾萬,分到幾座城後,也不多了。
    學校的話暫時建立在縣城裏,到時候也可以安排住宿,食堂之類的。五天放假兩天回家即可。
    學校的教師倒是有些麻煩,需要重新招募,不過還好,現在還有兩千女子等著入職,考上教師資格應該沒什麽大問題的。
    每座縣城也需要建設五到十個小學,至少一個中學,中學的話可以緩緩,畢竟現在還沒有小學畢業的學生。
    不過考試倒是每年都需要的,由行省負責,內閣出題。
    說到內閣,現在內閣的事情也比較多了,也需要安排幾個進士,進行協助處理政務。
    暫時就稱呼為翰林院吧,專門負責協助內閣處理政務。
    翰林院也是差不多這個時期成立的,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是負責陪皇帝遊玩的,唐末的時候才負責起草詔書。到明朝的時候,成為秘書局相似的機構。
    一切的問題還是在花銷上麵,不然一年時間可以建立足夠的學校了。
    暫時財政收入指望不上,今年近衛軍換裝,各部隊裝備更新,彈藥補給,也是花了一筆。幸好槍支比較便宜,五六半不到兩百,還支撐的住。
    看了下餘額,扣掉今年計劃中的漠南漠北的教育撥款,四百萬大洋,也就是二十億,還有一百二十五億三千多萬。
    看著還好,不過想到後麵如果建立空軍,海軍,特別是海軍,那成本就嗖的上來了,又不敢鬆懈了。
    希望今年的產業能夠收入一些吧,至少把每年的教育經費頂住。
    現在還是要把現在的職位安排好。
    楊正躺在椅子上思考著,現在楊善經調到漠南,就可以負責新城了。不過各地的道路修建,還是不能鬆懈的。
    圖書館也已經運營流暢了,趙德言留著也沒什麽用了,還是調過來負責各地道路建設、城池建設的總規劃好了。
    “韓安,你去通知下趙德言、李雲,明日一起參加議政會議。”既然是教育的安排,就讓李雲一起過來,準備醫學院的招生好了。
    楊正則開始躺著,想著後麵事情的安排。
    第二天
    會議室外
    “參見陛下。”蕭首相帶著官員和新科進士們行禮說道。
    “免禮。”
    楊正說完帶著蕭首相和官員走進了會議室。
    新科進士們則在太監帶領下去了旁邊的屋子等待。
    “昨天商議的事情,今天需要確認下。蕭首相還有什麽疑問嗎?”楊正問到。
    “回陛下。沒有。”
    “行吧,那就先確定人選吧。”楊正說著拿出了暫定的名單,和蕭首相商討起來。
    這個時候,或者說很多時候,皇帝的權利也都收到宰相的製約。政務人員也不是隨便任命的,需要和宰相協商。
    楊正現在設立的內閣,給與的權利就更大了,所以楊正暫時也不想損傷這個製度。
    即便確定了人員,也需要內閣去商討,去任命。
    “現在新科進士沒有做過官員,所以必然對於政務不熟悉,所以我計劃成立翰林院,選取一些人進入翰林院,平常協助內閣處理政務,也能多學習一些。如果地方官員有空缺了,也可以抽調過去填補空額。”楊正說著把翰林院的安排,講解了下。
    蕭正航看著名單,說道:“陛下說的是。現在內閣隻有臣一人,政務確實處理不過來。以後地方大了,事情必然更多。先培養一些進士,也是穩妥之道。”
    “那一甲的馬周調入翰林院,其餘的人你再選擇一些。”
    蕭首相答應後,拿起筆寫了幾個名字。
    “陛下,就這幾個吧。”
    楊正湊過去看了下,從二甲三甲挑了五個人,總共六個,人數還行。
    “督察院那裏的禦史,蕭相看是如何安排?”楊正把督察院解散後,禦史空額一直沒有填補。現在趁著這個機會,想著一起安排了。
    “回陛下。禦史雖然品級不高,但是卻需要正直良善之輩。臣也正在考察人員。”蕭首相沒有抬頭,看著名單說道。
    楊正也明白他的意思,不過禦史方麵,自己肯定要安排人的,不然也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那這樣吧,新科二甲的王誌,調入督察院,擔任禦史,負責漠南官吏的監督。你再從官吏中,選幾人。每個行省至少一人負責。”
    蕭正航也有些無語了,你安排了人負責漠南,我隻有漠北了。不過也沒辦法,自己也沒幾個合格的人,隻能無奈的說道:“是,陛下。那臣再從科舉進士裏麵選擇幾人充任禦史。”
    兩個重要的地盤安排好了,其他的也就好安排了。
    “蕭首相,現在六部設置如何了?”
    “回陛下,現在六部尚未設置完畢,官員不足。”蕭首相無奈的說道,現在都是由他親自和兩個行省的巡撫交接,哪來的六部啊。
    “那這樣吧,現在各地建設比較重要,修建的城池和道路比較多。工部比較重要,調趙德言任工部侍郎,負責統籌一下。”
    蕭正航覺得還好,一個侍郎而已。便同意了。
    趙德言坐在後麵,聽到自己任侍郎了,趕忙謝恩。
    “趙愛卿,現在各地修建的地方比較多,都是各地縣令負責的。工部現在也沒什麽人,你和蕭首相協商下,安排一些人,可以去各地指導一下。當然了,現在建築的材料便了,以後各地河流必然都要修橋的,工部要組織一些工匠好好的研究一下。”
    對於河流,楊正一直想要搭建橋梁,漠北很多路,遇到河流隻能先修到河邊,然後到另外一邊去接著修,這個確實不太方便。
    冬天的時候還好,都是冰,直接過去,夏天的時候,就很不方便了。
    “是,臣遵旨。”趙德言興奮的說道。自古修橋鋪路都是積德的事情,如果自己能夠修建幾十條河流上的橋,也能夠流傳千古了。再加上現在鋼筋水泥的運用,修橋也很簡單了。
    楊正接著看了看坐著的李雲,說道:“李校長,你的醫學院建立的怎麽樣了?”
    李雲趕忙站起來,說道:“回陛下。醫學院已經修建完畢,現在正在準備招生,已經招用了一批學生了。”
    楊正驚訝的說道:“已經招錄了,沒聽說啊?”
    “回陛下,都是臣發現的一些對醫學有興趣的學生,所以直接錄用了。”
    楊正也有些無語,把學校交給你,你還真大膽啊。不過他的眼光還是不錯的,能夠錄用,說明學生也有過人之處。
    “知道了。不過下不為例啊。以後進入學校,也需要考試的。回去你組織一次考試,讓傅星文在報紙上刊登一下。特別是女學員,要抓緊了,考試過後,定在9月1日正式開學。在此之前,宿舍,教室,書籍,藥材要全部備好。孫國安,這邊協助一下。”
    “是,陛下。”李雲、傅星文,孫國安一起回答說道。
    “至於其他進士的安排,我準備各地建立學校,讓她們負責。”楊正接著說道。
    “陛下,那禮部的官員,是否現在需要組建?”蕭正航抬頭問道。
    教育一般是由禮部負責的,現在禮部官員不足,暫時沒有統籌負責各地教育的官員。
    “禮部暫時不動,還是先負責禮儀比較合適。再說了,也沒那麽多的人。”
    說完後,楊正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接著說道:“我準備成立一所女子大學、再成立一個機構專門負責各地的學校,就叫教育局。”
    見到蕭首相想發言,楊正製止了,接著說道:“你們也知道,以後肯定推廣教育的,沒有專門機構負責是不行的。就這樣定了,如果以後需要調整的話,再說好了。”
    蕭首相見到如此,也隻能點頭同意了。
    成立大學醫學院、女子大學、皇家大學
    教育總局
    成立建設部,讓趙德言負責兩個行省的總建設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