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推廣教育 三
字數:4619 加入書籤
接著楊正便宣布了官員的任命:“成立教育總局,霍小玉擔任局長。統籌負責各地教育、學校等事情。楊采兒擔任皇家女子大學校長,負責籌建女子大學。 周夜媚、李如煙,分別負責漠南、漠北教育局,協助總局局長建立各地的分局。另外,每個縣城,成立一個教育局,負責縣城的教育推廣、學校修建安排。”
蕭首相一看,一下這麽多的官職安排下去了,不幹了。
連忙說道:“陛下,這官員安排太多了,而且一下組建這麽多的學校,朝廷沒錢啊。”
楊正看著蕭正航,笑著說道:“蕭相,你忘了,昨天我們已經確定了,各地學校的錢,我來出。你們主要負責各地教師的薪酬即可。”
蕭首相愣住了,剛才一著急,忘掉了昨天商議的事情。
想了想,說道:“可是陛下,這麽多的學校,這麽多的教師,縣衙的錢不一定夠啊。”
楊正有些不高興了,板著臉,說道:“那她們的薪酬也由我負責好了。另外,各地教育機構,從內閣分出去,直接向我匯報。”
聽到陛下要出錢,蕭正航急切之下,也找不到理由反對。不過教育的權利內閣沒了,蕭首相有些鬱悶。看著楊正黑著的臉色,也不敢太過於反駁,隻能說道:“臣遵旨。”
“沒意見的話,就去宣布吧。讓他們到這裏,安排下後續的事情。”楊正見到蕭正航同意了,也鬆了口氣。這個任命,他要是不同意,還真的不能強行任命。畢竟行政方麵和軍隊方麵的任命是不同的。
孫國安拿過詔書,給蕭首相用了印,便讓中書令外出宣布任命去了。
外麵的進士等了半天,都有些著急了。不過十個人在這裏,也不能表現著急的表情。
過了一會,見到有名官員過來,趕忙行禮。
“內閣:
定襄首科,人才聚湧,博學多才。特任命如下:
增設翰林院,擇馬周等五人入翰林院,協助內閣首相處理政務;
一甲進士王誌,任命為禦史;
增設教育總局,總局局長為狀元霍小玉,負責本朝教育事宜;
增設漠南教育局,局長為周夜媚,負責漠南教育事宜;
增設漠北教育局,局長為李如煙,負責漠北教育事宜;
增設皇家女子大學,校長為楊采兒,負責女子大學相關事宜;
主者實施。
大業26年,6月,28日。
內閣首輔蕭正航奉”
“臣等領旨謝恩。”在座的一甲二甲的十名進士,聽到終於有任命了,趕忙行禮謝恩。
這個時候禮節還是比較溫婉的,上朝、領旨之類的都不需要跪下的。
而且聖旨格式也不同。楊正也是用了很久,才把腦袋裏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幾個字甩出腦海,簡單修改了下現有的格式,行政沒有三省,所以隻有內閣。而且後麵也不需要一堆人簽字了,內閣首相和皇帝的印在上麵即可。
記得後世出土的一件唐太宗冊封公主的製書,有三百多字,但正文隻有三十多字,其他都是各級官員的簽名。
流程也比較複雜,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然後尚書省執行。
到了具體的操作,就更複雜了。
先是中書省三巨頭中書令、中書侍郎、中書舍人必須簽字確認。然後呈送皇帝,皇帝覺得可以,就填寫上日期。交於門下省審核,沒問題的話,簽字確認,然後再次呈送皇帝預覽。
再次沒問題的話,寫個“可”字,然後發回門下省,由門下省的老大寫個“製可”,然後才能發到尚書省執行。
尚書省收到之後,接收也需要簽字並標注日子等,然後尚書省的一係列官員,也需要簽字確認,然後才到宣旨的時候。
楊正也覺得太過於複雜,雖然可以製約相權,也可以限製皇帝的權利。但是自己設立的內閣,就是為了取代三省六部的,是為了增加相權。
所以和蕭首相協商後,以後需要內閣和皇帝的印章即可。審核執行都由內閣負責,楊正也懶得處理這麽多的政務。
“上禦,宣新科進士覲見。”
“臣等遵旨。”
接著眾人來到了會議室,也見到了傳說中的陛下。
楊正見到她們進來,指了指後麵的椅子,說道,“坐吧。”
眾人趕緊謝恩坐下。
“不要太拘束,你們都是才子才女。以後啊,大隋的政務就交給你們了。任命你們也清楚了,不明白的可以先問一下。”
在座的進士們一時之間沒有人說話,馬周等人還好,安排的要麽是禦史,要麽是翰林院協助處理政務,字麵意思也能理解。至於學校和教育方麵的事情,就有些疑問了。
“陛下,新成立的教育總局和教育分局主要是?”霍小玉作為總局局長,看到一時之間沒人說話,站起來說道。
“你們也知道,現在漠南漠北在推廣教育,爭取讓兩個地方的人都能夠讀書識字。我們想永遠的占有草原,隻靠武力是不行的,還必須要推廣教化。”
“所以這就需要在兩地大規模的興建學校,培養教師。現在兩地也有一些學校,但是也都不是很正規,一般都是縣衙的官吏兼任的,所以現在需要統籌安排。”
“教育總局就是負責這個的,職責主要是培養教師,在各地建立學校,大規模的建立學校。每個學校任命校長以及數名教師,每個縣任命一名教育局長,專門負責各縣的教育。”
“行省的教育局,暫時有漠南漠北兩地,就交給周夜媚,李如煙二人了。”
在座的眾人都愣住了,沒想到這個皇帝,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野心很大啊。
幾千年來都沒有人能夠真正的占領草原,不就是因為教化不夠嗎?
或者說沒有那麽多的錢,對了,陛下有那麽多的錢嗎?
“陛下英明。不過建立學校需要的銀錢巨大。而且學生的學費,書費之類的對於很多農戶,也是開支。”霍小玉聽到這樣推廣教育,也是有些興奮。不過很快穩住了心神,問了很重要的問題。
楊正點了點頭,還好,沒有被官職給衝暈了腦袋,看來這個事情交給女子,確實是比較合適的。
“這個不用擔心,從今年開始,我計劃每年至少每個行省投入兩百萬銀元,建設各地的學校。學校要建立圖書館、食堂、教師宿舍、員工宿舍等。學費、住宿、吃飯一律免費。另外每個學生每年可以發放四套衣服,每個季節一套。”
楊正也是下了血本。現在本來就是不要錢的,也就多了幾套校服而已。
自己可以不缺衣服的,係統裏麵衣服按照後世價格售賣,校服棉質的幾十元一套,上衣,長褲就夠了。一年四套每個學生也就四百,不到一塊大洋。
聽到陛下不僅不要錢,還有住宿,食堂,還發衣服。在座的官員和進士隻感覺到眼睛發酸。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小時候讀書是如此艱難的事情,現在有了如此英明的君上,還有什麽說的呢。
每年至少四百萬,那可是幾百萬貫啊,比中原的稅收都要高。
霍小玉揉了揉發酸的眼睛,說道:“回陛下,臣一定早日建好學校,早日讓各地學生能夠入學。”
“現在各個縣城都有學校的,著急的是教師的配置。你前次說的,那些才女們,有合適的,你組織一次考試。叫教師資格證,考過的發放教師資格證書,這樣就可以到各地學校任職。”
“回陛下,臣回去就和兩位姐妹製定計劃,爭取早日開始考試。一定嚴格考試內容,篩選合格的教師。”霍小玉眼睛發光的說道。
“學校要分級,暫時定為小學,中學,大學。小學暫定四年,兒童滿7歲可以入學。4年後考試合格的發放小學畢業證書。小學為強製性入學,就是說任何人,隻要年齡到了,就必須要入學,不能有任何理由拖延。每個縣要建設足夠的小學,配給足夠的教師。”
楊正看著在座的眾人驚訝的表情說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