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佛佛佛

字數:4997   加入書籤

A+A-




    現在這麽好的條件,書籍資料從來不缺,而且都是成年人了,大學中學有些吃力,但是小學還學不會,就真的不適合了。
    “是,陛下。”韓安也是額頭冒汗的說道。
    “另外,通知下去,取得小學學曆的,月俸在同級別的基礎上提升一級,中學學曆的,提升兩級。”
    這麽大的壓力,也要有些動力才好。所以楊正直接說了能夠取得學曆資格的,可以提一級工資。雖然不多,但是一個月也是多了1-2塊大洋,一年十幾塊,夠買個房子的了。
    “是。”韓安帶著興奮的說道。要說學習,他們近衛軍肯定是最好的,對於這個,也是勢在必得。
    看著幾人興高采烈的表情,楊正也感覺這個方法比較不錯。到時候可以在教育係統和皇家一係列商行進行推廣。
    “行了,海軍的知識也和你們聊了一些。楊安,這兩個月你自己選人,選教官。先定一百學員,先學習再說。這個也不要想短時間內完成,五年時間,培訓勉強合格的就行了。咱們現在還沒出海口,訓練的話,每年夏季可以到北海進行船隻訓練,到時候在那裏安排一些船隻。”
    楊正也沒辦法,又不靠海,現在最大的湖泊就是北海了。除了冬季,也就隻能夏季進行船舶訓練了。不過還好,海軍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理論學習。
    北海的地方也是足夠大,船隻在裏麵也折騰的開。雖然沒有大海那麽高的浪,但也算是熟悉下水了。
    “是,校長。末將一定用心辦好。”楊安趕忙表明了態度。
    楊正點了點頭,揮了揮手,讓他們下去了。
    韓安也出去派人通知陳吉盛軍隊年度考核的事情了。
    楊正則是坐在了椅子上,思考了起來。
    現在中原邊境增兵,自己9月份的軍事演習,應該會起到震懾的作用。
    如果他們增兵的話,也不怕,隻憑借一個近衛軍,楊正就有信心消滅他們。
    可是那樣的話,就會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揮師中原。
    那樣造成的後果,必然是一鍋夾生飯。
    楊正心裏也不由得對中原埋怨起來,你又打不過我,往邊境屯兵幹什麽啊。就不怕我一口給你吃了。
    幾十萬人回去種地,能多產多少糧食啊。
    草原上的糧食種子,下麵的走私我又不是不知道,不就是為了中原少餓死幾個人嗎。
    即便要打,中原我也會放到最後,至少那裏要修幾條路才行,不然每天幾十裏,還不憋屈死。
    楊正心裏也看不起滿清,不過對於皇太極攻明的戰略步驟,還是比較讚賞的。
    對於皇太極的劫掠中原,為中原放血,楊正到沒必要用,畢竟現在商業貿易自己是占據優勢的,也就是說是貿易順差。
    軍事方麵要攻占遼東、朝鮮,西域青海,對中原實施三麵包圍的戰略,那樣中原即使有百萬大軍,可是上萬裏的邊境線,也是無法防禦的。
    到時候說不定可以逼著中原出兵草原,然後在草原上消滅他們。
    現在維持這樣的情況很好,每個月都有幾千人逃到草原,修城修路,開墾田地。每年五萬漢人的流入,楊正也滿意了,再多的話,還真不好安排了。
    漠北薛延陀的俘虜已經到期,釋放掉了,再用就要花錢了。漠南突厥的俘虜,免費的時間也沒多長了,到時候支付工資的話,成本也大了。
    海軍方麵的開支無疑是巨大的。不過好的地方就在於,現在隻是學習書本。即便培訓船舶操作,也是在北海。
    人數也比較少,幾艘船即可。
    更何況,現在要木船就行了,沒必要用鋼鐵戰艦。
    隋朝的造船技術還是比較不錯的,隋帝的龍舟就不說了,隋軍水師也是跨海滅了琉球,滅了林邑的軍隊,船舶和水師實力都是很強的。
    楊正用了一天時間,整理了一些海軍培訓的書籍,和海軍學院的一些訓練圖紙,交給了楊安,又留下了訓練設備,給空軍儲油地方加滿了油,便回到了定襄。
    終於可以休息幾天了,這幾天,累死我了啊。
    楊正心裏想著,往臥榻上一躺,拿著綠豆雪糕吃了起來。
    因為天氣炎熱,綠豆雪糕賣的還是不錯的。孫國安都已經準備往漠北開設雪糕工廠了,楊正前幾天也把設備給他放了兩套,讓他派人慢慢的運。
    “陛下,這是內閣送來的奏章。”楊正正吃著雪糕,舒服著呢,如蘭拿了本奏章過來。
    楊正打起精神,把雪糕放盤子上,拿起奏章看了起來。
    因為一般的事情,楊正都直接讓內閣處理了,能夠寫奏章上來的,一定是新的事情或者大事。
    簡單看了下內容,說是中原來了幾個僧侶,要在新城建立個廟宇,希望朝廷給錢給地。
    大意如此,楊正看到內閣居然還給批了,臉色也不由得黑了起來。
    新城的地皮,我自己都沒舍得售賣,那麽多商人要買我都沒舍得賣,還免費給那些光頭,憑什麽啊。
    就憑他們的頭亮啊。
    心裏對內閣也有些不滿起來,拿朝廷的錢和地,批給一群和尚,有能耐花自己的錢啊。
    如蘭和畫眉看著楊正變了的臉色,也有些擔心起來。
    “韓安,你去讓內閣的蕭首相過來一下。立刻就來。”楊正強忍著怒氣說道。
    “是,陛下。”看到陛下不開心,韓安也有些擔心,趕忙答應,然後親自跑去喊人去了。
    再次拿起盤子裏的雪糕,吃到嘴裏感覺都不涼了。
    楊正深深吸了幾口氣,心情也慢慢的平複下來。
    蕭尚書在接到韓安通傳的時候,也是有些不解,不過既然招的急切,還是趕緊往住處趕來。
    “見過陛下。”一路緊趕慢趕的,熱了一身汗,終於來到了大殿。
    這段時間,楊正也冷靜下來了。
    還是先問問情況吧,不能胡亂發火啊。
    “如蘭,拿個雪糕過來,看蕭丞相累的滿頭汗。對了,再把空調打開,放些涼氣。”
    見到蕭首相一頭汗,楊正火氣也下了三分。
    “臣謝過陛下。”拿著雪糕,蕭首相行禮感激道。
    “沒事,先吃個雪糕,事情待會說。”
    一個雪糕下肚,空調冷氣也吹了起來,屋內氣溫也涼快了一些。
    “陛下,招臣來,不知是何事啊?”蕭首相也是疑惑的說道。時間都已經下午了,都要打卡下班了,也沒想到陛下突然的征召。
    “小事,這有個奏本,你看了吧?”楊正心平氣和的問道。
    “哦,臣看了。是關於興建佛寺的,內閣已經批示過了。”蕭首相不解的說道。
    “你不覺得有問題嗎?”
    “問題,什麽問題?”
    看著蕭首相有些發愣的表情,楊正不由得放大了一些聲音:“這群禿驢,憑什麽要我們出錢給他們修建佛寺,還要免費給地,怎麽的,你也想成佛啊?”
    蕭首相這才明白了原因,委屈的說道:“陛下,這個是慣例啊。每處新城修建,都要修建佛寺的。而且文皇帝在的時候,每年的賞賜都很多的。”
    接下來,蕭首相開始講述了隋朝時期佛教的發展。
    在魏武帝、周武帝滅佛之後,佛教在北方發展受挫,眾多的僧尼被迫還俗。
    但是到了隋朝隋文帝掌權的時候,佛教在中國就有了新的發展。
    據說是因為隋文帝幼年就和佛教關係匪淺。
    稱帝之後,更是重視佛教。開皇年間,僅僅仁壽年間,就興建了上百座佛塔。更是三次大規模的興建佛教舍利塔,推動了佛教在全國範圍的船舶,使其從魏晉南北朝流傳與宮廷和士大夫階層的宗教,變成了和儒教道教並列的三大宗教。
    在中央還設僧官,稱為沙門統,統領全國的僧侶。更是設置崇玄署,為朝廷的正是機構,管理佛教事務。
    到了爺爺楊廣時期,雖然沒有和文帝一樣對佛教極大的熱衷,但是還是堅持文帝推行佛教的一係列的政策。當然,也進行了一些中央僧官的改革,設立了監寺製度,使皇權可以直接下達佛寺,對於皇權的鞏固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當然,在位期間還是在各地興建寺院,翻譯經書,修建的新佛像就有三千餘尊。還設立無遮大會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