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銀行新業務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各位,信徒的事情可以緩緩,建設寺廟的事情同樣可以緩緩。現在有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報紙上刊登了,皇家銀行將會陸續開展存款、放貸功能。”智雲禪師拿著報紙說道。
“師兄,銀行開展存款放貸功能?什麽意思?”智能師弟疑惑的詢問到。
“就是說,以後百姓可以在銀行存款,然後根據存款的時間,得到一定的利息。同時開展放貸功能,就是說百姓也可以在銀行借錢。”
“切,沒想到隋王也是貪財之人啊。一個皇帝,居然放貸給百姓,自古以來都沒有過的事情。”下麵的一個和尚嗤笑了一聲,說道。
“就是,什麽愛民如子啊,都是假的。”邊上還有個小和尚附和。
智雲禪師也是無奈,你們幾個佛經都不認識的和尚,還說別人,好像你們不放貸一樣。
不過還是緩了下,說道:“他們放貸的利錢和別人的不同。”
“有和不同?”
“半年內百分之五,一年內百分之八,兩年百分之十五,三年百分之二十五。最高就是百分之二十五。另外還出了條政令,民間借款的的利錢,不能超過銀行的同期利息。”
眾人聽到這,都大驚失色。
草原的和尚還好一些,畢竟草原寺廟的放貸業務比較少。但是中原來的和尚就不同了,他們都是知道的,中原的寺廟,放貸業務可是占據寺廟收入的很大的一部分。
而且放貸業務還是聯係中原世家權貴和寺廟的紐帶,如果真的都向草原這個樣子,寺廟的收入,要減少一大塊,還是最重要的一塊。
“幸好啊,幸好楊政道這小子隻是在草原折騰,如果真讓他占據中原,還不知道惹出什麽亂子來呢。”
“是啊,他難道不知道,這個政策要得罪多少人啊,可以說中原權貴世家得罪了大半。”
眾多的和尚,也紛紛對草原的這個銀行政策展開了抨擊,不過沒用。
草原這裏又沒有什麽世家,也沒有什麽權貴。
要麽是草原上的突厥人,薛延陀人,要麽是從中原逃命過來的難民。
沒有權貴和世家,所以也就沒有涉及到得罪世家權貴的事情,也就沒人反對了。
千裏迢迢跑到草原的和尚也有些心灰意冷,草原還真不好混啊。
慢慢的也冒出了,要不回中原的想法。
至少中原佛教勢力龐大,沒有多少人能夠製定傷害我佛的政令。
何況佛家和世家權貴結合太深,牽一發動全身,比這裏好混多了。
智能禪師看著吵鬧的眾人,也是有些無奈。怎麽就和這幫人混一起了啊。
“阿彌陀佛,都安靜一下。慧可啊,你帶幾個人回中原大興善寺,找到主持,把這裏的情形和其說清楚,看看後麵如何處置。我帶人在這裏接著傳播教義。現在先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出發吧。”
“是,師父。”慧可小和尚,站了起來。
說完,帶著幾個人往外走去,去後院收拾行李去了。
留下的人,則坐在蒲團上,接著討論了起來。
好一番爭論過後,最後還是覺得應該先從上層入手,既然隋王暫時拉攏不到,那就先從商人,官員開始。
當然,對於百姓的教義宣傳,還是要更加重視的,專門組建了專門的小隊,去百姓傳佛教,加強百姓對佛教的認可。
銀行的貸款業務,不僅在佛教那裏引起了波動,在定襄各處,百姓也是議論紛紛。
“你們說啊,陛下發布的關於銀行存款貸款的政令,有何深意啊?”
剛才的小酒館,眾人嗬斥了寺廟和尚一頓,然後又接著聊起了銀行的業務。
“還能有什麽啊,幫助老百姓唄。你啊,是沒去過新城。那裏很多中原逃難過來的百姓,都是被高利貸給逼的,賣田賣房還不夠,還要賣老婆女兒,哎,苦啊。”
“你這話說的,我怎麽就不知道啊。戰亂才過去幾年啊。再者說了,高利貸存在了幾千年,因為這個家破人亡的還少嗎?”剛才的商人反駁到。
“是啊。不過還是陛下聖明。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銀行直接貸款了,我正好準備多收購一批貨物,運到別處售賣呢。”一個草原上的商人,說道。
“你有抵押嗎?”旁人疑惑的問道。
商人眨巴了下眼睛,“怎麽沒有啊,我這裏可是有好幾處房產,還有幾千頭馬牛,還不能抵押了。”
“哎呀,失敬失敬了。原來是大生意的啊。”
“沒什麽大生意,就是買些貨物,然後去各個部落販賣,賺幾個小錢。”
“去部落?草原上部落還亂不?會不會搶貨物啊?他們有錢嗎?”旁人一個奪命連環問。
“亂什麽啊,哪敢。還搶貨物,活膩了他們。不過現在草原各個部落的首領,大部分都是陛下任命的,所以還是比較聽話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都還是學習漢話了,很多都說個差不多了,語言溝通也不是問題。至於這位所說的草原有沒有錢的問題,他們確實沒幾個錢,但是他們有牛羊馬匹啊。”商人捋著胡子說道。
“也是啊,直接用牛羊馬匹換,也比較合適。何況現在皇明商行裏麵的商品,他們根本沒有見過呢。”
“對他們自己也是有好處的。現在很多人都不再穿髒皮襖了,都換上了漢人裝飾。而且至少這個冬天,他們不會冷了。”
“別說過了啊。我們要聽陛下的,咱們都是中華民族,都是女媧娘娘造出來的,以前是因為很多事情溝通不暢,所以戰亂頻繁。現在都一起了,都是一家人。破壞民族的罪人,可是要流放的啊。”
“哪能呢,我還娶了個草原上的小妾呢。老婆孩子都上了大隋戶籍,當然當一家人了。”
“哈哈”,眾人紛紛大笑。
突厥被滅後,確實很多漢人男子娶了草原女子,主要也是因為草原戰亂多,所以男子數量比女子數量少太多了,畢竟草原部落之間的戰爭,一直都是高過車輪的要被斬殺。
加上漢人確實比較會過日子,所以城池周圍的草原女子,更願意嫁給漢人男子,比較踏實肯幹,忙個幾年,就不用住帳篷了。
“你們去銀行存錢不?”剛才讀報的人問道。
“我是想存一些看看,反正有用不著的,放著按照一年的話,活期一萬元,有一百的利息,如果定期的話,直接三百了,都夠買幾件棉襖的了。”
“也是啊,放在家裏也不安全,萬一被偷了就白幹了。我也準備存一些活期,再存一些定期。這樣也方便一些。”
眾人紛紛攘攘的要過去存錢。
要說存錢比較積極的,還是在各地工地上工作的工人。
聽到報紙上說的,存款可以有利息,而且以後需要錢了,也可以從銀行裏麵借貸,可以說方便了廣大百姓。
至於安全問題,皇帝陛下都一下存款四百萬銀元,利息就有十二萬銀元。
更讓百姓們感動的就是,這十二萬銀元,全部拿出來,設立講學金和助學金,給貧困學生以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發放補貼。
每年往教育係統撥款就有四百萬銀元,這才兩個行省的經費,專門用來修建學校,培養老師所用。
學生在學校裏麵,四年的小學,免費吃住,不要學費。中學大學雖然吃飯不再免費,但是學費和住宿都是免費的。
更何況,除了各種助學獎金,還可以辦理助學貸款,還是免息的,不要利息。
幾千年以來,可有哪一個皇帝能夠為老百姓做這些事情啊。
百姓們嘴上不說,但是心裏都清楚。
陛下說佛教是騙人的,雖然沒這麽說,但是異域宗教,哪能保護得了自己。所以百姓們就不再給寺廟和僧人上香火。
陛下說存款能夠有利息,讓百姓多些收入,老百姓也願意相信,他們相信,陛下是不會騙他們的。
很多中原過來打工的,沒有辦理大隋戶籍的百姓,都跟隨著人流去辦理存款業務去了。
一來是因為相信陛下,二來也是因為相對安全。
想要把存款取出來,除了存折,還要有戶籍或者臨時戶籍,以及自己設立的密語。
是的,楊正已經給中原過來的臨時工作的百姓,辦理臨時戶籍了,也是為了方便管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