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國庫內庫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A+A-




    對異族教化這個政策,可以說是蕭首相非常重視的一個政策。隻要成功了,那麽蕭正航的名字,絕對會在史書上出現。畢竟解決了幾千年來的統治異族的問題。
    “可是後宮卻沒有從草原選擇妃子?”
    蕭首相聽到這裏,目光有些複雜的看向了楊正。
    楊正看著蕭首相的目光,就知道此人想歪了。肯定以為自己長大了,開始好色了。
    “別那樣看著我。我還小,沒到那個時候。”
    蕭正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過我還是認為,應該從草原各個部落選擇一下,至少要給她們公平的表象。”
    “可是,血脈這塊”蕭正航有些鬱悶的說道。
    “蕭相,後位已定。”楊正突然冒出來句話。
    蕭首相聽到這,也理解了皇帝的想法。
    對啊,皇後之位已定,即便草原女子有幾個入宮,也不會影響到繼承人。
    更重要的是,朝堂文武,基本都是中原過來的,還需要擔心嗎。
    “陛下英明。不過這個流程還是和以前一樣?”
    楊正搖了搖頭,肯定要改的。
    現在選妃和選宮女差不多,除了皇後,其他選的人太多了,浪費皇宮的大米。
    多的朝代,比如李隆基,後宮有四萬多女子,如果自己真要向他那個樣子選,每個月薪俸都付不起。
    最重要的是,身子也扛不住啊。
    “流程一樣就行了。不過數量還是要控製的。這樣吧,現在突厥,薛延陀,室韋幾個比較大的部落隸屬我們統治。所以基本都要有。突厥和薛延陀都是兩個,室韋一個就行了。多了也沒必要。”
    蕭首相也鬆了口氣,四五個人的話,這樣財政還是能夠支持的,就怕和以前一樣,一次選擇幾百多。
    “陛下,漢人沒有嗎?”蕭首相想到,此次好像沒有漢人。
    “有啊,如蘭畫眉不就是嗎?”
    “這個,她們隻宮中直接冊封的,微臣建議,還是在定襄漢人百姓中選擇幾人為好。也好安中原百姓之心。”
    楊正想了想,也有一定的理由。
    不過又有些無奈,感覺自己真的變和親男了。
    “那也選擇兩人為好。”
    蕭首相點了點頭,說道:“臣也覺得兩人為好。”
    “對了,此次選妃不可幹預民間婚嫁?”楊正又接著說道。
    每次皇帝選妃,都搞的興師動眾的,全國婚嫁都要停止,怪不得百姓厭煩。
    “啊,這個,陛下,這樣的話,臣擔心沒有足夠的人員啊?”蕭首相愣住了,解釋說道。
    “沒事,先讓有意向的女子,到縣衙登記,然後登記的人,由內閣、孫國安、義城公主和蕭太後一起負責就行了。不可強迫。”
    “先在報紙刊登下,比如三個月的報名時間,然後就是選拔。對了,孫國安,記下啊,如果沒有選中的,來回的路費之類的全部要給足,多發一些,畢竟耽誤了百姓的時間。”
    這個時候選妃流程還是比較複雜的,簡單的也要好幾個流程。
    先是各地海選,然後到了皇城,宮中派太監宮女審查,主要看長相身材等,這個過不了的就直接回去了。
    接著看身材,用尺子丈量身材、腰圍、手、腿、腳等,符合標準的進入下一輪。
    然後就是檢查身體有無斑之類的,包括貞潔、體味等。後麵就是禮儀訓練,考核人品素質。
    最後還要皇後或者太後作為主考,考察身世、學問等。
    各項流程全部完成,沒個半年一年選不好。
    “是,陛下。”孫國安趕忙答道。
    蕭首相對此也沒有意見,陛下愛惜民力,有什麽反對的呢。隻能用陛下英明來讚美了。
    對於具體的事務,楊正也不明白。
    所以他也隻能安排下去,然後等著就行了。
    不過想想自己過幾天就有兩個老婆,再過半年一年,說不定還有七八個要入宮,也是有些惆悵,不知心情如何形容。
    來自後世的楊正,對於宮裏苦命的女子一直比較有同理之心。
    所以定襄本來就沒多少的宮女,還被釋放了幾次。
    現在又規定了,隻要滿三年,就可以直接到宮外安頓。沒有地方去的,可以在宮裏安排活計。
    更重要的是,楊正直接把所有的宮女太監,全都按月發放俸祿,這就為後世的皇帝也做了一定的約束。
    畢竟如果你真的選幾千人,每年那麽多錢的花銷,加上宮裏原有的一些妃子啊,上任皇帝的妃子啊,還真不一定養的起。
    不過還要想辦法,讓皇帝沒辦法從國庫掏錢才行,內外要分開。
    雖然說國庫和皇帝的內庫一直都是分開的,但是如果出了個強硬的皇帝,或者拍馬屁的大臣,國庫的銀子還不是可以隨時花。比如後世的乾隆,用的都是國庫的錢。
    “蕭相,我有個問題需要詢問,就是如何能夠防止皇帝,從國庫直接領取錢財花銷?”
    蕭首相愣了一下,這個問題確實是比較難的問題。
    雖然國庫和皇帝的內庫是分開的,可是自古以來,皇帝要花國庫的錢使用,百官有幾個敢於製止的呢?
    隻能說道:“這個可能需要皇帝和百官共同維護了。”
    得,什麽都沒說。
    “我認為應該把後宮的花銷和朝堂花銷全部分開。先看下那些是屬於皇室花銷的,那些是屬於國家財政支出的。”
    “比如後宮人員的信奉,妃子的賞賜,甚至包括大臣賞賜,皇子的賞賜等,都應該屬於皇室花銷,這些應該確定下來。而關係到百姓的水利,賑災,官員薪俸等,應該屬於國家財政支出。”
    蕭首相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可是如何分配呢?
    “現在稅收是國庫和內庫分開的,有些稅收比如人頭稅、礦稅等是供給皇室的。”
    “是的,陛下。現在確實如此。”
    “不過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我認為所有的稅收都應該由政府征收,這樣才能夠節約開支,也能減少收稅項目。”
    蕭首相激動的說道:“陛下,臣也認為確實如此。”
    沒想到過來一趟,陛下還多給了收稅權,雖然說現在皇室還沒有單獨征稅,但是提前收回,還是比較不錯的。
    “所以我認為應該每年按照固定的比例,把皇室開銷單獨從總稅收中列出。皇帝隻能用這麽多錢,想多用的話,自己想辦法開拓皇室產業。而朝廷也不能用皇室的錢,如果朝廷稅收不足花銷,那就說明國家財政製度出了問題,這個時候要做的是必須解決財政製度。蕭相覺得呢?”
    蕭首相聽到這裏,也開始了沉思。
    把所有稅收統一,每年從稅收撥款固定比例給皇室,這個倒是沒有大問題。
    對於說的內外庫分開,蕭首相覺得有利有弊,但是利大於弊,倒是也可以實施。
    “陛下英明。”
    “其實,現在說這個還是比較早。畢竟現在各地免稅,隻有商稅,而且現在國家還沒有統一,暫時全部分的那麽清楚,倒是有些早了。不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些事我們可以先做,然後慢慢的調整。”
    “那陛下覺得每年額度多少,比較合適呢?”
    “現在稅收也不多,今年有四百萬左右吧?”
    “差不多吧,現在接近兩百萬銀元的稅收。”蕭首相有些無奈的說道。
    雖然草原物產豐富,但是商業距離有些遠,稅收也低,所以稅收總額,還是不多。
    “那就這樣吧,每年一個點,就是1給皇室,暫時這樣定,以後的事情,以後在商量。”
    蕭首相想了想,也沒什麽,每年幾萬塊銀元,把皇室伸到國庫的手砍了,也是值得的。至於皇室花銷夠不夠的問題,就不是自己負責的了。
    “那就先這樣定吧。不過陛下,現在國庫收入可養不起這麽多的兵和官員啊。”蕭首相先是讚同,然後開始了叫苦。
    “現在隻是先這樣定,軍費和教育花費這兩項,暫時還是從我這裏出。”
    聽到這,蕭首相也鬆了口氣,現在軍費每個月都有月俸,花銷太大了。中原士兵除了沒有月俸,連戰馬刀槍都要自己準備,現在草原的待遇太好了些。
    不過既然是陛下自己花錢,就先這樣好了,以後如果國庫出錢的時候再說。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