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調動
字數:4855 加入書籤
“現在還是分不開,不過凡事都怕不動。再難也要走第一步,隻要走了第一步,後麵的就好走一些了。”楊正站起來,望著門外說道。
這個改革也不知是對是錯,不過既然改了,就先這樣,後麵有不對的,再調整好了
“陛下英明。”蕭首相佩服的說道。
雖然國家就是皇室的,但是陛下能夠如此早的考慮財政的問題,蕭首相還是很欣慰的。
“對了,既然分開了,那現在修城修路就算了。以後修築新城的話,城池修好售賣宅基地的時候,要把我的材料費給我。修路也不能隻靠我一個,內閣要要想辦法多修幾條,我隻負責比較大的了。”
蕭相也明白,凡事不能全指望陛下花錢,畢竟他那的錢是要大部分給教育和軍費的。
加上這次,地方縣令居然無償給了寺廟土地,皇帝能夠忍到現在才說這話,已經很不錯了。
“回陛下,臣明白。那幾個縣令,如何處置?”蕭首相停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楊正也是想了想,處罰也是不合適,畢竟都是按照先例來的。
“內閣發文斥責下即可。不要鬧大了,他們也是按照以前的先例。這件事,也不能全怪他們。”
蕭首相聽到這裏,也放心了。他也一直擔心陛下會不會把這幾個縣令給罷免了。
現在雖然內閣在大力培養官員,可是還是需要時間。
隻要半年的時間,至少縣令級別的官員,就不會缺了,畢竟科舉還是錄用了一批人,現在在翰林院和各地衙門實習呢。
“是,陛下。”
“對了,剛才說的廢除人頭稅的事情,你明日發文各地吧。反正也沒開始收呢,直接廢止好了。以後就不征收了。”
“陛下,那這樣的話,稅源就減少一大塊啊。”
楊正也理解他的意思,封建社會收取人頭稅,一來增加稅源,二來也能夠控製百姓。
但是對於人口增長確實沒有好處,因為很多人為了避稅,後麵生的孩子,不報戶籍了。
“蕭首相,現在咱們在草原。人口太少了,反正也收不了幾個錢,直接廢止了好了。希望百姓能夠多生幾個孩子,也能增加些人口。”
“既然陛下同意了。那就先暫時取消好了。”蕭首相想了想說道。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人口太少,還大都是草原人。即便收也收不了多少,還可能引起草原人的反感。
接著楊正和蕭首相又聊了上半年兩個行省的建設情況,漠南行省縣城之間的道路已經修通,現在各地縣令也開始往外輻射。
漠北那裏還在修幾座縣城,恐怕還要一兩年時間。
“陛下,外麵陳參謀長和李俊、趙奎、於正飛四人求見。”楊正正聽著蕭首相的匯報,孫國安走到身邊小聲的說道。
蕭首相見到有人求見,自己的事情也基本解決完了,便說道:“陛下,臣先告退,處理剛才的冊封以及選妃等事情。”
“行,你先回去準備吧。原則隻有一個,必須自願,不能耽誤百姓生活。另外報紙上也可以刊登下,畢竟是民族融合的大事。”
“臣明白了。”說著蕭首相告退出去。
楊正對孫國安點了點頭,把前來的幾位將軍招入大殿。
“校長好。”
“坐吧。”楊正對幾人說道。
見四人坐了下來,接著問道:“調令都接到了嗎?”
“回陛下,接到了。”於正飛和趙奎回答。
“有沒有什麽想法或者意見啊?”
“報告校長,沒有。”
“趙師長,把你調入第四師是我的主意。一來,第四師是新組建的部隊,需要一員經驗豐富的老將。二來,此地的位置非常重要。”
說完,楊正來到了地圖前,指著呼倫貝爾地區說道。
四人見到陛下起來,也連忙站立,來到了作戰地圖前。
“你們看,呼倫貝爾地區,一來水草豐盛,可以說是天然的草場,這就意味著,這裏會有無數的戰馬補充。二來,此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北,可以到漠北地區,往西南可以到定襄,往東,可以一直到遼東地區。”
“更重要的是,此地新附,以前沒有經過漢人統治,所以那裏都是室韋等民族。這些民族,對於王化,不一定適應。”
“請校長放心,末將一定鎮守住此城。”趙奎聽到這,也興奮起來了。
剛開始說調入呼倫貝爾,還以為被發配了呢。現在看來,此地確實重要非常。
“在那裏的時候,知道怎麽做嗎?”
“回校長,末將當修城,屯糧,剿滅不服王化的部落。”趙奎想了想說道。
楊正點了點頭,說道:“此地的部落,很多都是野人。所以要定期在草原進行清掃,對於那些不配合的部落,當全力剿滅。”
趙奎聽到這裏更興奮了,連忙說道:“是,校長。”
“不過你也要注意啊,不能隻顧著掃滅別的部落,然後自己的家被偷了。傷亡太大,我可要找你算賬的啊。要和當地縣令配合好,訓練好民兵,做好守護。”
“是,校長,末將一定和縣令好好配合。金都護如何安排?”趙奎接著提出了個關於金都護如何安排問題。
楊正想了想,那裏既然設縣了,就不需要都護了。於是說道:“取消呼倫貝爾都護府,設立縣城。至於金都護,在縣衙安排個職務好了,現有的士兵,編入當地民兵吧。”
“是,校長。末將過去就去內閣辦理。”
楊正點了點頭,看向了於正飛,說道:“你到了新部隊,要把近衛軍身上的傲氣仍掉。盡快熟悉部隊事務,不能耽誤訓練。”
“是,校長。”於正飛敬禮回答。
“李教官,通訊培訓班結束了吧?”楊正想到,培訓班已經三個月了,也該差不多了。
“是,校長。這兩天正在結業考試。完成後就可以下發到各部隊和各縣。”李俊回答。
“嗯。這期完成後,要重新培訓一期,以後部隊必然要擴招的,不能等到用的時候再培訓。”
“是,校長。末將一定提前準備好,絕不耽誤後續事情。”李俊聽到可能擴軍,再次做了保證。
“還有其他事情嗎?”
“報告校長,武舉考試已經選拔完畢,從士兵中選拔的計劃9月入學。現在科舉選拔的,計劃先期進行兩個月的軍事訓練。就是他們入學期間月俸如何?”
“是有人提出了嗎?”楊正聽到有人問月俸,便問道。
“是的,陛下。因為有幾名考上的舉子,是帶著家人一起過來的。所以就谘詢了下。”
楊正點了點頭,帶著家人過來的,確實需要養家糊口。
“孫國安,你這幾天安排下,入學的舉子家人,可以安排到皇家產業工作,也有份收入。訓練期間,按照新兵待遇吧,至於以後,看畢業時的崗位。”
“是,陛下”,李俊和孫國安回答道。
“名單呢?”楊正問道。
陳吉盛趕忙把文件夾中的名單遞了過來。
楊正翻開看了下,錄用了五十人,還行。
因為錄用人數少,所以楊正也沒有安排,而是直接讓參謀部和軍校聯合閱卷,然後直接按照成績排名錄用的。
前幾天名單送過來的時候,楊正正在處理佛寺的事情,所以名單放一邊,然後就沒看。
拿起來看了下,居然有幾個看著熟悉的名字。
蘇烈、薛禮、劉仁軌這幾個名字已然在列。
楊正思考了下,指著問道問道:“這幾個人的來曆查清楚了嗎?”
李俊湊過來看了下,說道:“回校長,已經和軍情局竇局長暫時確定,資料填寫的是真的。不過詳細的資料,中原還沒有查清。”
楊正點了點頭,軍情局能夠確定基本資料已經足夠了,是否真心投靠草原的,還真不好確定。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