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對策1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義城公主也發現了此事的為難,倒不是因為打不過,而是因為距離太過於遙遠,大軍調動不易。
“陛下,也不用為此事過於擔心。現在不行的話,就等十年後,我們統一中原後,再發兵高昌,讓鞠文泰多活幾年好了。”
“放心吧,姑奶奶,等會我和內閣他們商量一下。”
“行吧,那我先回去了。”義城公主站立來說道。
楊正趕忙把義城送出了大門,來到院中癱坐在椅子上,思考了起來。
“陛下,用飯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如蘭畫眉二人也起床了,見到早飯好了,陛下還沒有用飯,便過來喊一起。
楊正點了點頭,往屋裏走去。
吃了兩個包子,一杯豆漿之後,楊正的大腦也輕鬆了一些。
“現在宮室還未修建好,原來的我也不想去,你們就在這裏找個地方住吧。在這裏,呆著安全一些。”吃完了飯,楊正對二人交代了幾句。
“是,陛下。不過陛下,我們可以住在這裏嗎?”
“當然可以。那你們就在這裏吧。不過現在你們也要負責一些事情了,這樣吧,除了文工團的事情以外,過段時間,再給你們找些事情做。”
“陛下,這個合適嗎?”
“沒什麽不合適的,人啊,也不能閑著。”
如蘭畫眉兩個,跟在自己身邊很久了,多少也有些事業心了,也可以負責一些具體的事務了。
對於有事業心的人來說,如果你不能給她安排些事情,那麽她必然會開始考慮別的事情。
就和曆史上的武媚娘一樣,一個有才能的女子,總是呆在後宮裏,又不能做什麽喜歡的事情,那就隻能爭寵,甚至爭皇位了。
具體的給那一塊的業務,還需要考慮下。
“對了,裏麵的書房,你們閑著沒事,可以進去看看。”楊正說著指著旁邊的書房說道。
書房的書都是楊正挑選出來的一些,什麽類型的都有。包括後代教育的書籍、各種史書等。
“是,陛下。”二人相互看了眼,回答說過。
書房她們也知道,不過一般都是陛下一個人在裏麵呆的,外人不允許進入。
哪怕是打掃的時候,都有侍衛跟隨著。
楊正也是感覺自己考慮的太多了,剛洞房結束,就開始考慮後代培養了。
不過也是太擔心了,萬一出現明朝那麽多的皇帝,還是好的,不上朝之類的,可以讓內閣辦理政務。
不過萬一出現兩漢時期一堆小皇帝,或者唐朝中後期那些荒唐的皇帝,就真的悲催了。
心裏對自己說了幾遍,還早,還早,不急,不急。
“陛下,時間差不多了。”韓安上前小心的匯報說。
今日一早,韓安也得到了高昌的消息,不過趕來的時候,孫國安都已經匯報結束了,還對他嗬嗬笑了兩聲,可是氣個半死。
回去後把下麵人罵了一頓,趕緊提前派人先去查詢具體信息,因為這個事情,陛下肯定會派人查詢的。
楊正睜開眼睛,看了看時間,還五分鍾到十點。
便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喝了些水,往會議室走去。
“參見陛下。”剛來到會議室,眾人便對楊正行禮。
“免禮。”
“今日過來,是有件臨時的事情,可大可小,諸位一起議一議。韓安,說下吧。”
“是,陛下。”韓安答應到,接著說道:“接最新情報,高昌國王鞠文泰,三個月前,搶奪我國商隊,殺害我國百姓。我國商隊,無人逃脫,貨物價值連城,全部損失。”
在座的大臣將軍們聽到這裏,明顯愣了了一下。
武將們可能不清楚,但是眾多文臣熟讀曆史,還是知道高昌和大隋的關係的。
不說別的,高昌王後,宇文氏,便是隋朝宗室女,封華容公主,和親高昌的。先是嫁給鞠伯雅,後來嫁給了現在的高昌國王鞠文泰。
重要的是高昌國也是漢人統治,怎麽會搶奪隋國的商隊呢。
見到沒人說話,蕭正航首相說道:“陛下,咱們是不是要派遣使者詢問,查清原因?”
沒等楊正說話,張偉就站起來說道:“校長,學生以為直接發兵便可,他們既然做了,就不會承認的。而且派遣時辰時間花費太多了。”
“其他人呢?”楊正接著問道。
“校長,末將以為此事絕不簡單。高昌和大隋的關係一直很好,雖然中原已失,但高昌王妃還是華容公主。我認為很可能是西突厥在背後搞事情,然後高昌王見大隋衰弱,所以進行的試探。”陳吉盛站起來說道。
“現在還沒有準確的消息,背後有突厥。不過我也這樣認為。畢竟我們占據漠南也已經有段日子了,按道理,消息也應該傳入西域那裏了。所以他們做出試探,還是正常的。”楊正也是緩緩的說道。
在心裏,楊正已經認定是西突厥的問題了,不然高昌沒那個膽子。不說姻親關係了,就是高昌的實力,也不足和大隋抗衡。
高昌雖然地處吐魯番盆地,還處於交通要道,但是國力不強。
現在統治高昌地域的鞠氏,在政治上也是沿用了中原的製度,有吏部兵部等行政部門,設四郡十八個縣,由司馬領兵守衛。但是屬於城邦國的類型,規模都不大,人口也不多。兵馬五萬,百姓不足百萬。
在座的人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畢竟原先的戰略規劃是先收複遼東,後進擊西域。現在西域突然出了事情,也不能不管不問,否則往西域的商路就斷了。
“陛下,先整軍備戰吧。實在不行,隻能先安定西域了。”蕭首相說道。
蕭正航也沒有辦法,現在草原農稅減免,隻能靠商稅,今年全指望西域來往的商隊了,如果真不管不問的話,那財政恐怕就要斷掉了。現在的建設也基本都要停止了。
“西域那裏是要管的,不過中原也要防著,萬一我軍大規模出兵西域的時候,中原兵馬來犯,該如何呢?”馬周也是說了自己的意見。
楊正也是有些擔心,原本預定的軍事演習的計劃來震懾中原的,恐怕用不到了。可是萬一中原幾十萬兵馬來犯,自己還真的來不及。
“這樣吧,派遣使者,去中原,要求和中原聯合出兵進攻西域。一來減少我軍的出兵數量,二來也可以借道河西,不然路途太遠了。”楊正想了想說道。
眾人也覺得隻能先如此,畢竟如果直接從草原出兵,確實太遠,還要經過幾百裏沙漠。從河西玉門關外出,沙漠路途距離要減少的多。
於是紛紛讚同。
“不管他們出兵不出兵,我軍都要提前準備好的。商量下,如何調兵合適?陳參謀,說下現有軍隊詳情。”
“是,校長。我軍現有四個師,第一師駐守漠北,第四師駐守呼倫貝爾,第二師,第三師駐守漠南定襄。國民警衛師駐軍漠南各處,以上共六萬人。”
“報告校長,近衛軍合計一萬兩千人,隨時可以出征。”
“既然這次要發兵,那就多發一些,一次性把西北解決幹淨,不然以後總是騷擾,也牽扯我軍的精力。”楊正接著說道。
眾人沉思了下,也表示了讚同。既然要打,那就一次打服好了。不過兵馬調動又要重新考慮。畢竟剿滅高昌和平定西北用的兵馬肯定不一樣的。
楊正也開始了思索,西北至少要有吐穀渾、西域、吐蕃三個行省,每個行省一個師也要三個師了。看來,又要擴軍了。
軍隊也需要重新整編,西域地域廣,必然要多騎兵,而且步槍不能少。這樣才能用少量的士兵來震懾各地,不然還真的會出現兵馬不足的情況。
在座的其他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地域那麽廣大的地方,現有的兵力肯定不足,不過關於擴軍的事情,還要陛下自己決斷。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