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對策2
字數:4586 加入書籤
“陛下,如果一次收複西北的話,現有的兵力就不夠了。”陳吉盛作為參謀,還是主動提出了這個問題。
“是啊,改如何擴軍是好呢?”楊正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
首先必須設置步槍騎兵,但是也不能太多,畢竟西北補給困難。
見到眾人每人說話,楊正直接說道:“此次作戰目標,除了高昌以外,還有吐穀渾,西域的西突厥,以及吐蕃。”
聽到還有吐蕃,眾人驚訝了下,不過也沒感覺什麽。
以前可能覺得高原是天譴之地,但是通過學習知道了是因為地勢太高,空氣稀薄的原因,那就沒有什麽說的了,打他。
陳吉盛見到陛下說完後,看著自己,隻能站起來說道:“陛下,西北地域廣闊,所以我軍進攻的時候,當全騎兵隊伍。另外打下來後,還需要留守的官員以及將士,所以這個比較麻煩。”
對於能否打下西北,諸位都沒有異議的,新科進士們也為此感到驚奇。難道就沒有人考慮過失敗的可能嗎?怎麽都在愁如何鎮守了。
“陛下,臣覺得打下後,敵軍俘虜還是要進行務工,來修城修路。隻要城池新建好,道路建設好,那麽我軍的行軍,就不會耽誤了。”蕭首相建議說道。
眾人也是點了點頭,修建道路和城池的好處,大家都已經看到了。
“陛下,隻要有了城池,道路,即便遇敵堅守也不需要擔心補給。空軍飛艇大隊已經開始上空訓練,所以以後可以空運糧草彈藥。”軍校李俊興高采烈的說道。
楊正直接反問道:“西北的雨天是少,但萬一到時候連綿的陰雨呢,大風呢,飛艇如何起飛?”
李俊聽到,也感覺有些高興早了,便笑了笑,坐了下來。
不過楊正也考慮到了,有了空軍飛艇,物資運輸會方便的多,這樣西北的駐軍也可以減少很多了,不然三個行省幾十萬軍隊,還真的扛不住。
“這樣吧,先散會,都回去考慮考慮。蕭首相,出使中原的任務交給你了。時間緊急,李俊,空軍飛艇部隊加緊訓練,以備不時之需。陳吉盛,三天時間,你和其餘將軍商量個對策出來,給我。”見到也商量不出什麽了,楊正便直接散會了。
散會之後,楊正回到大殿,也思考起了軍事改革的事情。
但是先安排的還應該是高昌的事情,便把韓安,孫國安喊了過來,讓他們派人前去查看,希望得到準確的信息。
軍隊擴招要進行,不過軍事裝備統一,軍隊整編還是需要的。
想了想,首先軍中需要統一的就是彈藥,現在近衛軍使用的是762mm的,全換成五六半,這樣火力增強了,也能減少軍隊人數,減少開支。
機槍的話,馬克沁重機槍確實威力十足,現在還暫時不能淘汰,而且隻是一款槍,子彈也供應的上。
近衛軍的和特種兵的換成八一杠好了,子彈都是76239mm,都是通用的。至於狙擊槍,改成八五式狙擊好了。
這樣的話,師級別編製人數也可以減少了,每個師一萬人左右就行了,現有的師也不要擴編成軍。每個軍兩萬騎兵,冷兵器,一萬陸軍,共三萬人。
這樣西北三地放置三個軍,九萬人,其中有三萬陸軍,使用半自動,也足夠了。
想到這,楊正開始拿起紙筆,開始進行了規劃。
在會議完畢後,陳吉盛便開始組織參謀開始商討方案了。
蕭首相則是準備派遣馬周,帶人前往中原,出使商談。
當然,在出使之前,還要交代一番。
“馬翰林,這次出使,內閣決定派你去中原,你可有異議啊?”剛到內閣,蕭首相便問道。
馬周愣了一下,畢竟自己是新人,按理說,是輪不到他的。
不過態度還是要表明的,“下官一定盡力。不過,這是否合適?下官也怕做不好。”
“你呀,不懂。這次出使不在乎接過,而是要通知一下中原,咱們要出兵了,讓他們自己看著辦。不然,也不會這麽急了。”蕭首相直接說道。
馬周也愣住了,不過雖然新入仕途,但是理解能力也是有的,很快便想明白了。
現在中原在邊境增兵,草原出征擔心中原進攻,所以原本計劃進行軍事演習進行震懾,這樣來給草原爭取時間。
不過因為高昌變故,所以隻能改變計劃,所以便以出使的名義,到中原,讓中原的人不要胡思亂想。
“是,蕭相,下官明白了。”馬周回答說道。
“所以到了中原,把該說的說了就行了。至於他們願意派兵還是不願意,是否願意借道,都不重要。關鍵要讓他們看到我們為百姓出力的決心。”蕭首相再次交代說道。
“是,蕭相。”
馬周回答說道。不過心裏還是想著,如果能讓中原一起出兵,絕對是最好的。
“行了,你去收拾下吧,該出發的時候,直接出發就行了。”
“那下官先行告退。”馬周說完,回去準備去了。
兩天的時間,楊正一直在考慮部隊編製和武器的事情,最終終於確定了方案,便等著參謀部的作戰計劃和擴軍方案了,雙方也可以對照一下。
馬周前兩天也已經出發中原了,帶著一些禮物,希望能夠達成使命。
完成方案之後,楊正也鬆了口氣,把孫國安喊了過來,讓他把中原過來的傅奕傳召過來。
傅奕是昨夜來到定襄的,孫國安匯報後,先是安排在館驛休息一晚,今日正好有時間,也可以召見了。
沒一會時間,傅奕便來到了大殿外等待通傳。
來的一路上,傅奕也想不明白,自己怎麽當時就衝動了啊。
自己雖然隻是個太史令,一個芝麻官,但是也是在中原啊。
居然被一個使者,一句理想,就忽悠的辭職,然後跑到了草原。
雖然自己的主張一直沒有得到中原朝廷的支持,讓自己也有些灰心喪氣,但是來到草原,還是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到草原來的。
在長安的時候,倒是聽說過草原的一些趣事,不過有真有假,半真半假,自己在朝堂也沒有得到什麽確切的消息。
不過來草原的路上,確實發現了草原和中原的區別了。
進入草原之後,就是一條水泥馬路,行人分兩側行駛,互不幹涉。舊城這裏的人不多,畢竟本多百姓都在新城那裏工作,但是百姓們也沒有饑餓的色澤,和中原百姓比起來,臉色更是紅潤。
昨天到來之後,這裏已經安排了一處房屋,暫時居住。不過自己過來也沒幾個人,老婆孩子四五人而已,一處房子倒是顯得空曠。
沒一會,便等到了皇帝召見,傅奕整理了下衣服,便走進了大殿。
進入大殿,行禮說道:“草民拜見陛下。”
一個帶著一些幼稚,又有些威嚴的聲音傳來,“免禮。”
傅奕站了起來,瞅了一眼,見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坐在椅子上。管不得聲音那麽奇怪,應該是正處於變聲期。
在中原的時候,也聽說過,草原皇帝楊政道的不同之處,什麽天神下凡啊,什麽統一漠南漠北啊之類的,自己一直也沒怎麽相信。不過對於一統草原,傅奕還是很佩服的,畢竟這可是第一個在草原站住腳的中原人。
雖然在戰爭過程中,有很多的偶然因素,畢竟兩次戰爭,聽說都是先滅了部落的可汗,然後凶猛殘酷的,連續不停的追擊,一直到取得勝利為止。
不過戰爭嘛,一直就是偶然與必然的結合,能夠抓住這個機會,也算是戰爭史冊上有名的人物了。
楊正也看著走進大殿的傅奕,幹幹瘦瘦的小老頭,沒什麽出奇的。想不明白,此人怎麽會如此的了解佛教,或者說要滅了佛教。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直接問好了,畢竟人已經來到這裏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