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開發台灣 2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A+A-




    “韓安,孫國安那裏,也要負責好。暗地裏保護就行,不要露麵。電台都帶著,有情況,直接溝通內閣和軍部。”
    “是,陛下。”
    “陛下,那朱雀軍調過去的部隊,需要帶旋翼機嗎?那個比較方便撤離。”韓彤這時候問道。
    “帶著吧。不過你們女兵營的學習的怎麽樣了?”
    雖然近衛軍和朱雀軍也分配了旋翼機,但是訓練情況,楊正一直也沒有管,所以具體什麽樣子了,確實不清楚。
    “回陛下,飛行絕對沒問題。這次抽調技術最好的士兵過去。”
    “你心裏有數就行。”
    “是,陛下。”
    “馬車行的新式的二輪馬車,已經建造差不多了,李俊那裏按照每個軍一千輛的標準,先配置下,如果有缺額不過的話,再過來申請。”
    “是,校長。”李俊說道。
    早就聽說新式馬車新式輪胎了,總算可以用上了。
    “商隊往中原運貨的馬車,也換成這個吧。韓安和孫國安,各五百輛。不過現在要先以運輸水泥鋼筋,修建城堡為主。朱雀軍那裏,去中原的隊伍,也帶百輛運輸輜重吧。”
    “是,陛下。”
    現在看來,馬車確實不夠。幸好自己又增加了,也不知道建造的如何了。
    “其他的部隊不要急,半年之內,全部換成新式馬車。”
    “是,陛下。”李俊也是高興的說道。
    車輛的距離還是有些遠,隻能先用馬車,抗個三五年了。
    “第三個事情就是,明年準備打通東北的出海口了,到時候也需要大量的造船工匠。現在也提前需要準備下。”
    “陛下,是現在培訓嗎?”蕭首相疑惑的說道。
    “咱們這裏有造龍舟的工匠嗎?”楊正問道。
    隋明帝楊廣的龍舟,在這個時代可是大船啊。長六十多米,寬十三多米,高十三米五,上下四層。船上的房間就有一百二十間之多,裝修那叫一個奢華啊。
    “來的時候好像有幾個一起的,現在應該在縣衙任職。這個要回去調查一下。”蕭首相說道。
    楊正聽到也興奮了,沒想到來定襄的小朝廷,配置還挺全的。
    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各種人才都有。
    “嗯,你先回去調查下。如果有會修船,造船的,一律抽調過來,組建一個學校,先進行學習最新的造船知識。”
    楊正可不打算造平底船了,既然有了出海口,就可以用飛剪船、蓋倫船了。
    慢慢學習建造唄,這個船總不能比龍舟還難吧。
    “是,陛下。”
    “不過咱們也不能總是等或者自己培訓,那樣也比較慢。所以要多派遣一些人,去中原江南尋找造船的工匠。找到後安頓好,或者直接安頓到定襄,讓他們一起研究學習。這件事情,交給韓安和孫國安你們兩個了。”
    楊正再次計劃從中原進行挖人,沒辦法,誰讓你的人多,而且又不用呢。
    “是,陛下。”韓安,孫國安回答道。
    “陛下,去江南的話,會不會和江南的世家或者嶺南的馮家有衝突啊?”蕭首相有些擔憂的說道。
    楊正端起杯子,思索了起來。
    片刻後,下定了決心,說道:“現在中原那裏,工匠的地位低下,很多都是奴隸,沒有出頭之日。江南世家造船也用不了這麽多,直接派人和他們溝通,可以購買的話,直接買過來。把他們家人都安頓好。”
    “嶺南那裏的話,現在是馮家說了算的。直接去和他們溝通,交換一批造船工匠。我們可以用紅糖的配方以及甘蔗的種子交換。”
    楊正知道,這個時候,嶺南還沒發展起來,現在可以說是馮家的地盤,自己如果發展的話,必然要與其有衝突。
    幾人聽到這裏,都有些不安了,感覺陛下走火入魔了啊。
    蕭首相趕忙說道:“陛下不可啊。現在糖的價格太貴了,這麽重要的東西,怎麽可以換取工匠呢?”
    “現在顧不上了,我們要加快速度了。再說了,即便給了他們,他們生產紅糖後,也沒我們白糖賺的多。”
    “陛下是說糖霜是用紅糖做的?”
    “嗯。所以不用擔心。再說了,他們如果真惹了我,他們生意也做不下去。”
    蕭首相聽到這裏,點了點頭,這個倒是相信,不說別的,可以直接派兵把他們給剿滅了。
    “那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江南那邊的幾個世家,如果給的工匠是大匠,而且比較多的話,也可以交換,沒說隻換一家嘛。至於蕭家的話,把茶葉的配方給他們,讓他們出一大批工匠,直接去和蕭瑀談。”
    楊正狠了狠心說道。
    你們不管種甘蔗,還是種植茶葉,最多也就是農場主。
    我可是發展工業的,就不信工農業的剪刀差,還怕你們種地的。
    見到陛下下了決定,眾人也沒有再次反對,雖然還有很多不解。
    “你們啊,都是主官,負責全國的行政和軍事或者情報的,不能隻看到現在的事情,要看到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發展。”
    “即使上麵的配方給了他們,他們不也是種地嗎?隻不過把糧食,換成了甘蔗和茶樹。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發展工業,就是你們看到的電力啊,蒸汽機啊之類的。這才是強國之本。”
    “別的不說了,如果我們使用的步槍能夠自己生產的話,還有什麽擔心的?如果我們生產出了旋翼機,或者壓路機,三蹦子之類的,戰馬用處都少了。”
    楊正隻能嚐試著給他們解釋。
    不過畢竟接觸的新鮮事務比較多,理解起來還是比較快的,所以幾人很快就接受了。
    “不要說糖霜茶葉之類的利潤大,那都是土裏刨食的,能賺幾個錢。如果過幾年,我們生產出了各種機器,還不是想賣多少賣多少。就和自行車,縫紉機一樣,家家戶戶搶著買,隻要質量好,效率高,價格比他們貴多了。”
    “陛下英明。”蕭首相行禮說道。
    作為首相,沒有發現巨大的利潤差額,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現在是個大時代,我們的目光,要放眼全球。各種計劃之類的,要放在全球的角度看待。”楊正說著,拿出了地區,當然,隻是東亞地區的。
    指著上麵,東海上的一個島嶼說道:“這裏叫流求,我準備占領這個地方。”
    “陛下,此地被明帝征伐後,島上已經沒有多少人了。”蕭首相站起來,看到了陛下手指的地方,說道。
    “大業三年的時候,明帝派遣校尉朱寬,前往流求。不過由於語言不通,隻帶回來幾個土著。第二年明帝再次派遣朱寬前往,勸說土著首領歸附隋朝,不過被土著首領拒絕了。”
    “後來明帝大怒,派遣虎賁郎將陳稜以及大夫張鎮周率領東陽兵一萬,從義安出發,攻打流求。一戰滅了當地部落,俘虜五千餘而返。”
    “現在島上應該沒人了。”
    聽了蕭首相的介紹,楊正也有些無奈。
    怪不得唐朝時候和台灣沒什麽交往,看到和魏征編寫的《隋書》,知道中原早已經知道海上的大島嶼流求,必然因為沒有人了,才沒有交往的。
    本想攻占了流求後,到山裏抓捕土著,修城修路的,現在這事情搞的,沒了。
    不過說什麽也不能放棄啊,要在上麵種水稻,種植橡膠的,特別是橡膠,現在也需要種了,不然再晚幾年,還真來不及了。
    “能否從沿海,想辦法招募一些人呢?”楊正問道。
    “有些困難,現在主要是沒有船。而且沿海的百姓,也不一定願意去流求那裏,畢竟那裏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就是不毛之地。”蕭首相道。
    x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