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開發台灣 4

字數:4294   加入書籤

A+A-




    “陛下說的在理,臣回去一定加強學習。”蕭首相聽了楊正的話,緩緩的說道。
    楊正也知道他們在乎什麽,也就沒有再說,反正這個問題暫時還不需要,至少要有海軍的時候,才需要解決,不過宣傳,還是要加強的。
    “剛才說的招募的百姓,願意去台灣府和西域等地的,要按照民兵標準,進行訓練。他們去的地方不太平,武器要配置好。按照民兵的標準裝備,給與裝備。”
    楊正說道。
    “是,校長。學生一定配合好內閣,訓練好士兵。”李俊道。
    “編製按照五千人一個師進行,組建建設兵團,主要是負責屯墾戍邊。”
    楊正想到了,這個移民和後世的建設兵團很是相似。
    西域解放後,也是百廢待興,百姓生活困苦,沒有能力養活大軍。朝廷直接發錢也沒用,畢竟當地生產的物資,就這麽多,從外地轉運,因為路途遙遠,更是比較辛苦。
    可是邊疆又需要大量的軍隊駐守,消耗比較大。所以當時就采用了,軍隊集體轉業,脫離部隊序列,成立建設兵團,由朝廷和軍區雙重領導。實行戰耕結合,兵農統一的方式,建設西域。
    當時可是連房子都沒有,隻能住地窩子。農具都缺乏,更不要說耕牛了。
    就這樣,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終於改天換地,發展成了魚米之鄉。
    “建設兵團?”李俊也是疑惑的問道。
    “是的,建設兵團和秦漢時候的屯墾比較相似。西北那邊在漢朝已經歸中原統治,可是為什麽後麵又都消逝了呢?”
    “一來,西北太遠,補給不便。當地人和我們又長相有區別,所以本就是畏懼刀鋒才投降的我們,但是一旦我們衰落,必然會重新反叛。”
    “二來,當地漢人太少,那裏大多數都是其他民族,長相都不一樣。要想徹底統治那裏,必須要進行移民,改變當地的人員結構。你們想想,如果那裏的一大半人都是漢人,他們還會像現在這樣隨便反叛嗎?”
    “即便他們願意,他們的百姓也不會願意的。而且那裏大部分人都是漢人了,自然就是朝廷必須要統治的領土了。”
    聽了楊正的話,眾人也是若有所思。
    也許大的道理需要長時間的思索,但是這些人口,距離的小道理,還是很容易就理解了的。
    “陛下英明。臣讚成。”蕭首相道。誰不希望自己下麵多些領土呢,做兩個行省的首相或者做五六個行省的首相,感覺必然不同的。
    “這種事情,需要很長時間,是百年大計,要實施一百年的,就先從現在開始吧。”
    楊正說道。
    “是,陛下。我們是不是需要多派一些人口,前往西北?”李俊想了想說道。
    “我知道你們都想盡快把西北建設好,但是做事情不能急。急了會出問題的。”楊正歎了口氣說道。我也想啊,如果有足夠人口的話,我一次送十萬二十萬過去,直接建立幾個縣城,牢牢守在那裏。
    “但是我們現在也沒多少人,隻能從中原過來的流民以及草原人口中招募,現在計劃的三四萬人已經夠多了,再多的話,咱們這裏就會出問題的。”
    “再者說了,他們過去後,有了老婆,慢慢生就是了。現在又有很多藥物,人口死亡會少很多,人口增長也會快一些的。以後咱們這裏人口多了,也可以多派遣些人口過去。”楊正緩緩說道。
    “是,陛下。那這次征招計劃數額是?”
    “首先,流求這裏,改為台灣,設府。蕭首相回去後先按照府衙的配置,先把官員,衙役組織好。當然,待遇在百姓之上,提高。”
    “是,陛下。那台灣府分配多少人過去呢?”
    蕭首相也知道,一個子民都沒有的島嶼,如果官員配置不高一些的話,恐怕沒人去。即便去了,也沒有什麽激情。
    設府就不同了,在大陸最多當個六七品的縣令,到了那裏就是五品了。這可是跨越發展,很多人一輩子都過不去縣令的門檻,現在雖然地方偏僻一些,但是遷移過去的百姓就有一萬戶了,而且還有軍隊護衛,又沒什麽危險,遠些就遠些吧。
    “暫定一萬好了。”
    “是,陛下。”蕭相道。
    “台灣那裏也會麵臨一些海盜之類的,所以也必須先訓練好,修好城池軍堡之類的。以百戶為一個村子,千戶為一個鎮。五千戶為一個縣,設置兩個縣,一個府。”
    楊正說完,拿出了台灣的地圖,指著地圖上的台南、台北地區說道。
    “陛下,這兩個縣距離是否太遠?”蕭首相有些擔憂的說道。
    “這兩處,命名為台南、台北縣,修築城池兩座。另外,安頓好百姓後,可以在島上,修築道路,溝通南北。隻要這條路修好了,那麽這一條線,就全是我們的了。”
    “對於這些地方,我們要先占領幾個點,然後把這幾個點連接起來,形成一條條的線,慢慢的再向兩側發展必然形成麵。這樣,也就安穩了。”
    “是,陛下。微臣回去就宣傳招募百姓、組建台灣府衙。”蕭首相回答。
    “嗯,招募好後,李俊那裏,要進行簡單的軍訓,他們去的地方可不太平,要讓他們簡單掌握些軍事技能。”楊正道。
    “陛下,那台灣的守軍如何安排?”李俊問道。
    這也是個問題啊,現在各部隊抽調差不多了,還真有些難。
    “這樣吧,先派遣一個團的近衛軍,到台灣駐紮。參謀部在冬季,在征招三個團的警備部隊,盡快訓練好。明年訓練完畢後,抽到兩個到台灣,另外一個到遼東那裏。”楊正說道。
    “是,陛下。不過近衛軍再抽調,定襄的防禦會不會出問題?”李俊有些擔心的說道。
    楊正也知道,他說的有道理。
    現在近衛軍隻有兩個師,一萬兩千人,有三千人在開車修路,三千人負責定襄防禦以及征伐契丹,剩下的一個師,自己要帶去西北。如果抽調一個團,還真不知道從哪抽調。
    “從近衛軍第一師抽調吧,我帶領四千五百人就夠了,先行調一千五百人去台灣那裏。”
    “陛下,這怎麽行呢?那樣太危險了,還是從別的部隊抽調人員組建吧。”李俊和蕭正航對此都反對。
    “沒事的,又不是說調過去就不回來了。現在先派過去,做些準備,等到明年軍隊訓練好了,再抽調回來就可以了。”楊正再次說道。
    二人想了想,也隻能這樣了。冬季三個月正好訓練好士兵,明年開春後,就可以派遣過去了,於是便答應了。
    不過運兵的法子,倒是有些為難,直接坐船的話,很是麻煩,畢竟要經過中原或者高句麗,現在草原的出海口還沒有打通。
    雖然比較為難,但是眾人也都意識到了海邊港口的重要性,對於明年打通出海口,也越來越迫切。
    “現在飛艇已經學會了吧?可以出任務了嗎?”
    聽到這個,李俊興奮了,趕緊說道:“回陛下,已經可以了。現在有二十艘十噸的飛艇,人員也已經培訓完畢。平時用來運輸一些皇家商行的貨物。”
    “運輸貨物?都付錢了嗎?”楊正聽到空軍來運輸貨物,眉頭皺了起來。
    “回陛下,按要求支付了。其實商行那邊也有十艘飛艇,運輸重要貨物也是足夠的。不過有時候空軍訓練,如果空著的話,也比較浪費,所以有時候也就從那裏,順便運輸些貨物,也比較方便,節約一些油氣。”李俊也看到了陛下的表情,趕忙解釋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