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中原議事 2
字數:4834 加入書籤
聽到這裏,文臣也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現在中原收入很多都是依靠西域地區的貿易。
如果西域那裏的商隊不從長安出發,而改成了草原定襄出發,中原的財政會損失很多。
要知道雖然中原有絲綢瓷器,可是草原現在也有玻璃鏡子手表等等價值高的物件。
“那我們假設,草原兩年內占領了西域。”李勣說著拿著代表草原的旗子,放到了西域那裏,接著說道:“現在草原在攻打契丹,不出意外的話,契丹沒了。”說完又把一個小旗子,放到了契丹那裏。
眾人看到這裏,也隱約明白了李勣的意思。
果然,李勣接著說道:“現在他們又開始發展流求,明年春天開墾土地,加上他們那裏的高產種子,隻要三五年,那裏的百姓就會穩定下來。”
“這樣的話,草原就從北,西,西北對中原進行包圍了。”李靖最後歎口氣,說道。
“不是啊,還有吐蕃和吐穀渾呢?”尉遲恭說道。
“吐穀渾和吐蕃,也是中原的敵人。劫掠邊境的事情,他們也沒有少做,更何況,北方還有高句麗,擁兵數十萬,堅城數十座。”
說到了這裏,眾人也感覺,現在中原的局勢,已經很危險了。
四麵都是敵人。
這又該如何呢?
“所以我們要趁著草原西征的時候,一次把高句麗打服。即便滅不了它,也要讓它不能成為我軍的威脅,不然以後的戰略環境,就更差了。”李靖見到眾人嚴肅的表情,說道。
是啊,吐蕃地勢太高,不好進攻,短時間隻能考慮防守。
吐穀渾地域太廣,糧草運輸距離太長,消耗太大。
現在看來,隻有高句麗高矮胖瘦更合適。
於是眾人紛紛建言,力爭先行消滅一個敵人。
連一向反對出征的魏征都沒有說話,因為他也意識到了,三五年後,中原邊疆的局勢,會更不好,隻能先行出擊。
“陛下,微臣這次搜查佛寺,上繳了千萬貫的錢財,可以用來做此次的軍費。”魏征說道。
聽到魏征這樣說,眾人也是開了眼了,畢竟一個反戰分子變成了支持戰爭的鬥士,還是有些奇怪的。
不過聽到這個建議,戶部也沒有反對。
“佛教的事情處理這麽樣了?”周建武問道。
“長安等地的已經搜查完畢,現在正在往其他州府推進,一年以內,可以審查完畢。”魏征說道。
“嗯,加緊吧。”
“新式作物明年能夠推廣嗎?”皇帝看著杜如晦說道。
“回陛下,可以。現在各種作物的種子,都已經開始往各州府的官衙,由各地的折衝都尉負責推廣。種植方法和熟悉農作物的人,也一起派了過去。明年再軍中推廣沒問題的。”杜如晦答道。
聽到這,周建武也是點了點頭。萬事,隻要糧食充足,便可以解決大半。
“契丹救援就不需要了。一來沒有過來求援,二來時間也來不及,三來,現在也不是時候和草原發生衝突。”周建武最後決定道。
草原西征的軍隊已經集結了,這個時候衝突,不是正好給他們出兵的借口嗎?
雖然讓邊關加強戒備了,可是這麽多人,還真不一定攔得住。
皇帝周建武說道這裏停頓了下,緩慢的說道:“明年開春準備征伐高句麗,李勣任統帥,調兵是十五萬,不二十萬,先行集結到幽州,等草原西征後,從各處調兵。現在兵部先做好計劃,戶部也調撥好錢糧。”
“軍費從這次清查繳獲中調撥五百萬貫,一定要準備充足。”
“是,陛下。”見到陛下決定了,眾位大臣也就不再反對,何況現在是從繳獲的金銀裏調撥軍費,對於戶部也沒什麽影響。
“各地的水泥馬路修建的如何了?”周建武問道。
“回陛下,正在修建,再有一年,就可以修建到幽州地區了。”工部尚書說道。
“還是慢了一些啊,草原修路都是很快的,現在漠北漠南都修建好一些了。”
“回陛下,草原有很多俘虜,加上雇傭的百姓,充足的水泥,所以修建的比較快。中原這裏征調人力不足。”工部尚書段綸解釋說道。
“現在征招百姓,還是他們自己帶糧食嗎?”周建武問道。
“是啊,陛下。朝廷沒有那麽多的錢財。”
皇帝周建武也明白了,一邊不僅有月俸,還免費吃飯,自己這邊不僅沒有錢,還要自己帶糧食,修路的效率如何能比的了。
雖然是皇帝,開始對於民間還是了解很多的。
百姓們繳納賦稅和佃租後,哪裏還有什麽糧食。
恐怕修路帶的也就是一些野菜團子,而且這都吃不飽,哪有力氣用來修路啊。
“工部撥款兩百萬貫,明年開春前,必須修好往幽州的道路,而且要往遼東走廊營州地區修建。錢財用來采購糧食,讓百姓吃飽飯,這樣才有力氣幹活。”
“是,陛下。”段綸沉默了下,答應到。
“陛下,如果修建這條道路給征招的百姓提供飯食,那以後怎麽辦?”也有大臣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確實,如果修建到幽州的道路提供夥食,以後再修路修城的話,百姓恐怕就不願意帶飯了,都等著朝廷提供的糧食。
周建武聽到這,也有些心煩。
不過還是說道:“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先把現在過去,征伐高句麗的事情比較重要,需要時間。”
“我們的時間應該也比較充足,畢竟從隋發布的檄文來看,他們這次出兵不僅僅是高昌,必然包括高昌後麵的西突厥鐵勒等部落。時間的話每個兩年,很難全功,畢竟西域土地雖然貧瘠,人口少,但是地域卻很大。”杜如晦分析到。
提到檄文,眾人也帶著興奮起來。
如此振奮人心的檄文,足以傳承千古。
沒想到被那小子給寫了。
裏麵很多內容,也都在中原流傳起來,可以說大大振奮了民眾的士氣。
不過對於中原是好是壞,就不好說了。
雖然中原也跟著出兵西域了,現在隻希望李靖他們幾人,能夠打的好一些,這樣才不會讓草原看低了中原軍士。
眾人聽了杜如晦的話,紛紛讚同。
這樣的話,中原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征討後方,不用擔心草原那裏了。
“陛下,還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草原在奚部以及契丹那裏,修建了城池一座,名為赤峰。因為那裏百姓稀少,所以他們正在從河北道那裏,蠱惑百姓移民過去。”房玄齡歎口氣說道。
治下的百姓,總是往外跑,說明自己的無能啊。
不多房玄齡對於這也沒有什麽辦法,畢竟草原條件開在那裏,去了就有地,有房子,前麵幾年還不征賦稅,可以隻要去了,一年就可以解決溫飽,三年都可以成家了。
很多去草原工作的百姓,都回村,帶了很多青壯過去。
現在派往定襄修建城池的五萬人,他們的心恐怕也不在中原了。
周建武聽到這,也感覺到顏麵無光。
這些消息從百騎司那裏已經知道了,草原剛開始從朔州,關中等地,利用中原災荒,吸引流民的時候,很多人確實不想過去的。隻不過不過去就要餓死了,沒辦法才前往。
可是河北道卻有些特殊。
那裏是竇建德的地盤,當時因為戰爭,中原軍隊在那裏殺戮過甚,所以導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叛亂,雖然都平定下來了。
短短的幾年時間,朝廷也沒有什麽時間去重整當地民心。
百騎司也匯報說,那裏的人對於朝廷,心中有很大的怨氣。所以在得知可以前往草原的時候,許多人都沒有考慮,便前往了。
不過好些的地方就是,那裏的壯丁已經很少了,現在大多是老弱婦孺,即便去了,短時間內,也形成不了草原的助力。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