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菩薩現身,三藏西行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A+A-


    這邊唐太宗剛下了朝,準備去化生寺看看水陸大會進行的怎麽樣了,就聽到宰相蕭瑀求見。
    “蕭瑀何事宣朕?”
    “蕭丞相帶著兩個和尚過來,說是有寶衣袈裟配與玄奘法師。”王德回道。
    “那朕可要看看到底是何等寶物了!”說著便領著王德上殿接見。
    蕭瑀見到太宗皇帝後把袈裟的作用說了出來,唐太宗聞言,便命人展開袈裟仔細觀看,果然是件好物。
    “實不相瞞,朕今大開善教,廣種福田,於化生寺聚集了一千二百僧人講經揚法,超度亡魂。內有一大德行者,名曰玄奘,朕便買你這袈裟錫杖賜他受用,作價幾何?”
    “即是大德行者,分文不用,不過我需先看一看法師佛經講得如何!”
    “妙哉!妙哉!那大師便隨朕一同去化生寺一探究竟!”唐太宗大喜道。
    一行人到了化生寺,隻見一模樣俊俏的和尚正端坐在高台上,念著《受生渡亡經》。
    和尚雖然年輕,卻莊嚴肅穆,佛音響亮,一副金佛之像,正是玄奘法師。
    “大師覺得玄奘法師如何?配得上這袈裟嗎?”唐太宗撫須笑著問道。
    “待我再聽上一陣。”菩薩回道。
    玄奘法師在台上念完《受生渡亡經》後,又談了一會《安邦天寶籙》,然後是《勸修功卷》。
    太宗雖不明其意,但玄奘法師妙口生花,倒也聽得津津有味。
    卻見那癩頭和尚走近高台,厲聲高喊:“那和尚,你隻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教法嗎?”
    玄奘法師聞言大喜,頓時起身跳了下來,做了一個佛禮道:“大師有禮了!弟子所學所講都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不知大師可否相授?”
    癩頭和尚道:“你這小乘教法,渡不得亡魂超生,隻可沐浴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渡亡者升天,可渡難者脫苦,可修無量壽身,可無來無去。”
    唐太宗見到此情此景,再想到林道長的話,頓時明白了這癩頭和尚是觀音菩薩化身,此次怕是專程為點化玄奘法師西天取經而來。
    於是便上前問道:“你這大乘佛法,在於何處?”
    果然癩頭和尚答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唐太宗道:“那大師可會大乘佛法?”
    “自然會!”
    “這裏有僧人一千二百名,大乘佛法既然有諸多效用,大師為何不把它授予眾人?”
    “真法豈能輕傳?大雷音寺離此地十萬八千裏,需一步一腳印走去,方能求得真經!可曾有僧人願意前往西天,求取真經?”
    隻見玄奘法師大步走上前:“弟子願前往西天取經,祈保天下國泰民安!”
    “善!”
    忽見癩頭和尚帶著童子腳踏祥雲,飛至九霄雲外,手持淨瓶楊柳,現出菩薩真身,身邊的童子確是惠岸行者木吒。
    化生寺所有僧人頓時跪拜:“拜見觀音大士,南無觀世音菩薩。”
    卻見菩薩祥雲漸漸遠去,半空中一張簡帖隨風落下。
    上麵寫道:“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裏,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唐太宗見狀,連忙走到玄奘法師身前:“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路途遙遠,不懼途中凶險,朕願意與你結為兄弟!”
    說著,便拉著玄奘法師去到寺裏的佛像前拜了四拜,口稱“禦弟聖僧”。
    玄奘法師感動道:“承蒙陛下天恩眷顧,貧僧無以為報!此去西天求取真經,我定捐軀努力;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便死也不敢回國,寧願從此沉淪地獄!”
    隨即在佛前上香,以此為誓!
    唐太宗大喜,便邀玄奘法師一起回殿設宴慶賀,又讓王德去通知林小白,取經人到了!
    宴席上,滿朝文武紛紛慶賀道:“恭喜陛下,求得聖僧,若求得真經回來,可保百姓長樂久安,大唐盛世長存!”
    唐太宗大喜:“這還得是禦弟不辭勞苦的功勞!”
    滿朝文武又向玄奘法師行禮道:“祝聖僧早日求得真經,普渡眾生,得正果金身!”
    玄奘法師雙手合十道:“貧僧定當盡力而為!”
    唐太宗舉杯笑道:“今日喜慶,諸位共飲此杯!”
    “共飲此杯!”
    眾人紛紛舉杯,玄奘法師杯中是茶水,當下便也舉杯一飲而盡。
    “禦弟雅號甚稱?”
    玄奘法師回道:“貧僧出家人,未敢稱號!”
    太宗思索片刻道:“當時菩薩說,大乘佛經有三藏,禦弟便取號三藏,就叫唐三藏,如何?”
    唐三藏謝恩道:“多謝陛下賜號!”
    “此去西天取經,路途遙遠,更有虎豹豺狼,妖魔鬼怪,禦弟隻身前往,怕是性命難保!”
    說著又介紹旁邊的林小白道:“這位是林小白道長,別看道長年紀不大,確有一身斬妖除魔的好本事。前些日子長安城有一貓妖殘害百姓,便是被林道長斬殺,由道長陪同朕心甚安!禦弟覺得如何?”
    玄奘法師見是一道人,連忙拒絕道:“真人本領高強,隻是路途遙遠,怎可勞煩真人!”
    “我算哪門子真人,就是一個喜歡打抱不平的小子而已,你當我是個同路人就行!”
    “既然如此,那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唐三藏也知道隻憑自己恐怕連大雷音寺的門都看不到,便應了下來。
    林小白對著唐太宗舉杯致意,其中意思隻有兩人明了。
    於是唐太宗便命欽天監袁天罡測選良辰吉日,測算後得知明日便是出行的好日子。
    林小白回家後便對王馨兒告別:“此去西天,路途遙遠,我會看情況不時回來一趟,你在家實在無聊,找點小生意做也行!”
    “夫君放心!倒是此去路途凶險,還望夫君多多保重!”
    離別在即,今晚自是不眠之夜!
    次早,唐太宗設朝,聚集文武百官,寫了取經文牒,蓋了通行寶印,對朝下唐三藏道:“禦弟,這是通關文牒,能暢通周圍各國;朕再送你紫金缽盂,途中化齋用;又送寶馬一匹,作遠程腳力。”
    唐太宗排架,與百官同送至城外,隨即命人取出三杯酒道:“此去西天路漫漫,不知何年才能再見,這杯酒就當朕為你們壯行!”
    唐三藏接過酒杯:“陛下,酒乃僧家第一戒,貧僧不會飲酒。”
    “今日之事不比以往,此乃素酒,聊表朕的心意。”
    說著又彎腰撚起一撮塵土,彈入杯中,“日久年深,山遙路遠,禦弟飲了這杯酒,望寧念本鄉一撚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唐三藏頓時明白陛下之意,便謝恩飲盡杯中酒,辭別眾人與林小白出關而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