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遺詔(續)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A+A-




    郗超寫到這裏,麵露喜色。他知道,司馬昱這是取了折中之法。他不肯禪讓傳位給大司馬,是為了他最後的倔強。但他也明白他阻擋不了這一切的發生,所以,遺詔以周公輔成王的故事,讓大司馬攝政輔助新皇。
    周公輔成王,那是盡心盡責全心全意的。即便流言紛紛說他要篡位,周公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沒有篡位。司馬昱這是在暗示桓溫攝政,並無篡奪之心。同時也是一種道德綁架。
    但同時,他又因為害怕,所以用了劉備托孤諸葛亮的話,說什麽‘若少子可輔則輔之。若不可,君當自取。’。這其實便是賦予了桓大司馬將來奪位的正當性。是否篡位,完全由桓溫自己決定。
    郗超知道,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大司馬要的不是搞亂大晉,名不正言不順的篡位,而是禪讓和順其自然的得位。這樣大晉豪閥士族們便無話可說,誰要是阻止,那才是逆流而動,可做反叛論。
    雖然司馬昱不肯禪位,但這遺詔已經賦予了大司馬得位的合法性和正當性,今後大司馬得位,便是奉旨而為了。這已經足夠了。
    郗超落筆如飛,在黃帛上將這一段寫下,字跡端正挺拔,或許是他這一輩子寫過的字當中寫的最好的一段書法了。
    “朕雖將死,然心懸大晉基業,心係故土萬民。祈王彪之謝安王坦之諸卿,會同大司馬桓溫等齊心勠力,護我大晉社稷子民之安。齊心抗敵,絕不能容我大晉社稷淪落胡人之手。後世若能收複故土,不忘告於太廟,讓朕知之。此詔!”
    司馬昱口述完了遺詔,緩緩坐下,感覺身子有些酸軟,胸口又開始空落落起來。整個身體似乎慢慢的變得不受自己控製,隻有大腦還屬於自己一般。
    郗超寫完了詔書,滿意的瀏覽了一遍,站起身來。
    司馬昱淡淡道:“郗中書覺得可行否?”
    郗超躬身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便是。這詔書,臣命人送去姑塾,交於大司馬可否?”
    司馬昱道:“召大司馬來連夜來京便可,朕想親手交給他。”
    郗超皺眉道:“姑塾距京城百餘裏,恐怕……趕不及了。”
    司馬昱道:“若有心前來,必能趕得及的。”
    郗超想了想,起身道:“臣這便命人快馬去姑塾,召大司馬進京。”
    司馬昱點頭道:“去吧。”
    郗超躬身行禮,快步離去。
    司馬昱坐在椅子上,目光看向窗外。外邊天氣陰沉,秋風一陣陣的吹過。寢宮外的大樹上,樹葉一陣陣的飄落下來,有的旋轉,有的飛舞,有的搖搖晃晃在空中蕩漾。
    “草木凋零,如人之將死。然草木明年春天可重新長出來,人死之後卻不可複生了。真是可悲啊。”司馬昱低聲哀歎道。
    不知過了多久,殿門口腳步雜遝。司馬昱轉頭看去,隻見王彪之謝安王坦之三人正從前殿回廊快步而來。司馬昱坐直了身子,臉上露出微笑來。
    “臣等見過陛下。”謝安三人上前行禮。
    司馬昱擺擺手道:“不必多禮,諸公請坐。”
    三人並未落座,王彪之看著司馬昱道:“陛下身子如何?看上去氣色不錯。”
    司馬昱微笑道:“朕用了那藥了。”
    “什麽?”王彪之謝安等人驚愕出聲。
    “朕大限到了,朕心裏明白。所以朕用了。不必驚訝,朕時間不多了,請諸公前來,是要交代事情的。”司馬昱微笑道。
    王彪之謝安王坦之三人呆呆的看著司馬昱,三人眼中流露出悲傷之色。雖然司馬昱並沒有為人稱道的地方,和三人之間之前也沒有太多的交情,也沒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但此時此刻,他將逝去,還是令三人心中傷感。司馬昱雖沒有建立什麽功勳,但起碼,他也沒有什麽過錯。登基不到一年,經曆了諸多的事情,司馬昱還是頂住了壓力的。
    “陛下,臣等心中哀痛之極。陛下……”王彪之老淚縱橫起來。
    謝安眼圈也紅了,但他還是克製住了自己,他知道現在不是哭的時候。這兩日謝安天天來探望,其實在內心裏對這件事也並不覺得太意外。隻是有些突然。
    “陛下請下旨,身後之事,如何安排?臣等好遵照執行。”謝安沉聲道。
    司馬昱點點頭,從身旁的櫃子上將那道遺詔取出,道:“這是朕擬的遺詔,朕也讓郗超下旨召大司馬桓溫進京,待大司馬到了,便可頒布此詔了。你們瞧瞧吧,可有什麽不當之處?”
    王彪之接過詔書,迅速看了一遍,頓時變了臉色,呼哧呼哧的喘氣。抬頭看看司馬昱似要發作,但忽然想起司馬昱即將離世,許多話卻又哽在喉中。
    王彪之將詔書遞給謝安道:“安石瞧瞧吧。”
    謝安已經看到了王彪之臉色有變,知道詔書內容定然有異,於是迅速瀏覽了一遍,臉色也迅速陰沉了下來。
    “我瞧瞧。”王坦之道。
    謝安無聲將詔書遞給王坦之,王坦之迅速看了內容,整個人麵紅耳赤,怒容滿麵。
    “陛下怎可立下這樣的詔書?依周公之例攝政?什麽叫‘可輔則輔之,如不可,君可取之’?陛下,你立下的這是什麽遺詔?這豈非是讓桓溫獨攬朝政,且隨時可以篡位麽?陛下怎可這麽做?”王坦之大聲叫了起來。
    司馬昱苦笑道:“朕沒那個意思,朕這是緩兵之計。朕以蜀漢之主劉玄德托孤故事,托付太子於桓溫。那諸葛武侯不也沒有篡位麽?周公旦輔佐周室,不也沒有篡位麽?朕想以此讓桓溫效仿先賢,他若明周公武侯故事,反倒不會有篡位之心。”
    王坦之大聲道:“陛下莫不是說笑?桓溫這種人,會明白陛下的深意?他之前所為,陛下難道不知?他是怎樣的人,陛下難道不知?陛下遺詔命他攝政,又說什麽可以取而代之,在他看來,豈非是奉旨篡位?陛下簡直糊塗之極!這是什麽詔書?哪有將晉室江山拱手送人的道理?”
    王坦之越說越是激動,臉上漲的通紅。忽然間,他雙手用力猛地將遺詔撕扯成兩半,揚手丟在地上。
    殿中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怔怔的發愣。王坦之的舉動太過衝動,畢竟那是司馬昱的詔書,當著他的麵撕毀了詔書,那是大罪。但是從情感上來說,王彪之和謝安卻又不認為王坦之做的過分。這份詔書確實太過分了。王坦之將詔書撕了的時候,王彪之和謝安心裏其實都閃過三個字:撕得好!
    司馬昱怔怔的看著王坦之,雖驚訝於王坦之的憤怒,但他其實也明白王坦之的心情。他何嚐不知道這詔書是不合適的,但自己有什麽選擇麽?
    “你何必這麽激動?文度啊,朕何嚐不知桓溫居心?可是有什麽好的辦法麽?朕不許他篡位,他便會收斂麽?朕也是為了這天下的安寧,為了子孫的平安。朕這個皇位本就得的偶然,之後的事情,朕能管得到麽?再說,這晉室天下是朕的,朕難道沒有自己的決定之權麽?”司馬昱緩緩說道。
    王坦之冷聲道:“陛下此言差矣。晉室天下非陛下所有,那是當年宣帝隱忍數十年,從曹魏手中得之,才一統了天下。那更是元帝審時度勢,南渡建康,重立國祚,延續我大晉至今。這天下是宣帝和元帝的天下,非陛下之天下。是我大晉各大世族全力維持,嘔心瀝血才有的天下,非陛下司馬氏一姓之天下。陛下今日這麽做,有沒有想過宣帝元帝答不答應?有沒有想過大晉立國以來世家大族們付出的努力,先輩們拋頭撒血付出的一切?這件事,陛下無權自專。”
    司馬昱無言沉默,他知道王坦之說的是對的。大晉當年從曹魏手中得到天下,靠的是宣帝司馬懿的隱忍和堅持,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才終於有了晉室天下。
    八王之亂,五胡紛亂之時,晉祚風雨飄搖之時。是元帝司馬睿審時度勢,南渡重新開辟局麵。是世家大族們全力輔佐,共同協力,開創了江南的新局麵,保住了大晉的半壁江山。
    所以,他司馬昱確實沒有資格去決定大晉的未來,更無權擅自做出這種重大的決定。
    “你說的對,朕很羞愧。可是,朕有什麽辦法?朕有什麽辦法?桓溫要做什麽,朕攔得住麽?在座的諸位能攔得住麽?朕也不想這麽做,朕豈會願意這麽做?”
    司馬昱喃喃自語著,重複的說著這些話。這其實也是他的心裏話。既然阻攔不住,何必激怒桓溫?既然阻攔不住,何必塗炭天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