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君王多猜忌,伴君如伴虎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A+A-




    “這些都是小事,能看清這樣局勢的人已經不多了,就算是寒門,以他的能力也足夠在朝堂上有一片立足之地。
    隻是時間問題罷了,不過也不太可能啊,能有這樣玲瓏心思的人智謀雙全,祖父怎麽沒聽說過——”
    文思寧連連擺手,這是在說什麽呀?這都是什麽事情?祖父怎麽猜的越來越離譜!
    什麽叫值得托付的人啊?拜托,江白瑜是個女孩子,她怎麽能嫁給她的仙女姐姐呢?
    她不忍心的打斷文老將軍一番神思遐想,深吸一口氣,慢吞吞道,“祖父,其實教我說這話的是,江家大姑娘——江白瑜。”
    文老將軍愣住,有些不敢相信文思寧說的,他滄桑的眸子轉了轉,“思寧啊,就算你不想嫁人,你也不用找這種話來糊弄祖父啊!
    祖父不會逼你嫁人,可你萬萬不能欺騙祖父啊!”
    文思寧歎了一口氣,哭笑不得,“不是,這些真的是江家姐姐教我的。
    她還說隻要我把故事講給您聽,您一定會有辦法不讓我嫁進東宮。”
    文老將軍此時陷入沉思,江白瑜這個名字他不算陌生。
    當初這個女娃娃,名滿揚州,享譽江南,朝廷的封賞也曾一度親至揚州江家。
    他當時還感歎這個女娃娃小小年紀就能夠有如此智慧。
    可惜是在商場上,又是一個女子身,這若是投胎成了男兒,定能讓江家更上一層樓。
    聽完她前些日子剛剛搬出國公府,後來又賜婚給了景王。
    “你說的是真的?”
    文思寧鄭重點頭,“孫女不敢騙您。
    您應該知曉太子妃馬球宴上有一個南疆人死在馬廄的事情吧,我當時認出了那人的真實身份,就是江家姐姐告訴我,讓我千萬不能說出來。
    後來她陪我一起見了太子太子妃,我心裏才沒那麽慌張。”
    “如此看來,這位江姑娘倒是個聰明人。”
    文老將軍捋捋胡須。
    鳥盡弓藏啊,他以前從來沒有想過。
    畢竟他們整個文家除了他以外的男兒均已戰死,一腔愛國之心,誰敢質疑。
    可是如今細細想來,竟然出了一身冷汗,嶺南通訊本就落後,文家幾代人駐守,埋骨嶺南,許多百姓隻知文家軍,不知聖上!
    這說的好聽是忠君愛國,說難聽些就是功高震主。
    而這類後果往往是不得善終。
    前朝此例,比比皆是。
    太子軟弱無能,遇事猶豫不決,親小人,遠賢臣,最易受身邊謀臣蠱惑,熱衷權利,爭強好勝,度量小,不能容人,如此性格實在不堪為儲君。
    可聖上並不願意因此就廢了太子,始終想讓太子步上正途。
    其他皇子對太子的行為也是種種不滿,明爭暗鬥,就差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聖上也不製止,就讓他們鬥,但不管怎麽鬧,太子的位置依舊在。
    聖上還過分倚重程淮,將保衛皇室的玄影旗幾乎變成了自己的私人暗衛。
    給程淮的權利太大了,直麵天子,先斬後奏,監察百官,巡查各府,又有天子劍在手,關鍵是整個玄影騎除了聽皇帝的話,也就隻有程淮了,如果程淮想反豈不是輕而易舉?
    還有那位速來寵上天的景王燕予蒼,靠著父母的軍功封了王位,在京華裏為非作歹,恨不得把天捅出一個窟窿,好幾次風頭蓋過了太子,導致好多人都說太子的地位還沒有景王高!
    聖上——
    這就更難說了,曾經是冷宮裏受人白眼的小皇子,後來養在太後膝下幾年,長公主心疼這個弟弟,據說是上學下學都帶著還是皇子的聖上,教聖上認書寫字,逐漸才讓先皇記起了這個孩子。
    後來聖上的兄弟們爭鬥太狠,活下來的沒幾個,長公主又憑靠著自己在軍中的威望,直接扶持了聖上登基。
    那時候聖上總是因為處理國事不夠果斷正確,長公主甚至回到皇宮裏,輔助了聖上三年,這三年期間,為聖上掃除了反對他的人。
    再後來,邊境告急,長公主與夫君涇陽侯征戰沙場,平定天下。
    可以說,聖上這個皇位簡直是跟撿來的一樣,天下再也沒有比他更幸運的人。
    資質平庸,沒有政績,甚至有點偷閑享樂的行為在。
    聖上最大的毛病,就是疑心重,一丁點兒風吹草動都會讓人懷疑是有人想要對他不利。
    也許是當年過慣了苦日子,常常被欺負,給他留下了什麽心理陰影,他對這些總是格外警惕。
    這些年還好,有程淮指揮使全權輔助,並多次對聖上勸誡,沒有讓聖上再一如既往地幹出血流成河、抄九族的事情來!
    “鳥、盡、弓、藏——”文老將軍一字一句念著,額頭上皺起了兩道深深的溝壑。
    如果,如果說文家的孫女,嫁進了東宮,那麽朝野上下必定認為他們家和太子沆瀣一氣,他手裏有十五萬兵權在嶺南,不管他怎麽想,其他人肯定會以為,文家和太子達成一致,這十五萬兵權等於是給了太子。
    到時候其他皇子會針對文家!
    還有,程淮指揮使和太子素來不對付,保不齊也要針對文家!
    聖上又會怎麽想?
    君王都不喜歡別人染指他的權利,至少在他還活著的時候,不想且不允許太子為非作歹,起了別樣的心思。
    聖上若是再懷疑,也不用若是了,以聖上的性子,加上其他皇子之間的揣測,他文家就是架在了火上烤!
    太子會不會用完他們文家就踹了他們,到時候狡兔死,走狗烹……
    文老將軍膽戰心驚,堅定了不能讓文思寧嫁入東宮的想法,這個中緣由還是得讓思寧自己知曉才行,“思寧啊,祖父今日與你說的話你要牢牢記住。
    如今聖上還是鼎盛之年,太子動作一日比一日大,其他皇子對太子多有不服氣,這朝堂局勢也是波濤洶湧,文家兵權如此大,說不定早已成了別人的眼中釘,無論如何,文家在這種事情上很是敏感。
    君王多猜忌,伴君如伴虎,不論是太子,其他皇子,還是權臣,亦或者是當今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