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得無說分第七

字數:1159   加入書籤

A+A-




    ww,最快更新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寵我 !
    【原文】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譯文】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已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回答說:「就我所了解佛陀說法的義理,是沒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固定的法,為如來所說。什麽緣故呢?因為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為了眾生修行及開悟眾生而假設的方便之法,不可以執取,般若的實相,是無法以語言詮釋的,執著實有的菩提不可得,也不可執著沒有菩提正覺,落於有和空,都是錯誤的。
    「這是什麽緣故呢?因為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一切賢聖,也都是依寂滅的無為法而修,因證悟的深淺不同,才產生有三賢十聖等階位的差別。
    【注釋】
    *本分說明,凡夫之見,以為物可得,法可說,這均是一種執著。又有人以為法不可說得,但可以心得,這亦是一種無形的執著。即所謂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薩。今雲「無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無說」,是要破語言文字之障。若能得「無得」之得,才是真得;說「無說」之說,才是真說,以還現本來的清淨自性。
    賢聖:
    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隻斷見思惑,尚有塵沙無明在,但稱三賢;「十地」菩薩,才謂之十聖。小乘以「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共為七賢位,以聲聞四果為聖位。
    無為法:
    與「有為法」相對。非修造作為,非生滅變化,故名「無為」,即是非空非有之本來自性清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