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年貨大集

字數:9280   加入書籤

A+A-




                      老京城人非常重視過年。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夥要炮,老太太要一件新布衫,老頭兒要一頂新氈帽。”
    京城人過年,有臘八之後都是年的說法,而且一直延續到元宵節。
    臘月二十三是“小令節”,又稱做“交年”,這一天舉行祭灶儀式,送灶王爺回天庭“述職”。
    為的是讓他上天言好事,等三十晚上回來,再“下界保平安”。
    送走了灶君,人們為了過年也就更“放肆”了。
    臘月二十七,是最最繁忙的一天。
    二十七,殺年雞。
    二十七,洗瘧疾。
    二十七,剃精細。
    二十七,趕大集……
    都是二十七這一天的安排。
    一大早,魏平安和周聞就被忙碌的張老太太給“薅”了起來。
    老太太喊起床從來不用聲音,她就是在北屋裏進進出出,把門甩的咣咣作響就可以了。
    如果這樣魏平安和周聞小兩口還賴床不起,她就會呆在屋裏“拾掇”。
    叮叮當當忙不停。
    直到兩人睡眼惺忪的爬起來為止。
    跟魏平安比,周聞相對更適應一點,畢竟她朝九晚五上班,早起個把小時不算什麽。
    而魏平安則是沒日沒點的忙碌,換別人生物鍾早就紊亂了,他雖然生物鍾正常,但好容易回來,惰性很重的。
    看到自家男人迷蒙的睡眼和頂著一頭雞窩,周聞噗嗤就笑出聲了。
    “快5點了,趕緊起來收拾一下,得排隊趕集了啊……”
    張老太太聲音這才響起來。
    然後棉簾子掀開,就又出了門。
    小兩口也沒法再膩歪,緊著起床洗漱,穿衣。
    周聞穿了一身粉色的南吉人保暖內衣,加絨的,是魏平安入冬時就拿出來的,一款修身的秋衣,穿身上行動方便,深得周聞喜愛。
    比臃腫的棉襖棉褲可利索多了。
    可能是天生底子好,也可能是周聞的工作性質導致,生完孩子後身材不僅沒有走樣,反而比過去更加的好了些。
    或許跟時代也有關係。
    油水少,運動量大,每天上班就跟有氧健身似的。
    婦女們肩扛手提的活,也不老少。
    “呃……”
    魏平安從後麵摟住周聞,下巴搭在她肩膀上,嗅著,還親了她脖頸一下。
    “哎呀,別鬧,大白天的。”
    “媳婦,你太迷人了。”
    這話要是在外麵說,鐵定就是流氓,但在自個兒家裏,周聞聽到就跟吃了蜜似的。
    “一會兒還得去排隊趕集呢,別惹霍我啊,昨晚上還沒夠……”
    “這事兒哪有夠的,一覺醒來,就又生龍活虎了。”
    魏平安趕緊跑進裏麵撒尿去了。
    這小娘們現在虎的很,要是真的擦槍走火,可不是一個小時就能結束的。
    耽誤了時間,老太太還不得跳腳。
    昨晚魏平安回到家,就趕上老太太在安排今天的流程。
    老太太對這一天很重視,儼然就像是今天做到什麽程度,就代表著今年這個年能過的多麽舒服,也就代表著來年一整年生活會有多麽幸福似的。
    1963年的春節,是個意義非凡的年節。
    這一年,廠甸恢複了,人們精神麵貌都跟以往不同了。
    過節前一周,京城政府就下達文件,全麵恢複了各類供應。
    二十七這一天,東單菜市場的年貨大集開啟。
    今天這裏有著從全國各地拉來的地方特產、新鮮的瓜果蔬菜,讓老百姓們采購。
    張老太太昨天安排的第一個事,就是買蔬菜。
    大冬天的要是能吃上頂花帶刺的黃瓜,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這次搶購,必須排前麵,挑最新鮮的。
    “都拿好了嗎?糧本、副食本……”
    周子墨有本,算周家的,魏平安和周聞一個本,是魏家的。
    兩家混在一起過,但能購買的量可是足足的。
    昨晚回到家,魏平安也撈著休息,被抓了壯丁,不僅又貢獻出來了一大把票據,還被委任了扛菜搶菜的任務。
    1963年臘月的京城大冬天的5點半是什麽樣子的?
    魏平安可以拍著胸脯告訴你,八個字來形容。
    紅男綠女,人山人海。
    一眼望過去,都是人頭。
    黑壓壓的一大片,有交頭接耳的嗡嗡聲,也有偶爾哈哈大笑的穿雲聲,總之,排隊在這裏,閉著眼用鼻子嗅,也能聞到一股子幸福的年味兒。
    大寶坐在雪橇裏,裹了軍綠色的大襖,跟個綠色的雪人似的。
    魏大寶還在睡覺。
    軍大衣裏麵是魏平安沒怎麽穿的大棉襖,就是之前第一次坐雪橇用的那件。
    再裏麵有大寶自己的棉襖棉褲。
    算得上是裏三層外三層了。
    太姥姥的認知裏,熱著不怕千萬不能凍著。
    魏大寶被裹的動彈不得,眯上眼睡過去都紋絲不動。
    來福坐在那裏吐著舌頭,如果不是霧氣,就像是個假狗。
    來福旁邊還趴著吉祥。
    今天是雙轅車,因為一會兒買的東西如果太多,就讓大寶幫著拉一些。
    這都是老太太想好的。
    魏大寶感覺自己能參與進來也很開心,要不然怎麽可能5點多被太姥姥攬著穿衣裳還不鬧騰呢。
    菜市場6點就開市了,也可能是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熱切,想要把這一天的時間拉長一點吧。
    但即便是這樣,等魏平安一家人進去的時候,也已經七點多了。
    旁邊老太太一個勁兒的念叨,起來晚了,應該四點多起,五點就過來的。
    她害怕沒有太新鮮的蔬菜。
    但顯然她低估了政府對於這個年的看重。
    菜品種類著實不少,而且量大,賣一上午想來不成問題。
    “老魏,老魏……”
    魏平安正在攤位邊彎腰“搶”蘑菇呢,遠處隱隱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抬頭看到肉鋪門口一個人在瘋狂的擺手。
    “你們在這裏排隊,我去老林那邊瞧瞧。”
    林東的鋪子就在菜市場裏麵,得天獨厚的位置,這時候喊魏平安,肯定是有“貓膩”的。
    外麵有人看著案板賣肉,老林把魏平安拉進後院。
    “謔,伱今天這是進了幾頭豬啊?”
    “今兒就是進再多也能賣的完,我這還嫌少呢。猜著你家今天就得來,準備要點啥,新鮮的黃瓜西紅柿?金華火腿要不要?還有溝幫子燒雞,來倆?”
    “咋回事?”
    魏平安掏出煙來點上,老林也點上。
    “咱也抽根帶過濾嘴的。”
    “給,這包都給你得了,過年拿回去顯擺顯擺……”
    “外麵那些瓜果蔬菜和地方特產,那邊,都留了不少,你要是想要我帶你過去。”
    林東指了指西北角,說道。
    “這咋回事?還留著後門啊?”
    “這麽老些東西,指定也不能一天賣完啊,好些個閑不下來置辦年貨的單位和值班單位的,不得提前留下來備著啊,隻不過到底備下多少,那就嘿嘿……”
    “真行。”
    魏平安茅塞頓開。
    供銷社常年都有一些外人買不到的,隻有才能從內部買著的暢銷貨,不也就是用的這個理由嘛。
    隻不過一個是長期的,一個是隻有過年這段時間才方便“操作”的而已。
    “那咱這就過去?”
    “走著。”
    魏平安有356所的介紹信,按照他的級別和工作崗位性質,是可以給他團隊裏的人開介紹信的。
    也就是說,是以個人身份,還是代表了單位某研究小組,全憑魏平安喜歡。
    隻要票和錢到位就可以。
    那票和錢,魏平安缺嗎?
    問這種問題,就挺搞笑。
    魏平安跟老太太和媳婦打了個招呼,就丟下一家子人顛兒了。
    家裏還有倆男子漢陪著這倆老少婦女呢。
    一個是周子墨,全副武裝的把麻袋當腰帶紮著來的,現在已經裝了小半袋,挨個攤位采買呢。
    家裏有錢有票,老太太也舍得大手大腳的花。
    這幾年她也算是看出來了,孫女婿這麽有本事,現在工資多少錢她都不敢問。
    害怕自己聽到了會飄。
    另一個男子漢是魏大寶,裹得雖然厚實,連跟爸爸擺手都做不到,但架不住雪橇的兩條狗給力,堆了好些新鮮蔬菜,也輕鬆拉得動。
    關鍵,新鮮蔬菜也能被大衣邊角蓋著,不怕直接凍透了。
    簡直完美。
    魏平安跟著林東從他家店鋪後麵出去,從小巷子裏七拐八拐之後,來到了一個堆滿了貨品的大倉庫。
    得有兩三層樓那麽高,幾十米縱深的倉庫裏,堆積了三份之二的麵積,物品也被壘的高高的。
    裏麵已經有了十來個人,明顯也是有人領過來的。
    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穿著體麵,看樣子不說非富即貴吧,也都是有點權勢或者不差“補給”的主兒。
    看著眼前這一幕,要不是這些人穿著很有時代特色,魏平安還以為自己到了大疫情時期堆積如山的“臨期食品”大倉庫了呢。
    魏平安扭過頭,玩味兒的瞅著林東。
    林東怔了一下,醒悟過來,有點不好意思的撓了撓後腦勺。
    “老魏你看著買,買多買少無所謂,豬蹄、下貨都給你備好了,再給你倆豬頭。”
    這壓根就是市場管理部分的小貓膩。
    有人領著來,私自脫銷一部分,然後小範圍的人們得點好處……
    領人來的,也能分一杯羹。
    “行啊老林,跟我也藏著掖著了,你早說不就得了……”
    林東帶來了大主戶,從一開始林東和一個力工跟著,到後來四五個力工跟著,被魏平安使喚的團團轉。
    “這幾個品種的蘋果,一樣來六箱,青香蕉的這種多來兩箱……”
    “臘肉能給多少提?……行,那就照著最大量來……”
    “南方水果放不住,一樣來一箱就行,哈密瓜和西瓜多來點,特別是西瓜,老林知道我就愛吃這個……”
    “甘蔗全要紅皮的……綠皮的來兩捆就行……”
    魏平安打著給356所冶金科研團隊的旗號,采買年貨物資。
    走到哪兒,就指到哪兒。
    林東覺得魏平安不差事兒,把他當大主戶帶他過來,想到了他會買不少東西,可怎麽也沒想到會買這麽多。
    “堆在後門,晚上等收市之後,我安排卡車過來拉。”
    “好嘞,魏師傅您放心,我找個人專門幫你盯著,要是少了貨我脫光了去大街上跑倆點兒……”
    一根白色特供的中華就搞定了這個倉庫的負責人。
    瘦瘦巴巴的,個頭不矮,右眉毛上一顆痦子,痦子上還有根毛兒的青年。
    唯一讓魏平安不太開心的,就是金華火腿買的太少。
    隻給了六根。
    不是魏平安不舍得買,而是對方實在不敢再賣了,出貨太多後麵壓力就會很大。
    也就金華火腿屬於奢侈品,買的人不多,要不然兩根就是極限。
    不過,其實分量也還好。
    每一根都比魏平安的胳膊還要長,還要粗。
    放商店裏都是切著零賣的。
    “老魏,你可真牛,這采購量,單位得不老少人吧。”
    “噓,保密單位,別問,問也不說。反正沒給你丟麵兒就行了,走,去你家拿豬頭去。”
    ……
    魏平安拎著一個麻袋在東單菜市場外麵等著。兩輛自行車就停放在這裏,也是大家夥約好的地方。
    麻袋裏是一兜子豬蹄和一顆豬頭,其他的魏平安都存進空間裏了。
    其實魏平安空間裏東西非常的多,但他居安思危的心態依舊如常。
    還有四五年,就會遇到另一種情況,吃的喝的比現在還要緊張。
    因為哪怕是前三年再困難,“鬼市”也都在,有希望淘換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而四五年之後的那個階段,“鬼市”都會被迫“停業”。
    還有要被抄家的,批鬥的。
    魏平安不僅自己吃,在他的規劃裏,他要養活的人,可是不少。
    遠遠的,擁擠的人群分流了一個小道,吉祥和來福昂著腦袋小跑著出來。
    後麵跟著雪橇,魏大寶能揮手了,因為最外層的軍大衣鋪在了雪橇上,他成功減輕了身上的分量。
    “爸爸,爸爸……”
    雪橇後麵是周聞和老太太,手裏都拎滿了采買的東西。
    最後是周子墨。
    雙手攥著右肩膀上的麻袋口,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麻袋鼓鼓囊囊的看著就沉,周子墨整個上半身都前伸著,明顯扛的有點吃力。
    “過了年開始鍛煉身體,大小夥子沒勁兒可不行。”
    “是,姐夫。”
    周子墨看到魏平安一隻手就把麻袋接過去,眼都直了。
    這一刻,他對姐夫的欽佩和敬仰,又不自覺的升了一個檔次。
    隻要月票往這兒擱,日更兩章不打折……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