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那些套路早就玩爛了
字數:4647 加入書籤
下午兩點十
揉著惺忪的睡眼,蕭風擰開水龍頭,來一個透心
劉睿眀早已在門口等候多時,想來應該是中午沒睡
蕭風不解道:“下午據說要講解到五六點,你確定你不會困?”
劉睿眀擺擺手,滿不在乎道:“還行吧,我在學校中午都在剪視頻,也沒時間休息,大不了晚上早點睡”
“你是玩微博還是?”
“小破站”
劉睿眀指了指手機上的小電視圖標:“我小破站從剛開學就開始做了,當時就是找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聽聽歌,現在有的哥們都成樂評人,我還在推薦音樂呢!”
“說起來,你民謠我群裏還有不少人給你寫樂評”
“哦,還有這事兒?”蕭風甩甩手上的水滴,拿起房間裏的毛巾擦了擦,饒有興趣道:“他們這麽說?”
“他們說民謠比流行寫樂評好寫太多了……”
“……”
你這是明目張膽的水啊!
待會兒就去後台給刪了!
一番洗漱
蕭風神清氣爽的和劉睿眀前往上午的教室,卻沒想到其餘的人已經到齊
蕭風和關懷春微微躬身,就走到上午的座位上坐
關懷春見人都到齊了,也就不廢話,直接開始了下午的課
“好的,看你們精氣神都不錯,我們就開始下午的進程了,今天下午主要分析的是伴奏部”
“大家看這張圖:”
【這裏可能真有圖!】
“霖海作曲的《關雎》,a段的兩句旋律一樣但伴奏織體變化比較
首句采用了波音加震音的寫作技巧,第二句是上行的琶音,把相同的旋律做出對比,也使音樂的律動更加突
b段中每小節的長音都編配上下行的長琶音,形成與上句織體的對比,也體現出“寤寐思服”低落的情緒如譜例 15所示),為最後樂段的高潮做鋪
第三樂段的伴奏織體分解和弦與柱式和弦交錯使用,旋律的起伏錯落,體現出“琴瑟友之”熱烈的情尾聲連續的長震音的運用像是在釋放內心對心愛女子的無限激情,也能體現出創作者灑脫的氣”
“可以說,霖海作曲版本的鋼琴伴奏既優雅又不羈,用不世俗的音樂風格來描繪世俗的感”
“啪嚓……”
關懷春將手裏斷折的粉筆丟進粉筆盒,淡然道:“霖海作曲的版本雖是藝術歌曲,但曲調風格偏通而且為了契合這一特點,這首曲子的最高音是 f2,在音域上對於女高音的演唱難度不高,作品獨特的風格使演唱者在音色的把控上需要一定的技”
蕭風記錄到這裏,麵露不解,舉手道:“關教授,您好,我想問一下,那如何在歌曲中實現古韻……額,就是聽上去古色古香的感覺,像是封建王朝那時候的感覺?”
“嗯……這個問題需要從首曲子的結構布局上來說”
關教授指著台上的幻燈片,和藹可親:“我們正常的歌曲都是44拍節奏,但是霖海的這部感覺古色古香,也就是所謂的古韻十足,和他的54拍節奏也有關係,這種不規整的節奏形式運用到古曲風格的作品中,更能體現它的古曲古”
“其實我們張大眼睛仔細觀察現在的音樂圈,有很多人都希望將國風定義為:民族調式+古典歌詞+民樂伴奏的音樂形但是在我看來這顯然是不貼切的,光用公式去套內涵,這隻會造成一個現象……”
“那就是——編曲中伴奏的民族樂器和歌詞中古詩詞意象詞匯的多寡,就成為判斷這首歌國風純正度的唯一標準”
“這種情況下結合資本運作,就會產生很多自以為是國風的歌曲,但是詞和曲完全就是繡花枕頭一肚子草!”
“這個我知道,您說的是不是《離愁》那種歌曲?”
一旁的一名中年人舉手示
“可以這麽說,現在很多自稱為古風歌曲,拿著所謂的4536251的和聲來寫歌的,其實是因為這種套路流派是五度循環走向,這就導致在聽眾的耳朵裏,他們非常像我們華夏古代的‘宮商角徵羽’的五聲調式了,給人的感受就會非常華夏風,國”
關懷春在黑板上寫下後娓娓道來:“其實這套現代流行的流程十幾年前就有人玩過了,這種和聲走向是被我們這一輩的老夥計反複驗證過的經典套路,可以說隻要寫的不垃圾,其實都能過耳的……”
寫歌其實很像隨機拚圖遊
在一定規則【調式、和聲、節奏、歌詞】的限製下,通過靈感【旋律動機、節奏動機、情感思緒、一句歌詞等】確立主題,再通過【邏輯、結構、旋法】等將其發展成歌
所以……
歌曲創作在靈感或者主題確立以前是非常自由的!
確立主題後的創作又是嚴格受到音樂理論的指導和限製的,而和弦走向是這個拚圖遊戲按圖索驥的關鍵,和弦定了,剩下的就是寫節奏、填音符
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每個人的基因裏也都有刻好的最基礎的節奏!
“當然了,這些不過是人盡皆知的詞曲手段,很多不懂樂理的玩一玩就會讓人貽笑大”
關懷春笑眯眯的抿了一口茶水,歎了一口氣:“這種套路裏想要出新還真要看後浪推前浪了……”
說著,關教授話鋒一轉,表情嚴肅起來:“當然了,我們真正從古文,從古典韻律詩歌裏孕育出來的精華,也是有類似的平替的,也就是所謂的真民族調式旋
它是屬於我們華夏人特有的旋律技巧,經常以三組三組的音段出現,也就是:123、612、356、532等類似的形式,偏音隻作為經過音出”
說著,關老爺子鏗鏘有力道:“就比如老黃的《我的華夏心》,乃至於《學習雷鋒好榜樣》這種經典作品,都是以這種旋律作曲”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紛紛開始記
趁著記錄的功夫,一旁的劉睿眀隨口來了一
“關教授,您的那首曲子也是這樣?叫啥名字?”
一眾學員聽到了劉睿眀的話,紛紛豎起耳朵,像極了掩耳盜鈴的小
關懷春聞言,也沒調侃,反而答非所問道:“你們有知曉《示兒》的嗎?”
“我知”
蕭風這次毫不猶豫的舉起手:“是宋代詩人陸遊那首絕筆詩嗎?”
“對!”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
關懷春慨歎:“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咱們華夏壯哉上下五千年,在曆史長河中,我們曆經數次磨難,依舊屹立在巍峨的東方,能戰勝我們的隻有我們更強的自己!”
“所以這次廣視邀請我為他們新的紀錄片作伴奏,目的也是推廣博物館文化,弘揚國學國
講述我們華夏每件寶藏的前世今生,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我們華夏古代,黃帝始創九州,九州一統,天下大同!
因此我就借用陸遊的這首絕筆詩,伴奏曲命名為:《九州同”
“當然了,這首曲子的準備工作都已敲定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你們的時間”
說著,關懷春微微一笑,從公文包裏抽出一疊
“這是……?”
“這是一個小測試吧,根據我之前講的一些知識,還有後麵這首《示兒》,寫一寫你們對九州同這首曲子的意”
坐在最前麵,聲納的一流詞曲人邵靜抬頭,好奇道:“都寫些什麽方麵呢?”
“隨心所欲,想到什麽寫什”
關懷春擺擺手:“比如旋律啊、你們認為可以用哪些樂器表現啊、對曲子的期待啊,想要從曲子中感受到什麽情感等等,時間交給你們,由你們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