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壽州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A+A-


                      隋朝的時候,改揚州置壽州,治壽春縣。
    唐朝的時候,又改壽春郡為壽州,還是治壽春縣。
    五代時候的周太祖郭威,才將壽州移置下蔡,也就是現在的位置。
    確實如郭藥師所言的那般,壽州與壽春縣的兩地百姓,大家夥兒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少人都是同宗或者血親。
    加上隔得又近,除了前兩年之外,兩地從來就沒有斷絕過往來。
    平日裏的貿易就不說了,姻親關係更是常見,不少人雖然身在壽州地,可祖墳都在壽春這邊。
    這般關係,哪裏能夠因為換了個知府老爺就能隔絕開來!
    如今好不容易兩國議和,雖然大家還是分開,但終究是能夠見上麵了。
    可沒想到,兩地的官員都像是防賊一樣的防著他們……南邊的防著北邊的,北邊的又防著南邊的,如此防備,比議和之前還要來得厲害。
    就像你去你親兄弟家裏,你嫂子家長輩卻把伱當做了山賊土匪……這種感覺,兩地百姓早就已經攢下了不少的怨氣。
    怎的,從宋國換成了金國,咱媳婦兒就不是咱媳婦兒了?
    從金國換成了宋國,咱姓王的就不能再姓王了?
    百姓們的喜惡非常樸素,有些東西就是變不了的,哪怕是你換了天,換了皇帝,不該變的就是不該變。
    於是,今年的中秋節,明顯地要比往年更加熱鬧。
    都知道百姓如牛羊,溫順是溫順的,但狗急了還得跳牆呢。
    壽州知府雖然是個遼人,但也不是個不明事理的人,這個時候自然也就不會去觸碰大夥兒的黴頭。
    今日不但特意放寬了些……沒辦法不放寬,壽州城就那麽大點兒,若是每個人都查一遍,查到八月十六去也查不完。
    而且,還特地在城中備下了詩會……畢竟雖然小是小了些,但也是出過宰相的地方。
    那宋國的宰相,不照樣也是宰相嘛。
    仁宗朝時期的宰相呂夷簡、還有同司馬光共同輔政的呂公著,那可都是壽州出去的。
    文風鼎盛之地,中秋之夜不說說月亮的事兒,反而有些不正常了。
    城池小有城池小的好處,就拿劉邦來說,他隻用了半柱香,就把這壽州城給逛了個大概。
    若是壽州知府曉得了,大宋皇帝現在就在城裏頭,不知道會是個什麽想法。
    別說他了,除了郭藥師之外,幾個張俊軍中的武將,還有他從臨安帶來的人,個個都跪在他麵前。
    劉邦當然知道諸位的好意,但以前也不是沒有提劍與人幹過,現在能入了城,這壽州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了。
    而且想想吧,當壽州城中的百姓們還處於巨大的恐慌之時,他們的皇帝一個神兵天降……
    那個畫麵,隻是想想,就已經讓這個兩世為人的皇帝開始興奮了。
    自然了,出風頭還隻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這是宋國北伐的第一戰。
    雖然失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沒徹底把壽州拿下來之前,不管是他還是張俊,心裏頭都是不能完全落下的。
    而且隻要他帶兵取城的消息傳了出去,不管是對宋隊還是宋國百姓,乃至於對北地的人們,將會是一個多麽大的鼓舞。
    這種機會,除了一開始的時候比較容易把握以外,等金人有了防備,他再想做類似的事兒,就沒那麽容易了。
    以最小的代價辦成最大的事兒,劉季自個兒想得很清楚。
    現在眾人已經圍到了城中搭建的高台下方,上方的那遼人蕭恭,正是金國派到壽州的知府。
    此地距離宋國頗近,是毫無疑問的前線,在這地兒做官,時刻都得做好跑路的準備。
    好在兩國議和的消息傳來,蕭恭本來已經鬆了一口氣了,又被亳州城增派過來的兵,將放下去的心給提了起來。
    加上上頭傳下來的、讓他好生防備的消息……百姓們心裏頭都有怨氣,他蕭知府又何嚐不是?
    今日好不容易得此機會,說是給百姓們鬆懈,其實也是自己給自己放鬆一下。
    之前已經說過了很多的場麵話,見下麵的人已經有了不豫之色,天雖然沒有全暗下去,但月亮已經漸漸地升了起來。
    蕭恭趕緊補充了幾句
    “此佳節之際,大家能夠團圓至此,本府也替大家高興!”
    “不像本府……家人俱在北地,就是想和他們聚聚,也沒有那個機會。”
    這人說著好像要垂淚下來,看得大夥兒心裏頭直罵。
    你難過便難過你的,這大好日子,跑到咱們麵前來哭什麽喪!
    “心裏頭縱使有千言萬語,但今天本府也不多說了……”
    都他娘說了半個時辰了,還叫不多說?
    “那,今日咱們壽州的中秋詩會,便開始罷!”
    “希望各位才子佳人踴躍一些,若是能出個名篇佳作,本府當上奏陛下,替他表功!”
    言罷,旁邊穿著大紅色官服的差人敲了敲鑼,那遼人才終於滾了下去。
    看得出來,大家的興致都很高。
    畢竟這些年來,見慣了死人刀槍,能偶爾娛樂一下的機會,當真是不多。
    隻見一個穿青色袍子的書生第一個跑了上去,揮筆便在紙上寫了一首……
    且不說詩如何,但作為第一個跑上去的人,自然是收到了不小的喝彩,還有不少姑娘們的秋波。
    很快地,第二個,第三個,越來越多的人跑了上去。
    這詩會隻限時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後,將眾人所作張貼出來,由大家來進行評比。
    除了作詩的本人,還有旁邊負責登記的差人,誰也不會知道作者是誰,倒是保證了詩會的公平。
    劉邦自問自己文武雙全,但想了很久關於月亮的話兒,也與他們的詩體裁對不上來。
    有些氣惱落了下風,又有些後悔沒把陸宰那小子給叫進城來……
    看著一旁的那個醜男人……一般情況下,他並不會用美醜來形容一個男人。
    但唯獨這個王夜叉,除了殺人似夜叉,長得其實也差不多。
    “你小子發什麽呆!”
    王德對這些玩意兒本就不感興趣,剛才都差點站著睡了過去。
    此刻皇帝問起,他忙低聲道
    “官……怎的,要動手不?”
    城裏麵混進來的好幾千人,若不是怕再多引起懷疑,張俊恨不得把幾萬人全給塞進來陪皇帝。
    劉邦看了看月亮
    “再等等吧……人家這兒在辦詩會,你小子卻差點睡著了!”
    “平日裏老子就讓張俊多讀書多讀書,結果倒好,帶著他手底下的人也都是莽夫!”
    王德有些委屈“咱也是讀過的。”
    “哦?”劉邦眼睛轉了轉,莫非是人不可貌相?
    “那你給老子寫首月亮的詩來,老子也去出出風頭。”
    王德嘿嘿一笑“作詩確是不會。”
    “那你他娘讀的甚麽!”
    王夜叉想了想,認真答道
    “《完顏兀術喜歡他大嫂又求之不得結果便自宮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心平氣和,不能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事兒。”
    見皇帝微微皺起了眉,王夜叉以為是他還嫌不夠,忙接著道
    “《金國人因為沒見過船所以把船當做了神明跪拜》,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遇到沒見過的東西之時,不能露怯,不然就會丟臉。”
    “還有《金國人用魚鉤去釣牛羊》,告訴我們不能用同樣的眼光去看不同的事情。”
    “還有……”
    劉邦連忙打住了他“行了行了,夠多了夠多了。”
    沒想到太學生們寫的東西傳得這麽的快,劉邦見周圍有人用異樣的目光盯著王德,知道是他的話被人給聽了過去。
    拉了拉他的袖子,把他帶到了角落裏。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