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去處

字數:4487   加入書籤

A+A-


    從十二月中旬開始,臨安城便與潁州失去了聯絡。
    各方部隊要怎麽打,要從哪裏走,需要些什麽……這些東西都是要提前謀劃的,軍餉物資並非一日就可調撥完成,耽擱一日,便會影響一軍的計劃,甚至影響到全局;還有淮河沿線本來就長,各軍之間的聯係,都是從臨安這裏過手……一來,防止各個武將私交過度,不聽命令行事;二來,也是更加的方便一些。
    就像當年種師中與姚古等人共同進軍,最後其他兩軍沒有趕上,這種情況導致其身死敗亡……反正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朝中與軍隊聯係雖難,卻一定不能斷了聯係。
    更何況,那潁州還是皇帝所在的地方。
    臨安到潁州去,來往路程最快也要半旬,現今又是冬天,河上的路走不了,陸地上又濕滑,慢些倒也正常。
    但慢了整整七日的時間,若說是沒有古怪,沒有生出別的事端,這種話兒就算是用來自己安慰自己,特別像是趙鼎、劉子羽這種從靖康年間過來的老臣,也是過不去的。
    劉子羽還好,他本就是儒宗世家出來的人,不說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但終歸還算是個沉穩的性子,此時雖然焦急,但仍能坐得下來。
    胡銓就不一樣了,他四十不到的年紀,本來就是個性格暴烈如火的人,當年秦相爺權勢滔天的時候,他就敢上書請斬秦檜。
    現在在宮內署衙裏,這位三司使不斷地來回踱步……他已經在宮裏住了三日了,就是怕會錯過官家送回來的消息,但到了今天這個時候,卻還是什麽都不知道。
    宮裏一天要派三波人出去,最快的那波,掐著時間來算,也還得有五六天才能回來……知道等著沒用,可不等的話,確實也是什麽都做不了。
    “邦衡也勿要太急了些,官家所要的錢、糧、物早已置辦妥當,潁州城也是城高牆厚的地方,想來陛下應該不會出什麽意外,多半是遇見了其他的事,給耽擱下來了。”
    趙鼎這話隻能用來勸胡銓,因為他連自己都勸不了。
    皇帝就算有什麽事給忘了,那張太尉、那劉錡,那些人都是常年帶兵的人,他們哪裏會忘得了!
    現在臨安沒有收到消息,唯獨沒有收到潁州的消息,縱使之前皇帝就曾與劉子羽說過,知道他在那裏,金人大軍勢必會傾軋而至……但那潁州有十一二萬的兵馬候著,什麽東西也都準備得妥當了,皇帝要一百萬錢,朝廷撥了一百五十萬過去,其餘的糧草也是都多給了些,在這種情況下,潁州定然是萬無一失。
    畢竟去年劉錡作戰不足萬人,就能拒敵八萬;現在金人除非用百萬大軍,否則的話,潁州哪裏能有閃失。
    可就是因為這樣,對麵若是真的在攻城的話,趙官家哪有坐視不理的道理!
    依著這位的脾氣,他早就該在這絕對優勢之下,率兵擊破了金人才對,又哪裏會一個消息都沒傳來!
    現在的的確確是沒有消息,幾位宰輔都不想承認,卻又都不得不在意這個事實:
    潁州現在的局麵,很可能比他們之前所設想的那般,要出入很多。
    胡銓仍是一臉煩躁,他這樣子,搞得別人的心情都不好了。
    劉子羽飲了一碗熱薑茶,這才開口道:
    “其實……官家或許早已想到了今日的狀況。”
    “哦?”趙鼎看著他,“彥修何出此言?”
    胡銓也安靜了下來,他想看看這位,能夠拿出個什麽說法來。
    “那日受邦衡所托,某親自去了趟潁州,問過官家一句:‘您將自己置於險地,可曾想過萬一?’”
    “官家說:‘確實是有個萬一’。”
    “劉公勿要賣關子,趕緊說清楚些!”
    劉子羽看了眼胡銓,撫須道:
    “官家說的萬一,是說若有一日遇到了今日這般情況,定然會有些妖魔鬼怪生出來……所以他說……”
    “臨安城裏的兵幾乎全被帶了出來,除了城防的兩千人,那和空城沒有什麽區別。”
    “三個樞密使又都在外頭,沒有那麽多的功夫來管臨安的事兒,若是遇見了那些個妖魔鬼怪,你小子當想辦法去擺平了。”
    他學著皇帝的語氣說話,但畢竟是個書生,怎麽也沒有那股子粗鄙的氣息,反而讓人感覺有些荒誕。
    “官家是擔心……”
    趙鼎低著頭想了想,自皇帝南渡以來,雖然到處都是波折,但奈何朝中能人武將輩出,加上經過苗劉兵變之後,他與自己早都開始不斷地剝奪武人的兵權,滿眼看去,有能力犯上作亂的,現在都在北邊與金人交著手呢,那些人他也都了解,是絕對不會有二心的主。
    那不是武將的話,就是宗室了?
    可趙家這脈人……說好聽點是溫潤,說難聽點,就是沒甚脾氣,個個都是得過且過的人,能活著便已經是萬幸,哪裏還能有膽子去想其他的事兒!
    加上皇帝北伐之前,又是殺秦檜又是殺金使,天下之內威望已是到了頂點,有宋一朝能有如此能耐者,除了太祖皇帝之外,再沒了別人。
    宗室也不是……無災無殃的年月間,流民也不多,有本事的賊寇該招安的招安,該剿滅的也都剿滅了。
    現在也沒聽說哪裏出了什麽事兒啊!
    趙鼎越想越想不明白,隻好朝著劉子羽投去了疑問的眼神……官家是不是,杞人憂天了些?
    劉子羽見兩位都是一樣的眼神,苦笑了兩聲:
    “趙相與邦衡俱是治國濟民的大才,你們都想不到,我又怎麽能夠想得到!”
    “不說別的,”胡銓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重心,“若真出現了陛下所言的情況,劉公當如何去應對,陛下可曾與您說了法子?”
    劉彥修拍了拍巴掌:“邦衡果真聰明,不怪陛下如此賞識於你。”
    這下連趙鼎也忍不住了:“到底是什麽,彥修快些說說,若出了意外,咱們也好一起商量著應對。”
    署衙外麵響起了稀裏嘩啦的腳步聲,聽這動靜,人數還不算少。
    這裏是皇宮,是中書省,是宋國中樞所在,一般情況下,是絕對不會有這種動靜的。
    劉子羽站起身來就想去看,卻被胡銓一把給逮住了:
    “劉公先說了再看!”
    趙鼎撫須:“邦衡所言正是。”
    劉子羽頓了頓,這才開口道:
    “官家說,若伱擔心沒兵,可以有兩個去處。”
    “一個,李易安!”
    李清照在民間經營多年,確實是與許多義軍都有往來,包括趙鼎在內,和她也是有聯係的……隻是上次皇帝要封她的官過後,她便終止了對許多義軍的讚助,還讓他們不要再自行抗金,畢竟皇帝已經決意北伐了。
    這倒確實是個方法……隻是趙官家以前看別人不起,現在去找著別人來幫忙,會不會太那個了一些。
    那腳步聲越來越近,甚至還能聽到大聲的喧嘩,連趙鼎這出了名的好脾氣,也忍不住皺了眉。
    何人這般沒有規矩!
    但他還是耐下性子:“那第二個去處,又該是哪裏?”
    劉子羽看著胡銓,後者已經站到了門口,偏著腦袋向外望去。
    “明州,虞允文。”
    這話音剛落,便聽到胡銓大罵道:
    “你們是什麽人?!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嗎?!爾等沒有規矩,擅自進入大內,是想要造反嗎?!”
    “造反?”
    一個聲音傳來,他們都覺得有些耳熟,卻又第一時間想不起來是誰。
    “造誰的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