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章尾小記

字數:787   加入書籤

A+A-




    符籙是否源起於道教?此點就個人查看的資料中,多有提及其在道教中的使用,但傾向保持懷疑態早期的文獻中更多是將符籙記述為方術的一類,而數術之道,最早並沒有直接與道家掛鉤,那更不用說後來才形成的道教,若這樣看來,將符籙道術說是先古巫術巫法演變傳承的“古巫之遺風”更為妥
    南朝《後漢書·方術傳》中所記載的:“河南有麹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應該就是較早能查證的關於符籙術法使用的記錄,和道教的創立形成基本屬於一個時其中可以看出,書符功用其實和巫祝之法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多以策神驅鬼,趨吉避凶為主,將人們認同的某些具有特定意義的符號附著於物件上,便有了想象中的神奇的功
    其中還有桃符一物,更可看到二者兼容的影南朝《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正月一日時,“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桃木製成的符能辟邪祟,也很有可能和早期桃木在巫術中為吉用有關,除了桃符外,也還形成了桃茢、桃木劍等形
    後世符籙法完全和道教合一後,衍化成了多種流派,如上清、靈寶、天師、太平等,這方麵個人不是專業人士,不敢隨意歸類科普,就不多贅述而個人作品中所畫符籙,部分參考了稱為“符籙三宗”之一的天師正一符的樣式,部分自己想象,基本可以算得上“鬼畫桃符”創作而已,不要迷信,理性認識),而正一派祖師張道陵張天師,亦是多數公認的道教創始人,因此唐代出現正一派符籙也是正常的,就是具體唐朝的符籙樣式,就有待今後得空再繼續查證
    ——以上說明全為個人所查用於創作的資料整理,並非科普,請大家正確理解,若有問題或建議,歡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