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章尾小記
字數:804 加入書籤
A+A-
弓箭係列三連
由於先前說對於唐刀的設計理解不太全麵,在談及唐代弓製時,這裏個人認為有必要先弄清楚一些基本問題,主要針對於個人理解和現實的差別的說正好現學一下b站內著名弓手、東郎的口頭禪——一家之言,姑且聽
首先作品中提及的唐代的弓製與之前唐刀四製的來源一致,皆是出現在《唐六典》中記載的製式兵記載中提到了長弓、角弓、稍弓、格弓四類,按照先前對於刀的理解,應該也是有用途和形製至少兩方麵的區這裏重點先出場的是稍弓,時人有解釋為:稍弓,短弓也,利於近那麽應可以比較統一地理解為是一種短小的弓,方便近處射擊,而且很可能是以速射退敵為主,那麽對於實際用途和使用方式就有較明確的定
但在寥寥幾筆中,除了大小和用法外,整個稍弓的形狀、材質都無從得知,而且個人資料來源有限,也沒找到有利的出土實物的圖片,很難判定稍弓具體的外貌形再加上個人對弓箭的理解純屬外行,所以在確定設計概念時,更多將“稍弓”與“梢弓”姑且統一了起
而作為古代的遠程兵器的代表,弓在多數武俠小說描述的世界中卻不是一種特別熱門的武器,除了如梁先生的《雲海玉弓緣》這些作品外,相對出場較冷兵器世代,弓箭的戰爭實用性個人覺得還是勝於一般武器的,畢竟保持安全距離有效殺傷敵人才是王隻是在綠林好漢廝殺裏,相對要突出情節和打鬥緊張的場麵描寫中,遠處放箭還是不如一刀一劍,短兵相接來得痛快,畢竟仗劍江湖的這種俠客風采是更為深入讀者人心
——以上說明全為個人所查用於創作的資料整理,並非科普,請大家正確理解,若有問題或建議,歡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