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口鍋裏吃飯的兄弟原來這麽猛

字數:7317   加入書籤

A+A-


    交趾。

    長安州。

    南郡王陳簡定是前朝王族,從都城升龍被黎賊父子遷到長安州,放在清化府的眼皮子底下。

    黎賊父子雖然想把陳朝王族一口氣殺幹淨,可陳氏一族從福建移民交趾數百年,在交趾境內根深蒂固。

    更是以抗拒元朝大軍之功,得到禪讓百餘年,黎賊父子有心無力,隻屠戮了宗室直係一脈。

    當明軍征繳黎賊父子的時候,各地的鄉紳率兵跟隨,更有大量的陳氏王族。

    很多人有功勞,並且配合明軍做事。

    “我有兩千精銳。”

    陳肇基直接說道。

    “兩千不足成事。”陳簡定搖了搖頭。

    “趁著民亂未平,我等還有機會,當明軍平定了民亂,我們恐怕孤木難撐。”

    如果不是因為血脈太遠,名望太低,陳肇基早就自己幹了。

    不過他有自知之明,沒有被野心衝昏頭腦,知道必須要借用陳簡定的名義。

    畢竟陳簡定是前南郡王,威望和名義,不是自己可以比的。

    有了多方的出頭,陳肇基相信可以獲得很多人的支持。

    陳簡定不說話。

    “同不同意,給個痛快話。”陳肇基不耐煩的說道。

    “隻要能恢複我們陳朝,我如何會反對呢。”

    陳簡定無奈的笑了笑。

    自己隻有名望,而陳肇基掌握了軍隊,就算真的打敗了大明,恐怕自己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隻是呢,祖宗基業,不能亡在他們這一代。

    陳簡定麵色堅定了起來。

    怕死是人性。

    可當人有了自己的信仰,那麽死就不再可怕了。

    兩人一拍即合。

    從明軍入交趾以來,向來乖順,給予協助的陳肇基,突然帶領大軍造反,讓明軍觸不及防。

    於長安州謨渡稱帝。

    隔壁的化州早已等候多時,化州大知州鄧悉聽聞後,率部響應,附和著眾。

    第二日。

    附近的明軍趕來,雙方發生了交戰,叛軍一日戰敗,潰不成軍。

    可趕來的明軍人數少,沒有捉拿到陳簡定。

    逃走後的陳簡定和陳肇基,想要拿下平攤打開南下的道路,結果也被當地數百明軍擊敗。

    “戰鬥力也太差了。”

    交州府,朱棣聽到戰報後,忍不住露出了擔憂。

    “隻要他們還活著,相信會有許多人下注的。”黃福信心十足,引蛇出洞的計劃,是他與楊榮提議出來的。

    “之前吧,擔心我們自己的傷亡,如今吧,又擔心對方潰敗的太離譜,打擊了某些人的信心。”

    張輔哭笑不得。

    這種傷腦筋的仗,實在是讓人為難,生怕控製不好火候,也就是現在明軍士氣如虹,戰鬥力之高,才給了他們底氣。

    否則萬萬不敢行此舉的。

    聖人當年可是帶出來的風氣,不論敵人實力大小,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行吧。”

    朱棣甩了甩袖子。

    交趾這塊地方,他呆的時間太久了,連自己都想要回家,何況下麵的士兵們。

    如此的士氣,對軍隊極其不利。

    以前他覺得交趾沒有了問題,但是楊榮等人卻認為交趾有大問題,自己這才冒險試了試。

    給了兩千兵權就敢反抗,誰給的勇氣啊。

    朱棣忍不住感歎。

    果不其然。

    在明軍反應遲鈍,各種謠言,什麽軍心似歸,士兵皆不願再戰等等,附近諸州縣竟然真的有了響應。

    “真是不怕死啊。”

    明軍在統一的布置下,不但剿敵緩慢,反而開始龜縮勢力範圍。

    才兩個月。

    順化、新平、義安、演州、清化諸地均開始了造反,然後,陳簡定出攻盤灘、鹹子關,扼三江府往來道路,威脅交趾首府。

    提出要驅逐明軍,送離大明太子的口號。

    他還不敢徹底撕破臉,希望朱棣能主動離開。

    朱棣臉都黑了。

    虧得自己還向兒子寫的信中誇口,自己人心所向,現實直接甩了他一耳光。

    “他們可不是民。”

    朱能安慰道。

    前次因為自己大病,導致未立軍功,此次他可不會再放棄。

    當初明軍獲得的安南各地響應有多快,那麽如今響應陳簡定就有多快。

    大明在安南施行郡縣製,讓本地的鄉紳們無法接受。

    他們希望的是世襲製,與雲南和廣西部分土官一樣,同樣的安南王族更無法接受。

    而大明在交州府一帶開荒救民,以及種種舉動,都讓大戶們感受到了威脅。

    千年的狐狸,誰也別想忽悠誰。

    從明朝的舉動,交趾的大戶們,猜到了大明下一步必定會采取打壓他們的政策。

    隻要是讀過史書的人,誰看不清楚呢。

    所以曆史上的新勢力,隻要做個開頭,地方大戶們就知道對自己是敵意還是好意。

    喊個口號,起個範,大戶們感受到了誠意,立馬會趕來高舉雙手支持,共同瓜分利益。

    同樣。

    撅個屁股,大戶們就知道此人接下來要放什麽屁。

    愛民就會苛刻大戶。

    朱元璋愛護百姓,所以就對地主們很苛刻。

    畢竟一個盤子裏吃飯,百姓分的多了,大戶們就分的少,亙古不變的道理。

    除了大明控製最嚴密的都城和北方,整個南方,也就是勺柄地區,全部叛亂起來,形成了南北對持。

    “居心叵測的,該跳出來的也差不多了,現在還不跳的,就算有心人家也不敢做,何必為難他們。”

    朱棣見時機已到,下旨平叛。

    命黔國公沐晟領兵四萬雲南兵,朱能帶領兩萬新軍合軍征伐,呂毅、萬中等人領水軍二萬人配合征討。

    朱棣自己帶領兩萬明軍,與朱高煦和張輔坐鎮後方,居中調度,隨時以支援前線。

    雲南土兵在交趾被強令軍紀年餘,心裏抱怨深得很,朱棣心知肚明,因此兩路並不合軍。

    有本事,自己打的看看。

    矛盾是必須解決的,不解決矛盾,遲早帶來更大的災難,反而越早解決,付出的代價越小。

    仗著新軍實力強大,朱棣要讓雲南土兵自己試試。

    沒有了約束的雲南土兵摩拳擦掌,勢必要好好展現一番,然後大肆劫掠。

    這回他們身旁可沒有了新軍,上麵沒有管束。

    沐晟率大軍南下,很快與陳簡定軍遭遇於生厥江。

    陳簡定軍的步軍在兩岸守樁築壘,水軍順風乘潮縱擊,雙方激戰三個時辰。

    從上午打到傍晚。

    雲南土兵不是不敢戰,反而異常的勇猛,可交趾叛軍這邊也是上下一心。

    而陳簡定仗著地利,獲得了優勢。

    最終雲南土兵慘敗,好幾位土司戰死,受此挫的雲南土兵,再也沒有了當初的桀驁不馴。

    明軍打敗安南的速度太快了。

    快到了雲南土兵忘記安南這塊土地的華族,曾經打退過多少次的外敵。

    沐晟也臉上無光。

    畢竟他坐鎮雲南,雲南土兵的失敗,對於他也沒有好處,最後趁著夜色,雙方脫離了戰鬥。

    雲南土兵的戰敗消息,傳回去了後方。

    “土兵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並不是土兵實力弱,看來叛軍雖然剛起,可是戰鬥力不可小覷,告訴朱能,千萬不要大意了。”

    朱棣連忙派人去通知朱能。

    現在的交趾,可沒有的二十餘萬大軍,朱能手裏的兩萬新軍,不容有閃失。

    朱能帶著兩萬新軍,並沒有突擊,而是逐漸靠近禦天城,除了威逼對方大軍不敢輕動,也有策應沐晟的意思。

    正因為知道幾十裏外有明軍,所以雲南土兵勢歹後,叛軍沒有趁勢追殺。

    沐晟帶領雲南土兵,繞道與朱能匯合。

    此次。

    雲南土兵士氣低落,但也不在提劫掠之事。

    見狀,朱能選擇穩打穩紮,靠著炮火與火器,三十裏一日,耐心十足。

    反倒是叛軍失去了耐心,主動前來交戰。

    結果七萬叛軍被一舉擊潰。

    當初雲南土兵和新軍是兩路作戰,加上水師的意外之功,且當時的安南抵抗並不強烈,所以新軍的實力並沒有徹底展露。

    此次可是實打實的。

    七萬叛軍沒有一部可以擋住新軍一擊。

    叛軍也有火器。

    可是新軍的火器射程更遠,威力更大,而新軍軍紀嚴明,戰術嫻熟,士氣高昂。

    哪怕身邊同袍中槍倒地,也沒有人受到影響。

    沐晟目瞪口呆。

    不光是他,雲南土兵們也合不攏嘴,往日一口鍋裏吃飯的兄弟,原來這麽猛。

    叛軍方麵也沒有想到,七萬大軍會敗得這麽徹底,逃回來的不足一萬人。

    除了戰死的,投降的,還有大量逃入叢林不知蹤跡的。

    朱能打了勝仗,開始了加速行軍。

    “總兵官,可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起來。”沐晟好心的提醒,他的爵位,讓他並不怕朱能。

    “先前行軍緩慢,是因為叛軍有野戰能力,如今消滅了七萬主力,叛軍各地陷入了守的戰略,沒有了攻的主動權,當然要速戰速決,不給他們重新組織青壯的機會。”朱能笑著解釋。

    聽到朱能的說法,沐晟這才佩服起來。

    不光是新軍士兵強大,新軍的將領也是才能卓越。

    朱能和張輔是兩種不同的作戰方式,有他們自己的優勢和方法,沐晟自覺不如他們。

    經此一戰,雲南土兵的軍紀肉眼可見的加強,再也沒有提出抗議等,兩支軍隊磨合的越發融洽。

    今天隻有兩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