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秦始皇之問,趙高的驚駭
字數:4229 加入書籤
在李斯提到泰山巨盜後,趙高立即就感到秦始皇的好感度驟然停止。
沒有任何來由……
好吧,其實就是受到了波及。
一個人心情不好時,便是連平日裏最愛吃的美食都會覺得沒有了往日之滋味。
更別提會給別人好感度了。
這種時候看見個人,大概都會覺得厭煩。
隻想靜靜。
秦始皇倒是不必如此,因為帝王可以肆意發泄,而無所顧忌。
所以,趙高不滿地瞥了一眼李斯。
心道:你這好端端的報什麽壞消息啊!
身為一個臣子,不知道報喜不報憂嗎?
將天下說成歌舞升平,不才是臣子該做的,也是帝王愛聽的嗎?
趙高想到這突然一怔。
因為他發現,他的這種想法,可不就是原趙高對胡亥做的嗎?
陳勝吳廣起義,趙高直接隱瞞下來,隻道是一夥小蟊賊,不足為慮,旦日可除。
等到劉邦都快打到鹹陽了,有大臣匯報,胡亥問責,這原趙高當即一頓輸出,將那個大臣給抹了。
直接解決了問題源流。
這種解決方式一直被後世所有人所效仿。
解決問題,成本太大,而解決發現問題的人,簡直不要太輕易。
畢竟,問題不好處理,但是人好處理啊!
不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理上的。
原趙高的這等行徑,若是按照趙高剛才所想,報喜不報憂,豈不是純忠臣?
這般看來,還是李斯如今的行為最好。
隻可惜,這李斯最後被趙高蠱惑,一步踏錯,使趙高一步登天,到那個時候再想上達天聽,已不可能。
秦始皇俯視眾臣,最後目光聚集到李斯身上,緩緩開口道:
“泰山巨盜,為真盜賊否?”
“李斯,之前‘罷黜百家,獨尊法術’之時,不是說可以防止六國餘孽起複嗎?”
沒錯,秦始皇認為那些泰山巨盜,其實就是六國餘孽。
在大秦統一六國後,很多六國遺民,或是被遷移到鹹陽就近看管,或是如田榮、田橫、魏咎、魏豹等仍留在原地。
還有一些則遠遁山林,隱藏了起來。
這些隱遁山林的人當中,有一些便換作盜匪,擾亂郡縣安定。
秦始皇甚至認為,“蘭池遇盜”的那些盜賊也是六國宵小。
而博浪沙遇險則確認無誤是六國餘孽。
隻可惜即便是大索天下,仍未能找到此人。
當然,六國遺老除了在這些地方以外,還有一些則跑到了“桃花源”裏麵去了。
擱那裏黃發垂髫,雞犬相聞,自給自足,並不與外人通焉。
不過,這個秦始皇就不知道了。
畢竟,不足為外人道也。
關於“罷黜百家,獨尊法術”未能達到預期,秦始皇之所以“問責”李斯,而不是趙高。
是因為,這個理論雖然是趙高提出來的,但卻是李斯一直在負責執行。
李斯當即道:
“‘罷黜百家’一直在實行,然此事乃循序漸進之法,並非一蹴而就之途。”
“至於‘新法家’典籍也在有條不紊的刊印與推廣中,然此效果亦非旬日可見。”
“泰山巨盜,位於濟北郡,而濟北郡遠離鹹陽,故而一時難以推廣到。”
正如孔鮒與叔孫通等人所討論的那樣,大秦文盲者甚眾,識字者都不一定到4。
這可是比本科率還要低的存在。
因此,想要推廣開來,隻能不斷宣傳,潛移默化。
諸如黑豕、去死等人已經開始接受“大一統”理論。
隻不過,這等效果如今隻局限在鹹陽附近,想要推廣至整個大秦,不僅需要時間,而且還需要大量金錢。
當然,有趙高的郵局和曲轅犁,不隻是金錢,便是連糧食都已不足為慮。
秦始皇聞言,不動聲色。
鹹陽近期的變化,他自然也是了解。
雖然,他不像孔鮒等人那般,聽到去死與黑豕的對話。
但鹹陽的一舉一動,飛吹草動,他自是了如指掌。
絕不可能會出現反賊都快要打到鹹陽城附近了,才有所察覺。
於是,秦始皇道:
“‘罷黜百家,獨尊法術’一事,需盡快推行,早日推廣至整個大秦。”
“若是有遇到什麽困難之處,可詢問於趙卿。”
看來,如今趙高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還算不賴。
就是好感度漲的不快。
當然,這已經算秦始皇大度了,但凡換作其他任何一位帝王,做到那樣的“夢中夢”,想來夢醒的第一件事,就是誅殺趙高。
而秦始皇沒有這麽做,大概隻能怪秦始皇太“雄才大略”了。
朕若存,則無人敢反,若有,彈指可滅。
也是,趙高敢造反,也隻敢在秦始皇駕崩之後。
秦始皇該有這樣的自信。
秦始皇當有這樣的自信。
隻不過,就算再如何秦始皇雄才大略,無懼宵小。
但若是夢到有臣屬禍害了他的天下,想來哪怕是不殺這個臣子,也定然不會對這個臣子有好感。
除非這個臣子做出了什麽大功績。
而趙高正好達到了這個要求。
趙高突然感覺好感度又開始微幅提升,隻擱那暗自竊喜著。
他也不問著莫名的好感度從而何來。
明明秦始皇此刻的心情還應該受到泰山巨盜的影響才對。
不過,趙高也不在意。
反正有就行。
就好比,你家裏突然出現一百萬,你會管它怎麽來的嗎?
花就行了。
要不是卡裏莫名出現一百萬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誰心中會有正義?
除了泰山巨盜這件事外,之後李斯便再未有稟報什麽惹秦始皇不悅之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