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功從何來
字數:3151 加入書籤
人間千餘年過去,大羅天裏不過短短幾“絕地天通”在取得短暫的成功之後,負麵效應便逐漸顯現了出在與三清的閉門會議裏,玉帝夫婦顯得有些不知所
對玉帝“絕地天通”政策持保留意見的道德天尊蠶眉微皺著問道:“這一次很不湊巧,二十八層天中大批道友將同時麵臨著渡劫,不知大師兄還有多少蟠桃?”
支持玉帝“絕地天通”政策的元始天尊平靜地說:“隻有少量備用的”
道德天尊繼續關心地問:“那掛果的,離成熟還有多久呢?”
元始天尊微笑著說:“快了,也就三、四年吧,而且巧得很,三個品種這次幾乎同時成”
後土娘娘看向道德天尊,焦慮地道:“要不,三師叔您先拿點仙丹出來救救急?”
道德天尊略帶歉意地說:“後土,大羅天三年,人間卻是一千零八十年,我的丹丸沒有這麽好的效”
對玉帝“絕地天通”政策持反對意見的靈寶天尊鳳眼微張,平和地建議道:“既然正仙麵臨緊缺,要不先把各大名山的召回天庭?”
元始天尊緩緩搖頭,沉穩地說:“大可不”
靈寶天尊好奇地道:“師兄向來智珠在握,想必已有成算?”
元始天尊淡定地回答:“雕蟲小技而已,恐怕難入二弟法”
靈寶天尊耐心地道:“不才願洗耳聆”
元始天尊從容地說:“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這是我一貫的觀點;可兩位賢弟卻始終堅持:太上立言、其次立德、再次立那這次就按兩位賢弟的想法去做好”
聞言,道德天尊肅容道:“大師兄,你這有投機取巧之嫌?”
元始天尊安之若素地回答:“成大事者,不拘小”
靈寶天尊單手立掌道:“毀法求成,後患無”
玉皇大帝眉頭終於舒展開來,婉和地說:“事急且從”
後土娘娘不解地問:“功從何來?”
玉皇大帝理所當然地說:“功從伐罪之中”
商朝末期,紂王子受荒淫墮落、窮侈極奢、重刑厚斂、窮兵黷武、拒諫飾非,以致萬眾艱難、天下凋敝、眾叛親離;於是,周武王孟津觀兵、牧野伐罪、滅商興周、列土封建、宗法製禮;最後,元始天尊門下弟子薑子牙領玉帝誥敕,將在商周換代之戰中死去的將領和仙人亡魂用百靈幡招引至岐山封仙台,封為八部正仙,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仙,合計三百六十五
對於玉帝嫡係來講,立功渡劫已經見效,至於淪為墊腳石的生靈們,無論多少,都隻不過是些無關緊要的數字而直到這時,有些仙家才驀然驚覺,高坐靈霄寶殿的玉皇大帝,似乎不再是當初的浮黎
也有些仙長心中不禁疑惑,成功向天借得五百年的八部正仙們,究竟還剩下多少修為呢?立言、立德的效果,究竟會不會更為長久些呢?
周靈王元年,老君誕生於南瞻部洲陳國苦
周靈王七年,如來誕生於西牛賀洲迦毗羅衛國妙德
周靈王二十年,孔子誕生於南瞻部洲魯國陬
此後,南瞻部洲以道學為源流,百家蜂起,立言開宗,彼此詰難,相互爭直到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采納之前,天下顯學,非楊即
周敬王三十年,老君寫完《道德經》後,便騎著青牛出關西行,從此不知所
隨後,陰間被擴大為十八層地獄,以誓願濟度一切罪苦眾生的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下設十殿閻王,共同執掌地地獄之中濃鬱的陰氣能激活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顯示出眾生業報身累世所受福報的大小,從而在天、人、畜牲、阿修羅、餓鬼、地獄六道之中輪回不
為預防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意外損毀,十殿閻王又命隱藏於上、中、下丹田裏的三彭監視著生靈們的一舉一每到規定的日期,三彭便需趁著宿主熟睡之機暫時離身,回到地獄裏詳細稟報宿主當月所作的事情,地獄吏卒則一一記錄在
地獄結構的最終定型,讓佛門理論體係變得完善,佛法豈能再局限於西牛賀洲?佛門大覺們的心思活躍起
東漢永平十年,明帝夢見一位金人,身長六丈,唇口方正,相貌莊嚴,全身金光燦爛,在金鸞殿的上空飛夢醒之後,明帝遍問群臣,所夢金人到底是什麽神?
太使傅毅畢恭畢敬地回答:“周靈王七年四月八日平旦時分,所有江河泉池忽然泛升高漲,四處的井水也溢了出來,狂風大作,宮殿、房舍、山川、大地都同時震動起到了夜晚,有五色光芒入貫太微,在西方遍布成青紅當時有太使啟奏道:‘西方有大聖人誕生了,一千年後聲教被及此’現在看來,陛下所夢的金人,想必就是佛祖”
於是,漢明帝決定派遣使者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西行到西牛賀洲求取佛
蔡愔一行人在大月氏遇到了天竺高僧竺法蘭與迦葉摩騰,便力邀他們到南瞻部洲弘法布竺法蘭、迦葉摩騰欣然應允,一行人用白馬馱著佛經四十二章和釋迦牟尼的佛像回到了洛漢明帝大喜,於是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裏的地方興建白馬
明帝此舉,激起了道門人士的強烈不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五嶽十八山觀及太上三洞的六百九十名道門弟子入京聯名上奏道:“臣等聽說:‘太上無形無名,無極虛無自然,大道出於造化之前,上古同尊百王不’陛下您道邁羲皇、德高堯舜,為什麽要棄本追末,求教於西方呢?西牛賀洲的人,所信奉的是胡神,所論述的無關華夏,請陛下稍加寬恕,給臣等一個展示的機臣等諸山道士,博通經典,太上群錄、太虛符祝,無不廣泛究習,早已融會貫通,有的能入火不燒,有的能履水不溺,有的能徹視遠聽,有的能隱形不測,有的能吞霞飲氣,有的能白日升天,有的能策使鬼神,至於方術更是無所不懇請陛下允許臣等與釋家高僧角試法術,一來堅定聖心,二來得辯真偽,三來大道有歸,四來不亂華如果臣等技不如人,甘願接受重罰;如果臣等僥幸獲勝,但求永絕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