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積惡餘殃
字數:2834 加入書籤
躊躇滿誌的石鑒順利登基,大赦天然後,任命輔國大將軍石敏為大將軍,封武德王;以南討大都督李農為大司馬,並錄尚書事;以光祿大夫郎闓為司空;以秦州刺史劉群為尚書左仆射;以侍中盧諶為中書
成帝石遵被弑,後趙皇室中不清楚內情的人把賬全部算在了石敏的頭上,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河東太守石暉等皇族成員隨即組織死士暗殺大將軍石奈何大將軍府裏有茹嫣、茹琳坐鎮,派出的幾批本領高強的刺客全部有來無
崔通不負眾望,很快便審出了幕後主使者,果斷率領著“飛鳥”精英將石成、石啟、石暉等叛逆一網打鐵證如山,皇帝石鑒隻得忍痛下令將他們全部處
解決掉了石遵,昔日的盟友立即變成了敵人,石鑒見暗殺行不通,便決定再玩一次借刀殺人的把
十二月的一天,石鑒深夜把石敏和李農召入琨華殿議事,而自己則借故遲遲不肯到場,然後指派樂平王石苞、中書令李鬆、殿中將軍張才率領他們自己的部眾去突襲石敏和李
哪知石敏聽力如神,察覺不對勁後,立即拉著李農退出了琨華殿,與各自的護衛會合在了一同心雙刃矛在手,石敏率領著如狼似虎的護衛們主動迎戰來犯之攻守莫名易勢,石苞等人部眾雖多,卻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趁夜四處逃竄,以致皇宮騷動,一片混
見石苞人多勢眾,有心算無心,竟仍不是石敏的對手,石鑒害怕慘遭報複,果斷實施滅口行宮中禁軍“終於”反應了過來,開始全力協助石敏、李農兩位大人清剿“叛黨”,並於當夜在西中華門直接將石苞、李鬆和張才三人殺
至此,石虎十三個親生兒子便隻剩下石鑒、石琨、石袛、石炳四個還在人世
得知三哥石鑒弑殺石遵,自立為帝,鎮守襄國的新興王石衹也不甘寂寞了,於是迅速集結軍隊,與姚弋仲、蒲洪等地方軍閥聯合起來,傳檄討伐石敏和李
見十一弟石衹學著石遵的套路玩起了“清君側”的把戲,石鑒當即任命十弟汝陰王石琨為大都督,與太尉張舉、中領軍董閏、侍中呼延盛、輔國將軍張溫、驍騎將軍王泰等將率領步、騎兵七萬,分路討伐石祗等路叛
眼看著石敏、李農這兩個趙人的權勢越來越大,後趙朝中的羯人也越來越不滿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羯將趁大軍北上討伐新興王石衹的機會,在胡人居住的區域集結了三千羯兵,準備在鄴城“假意”挾持皇帝石鑒,一舉誘殺石敏、李農等趙
孫伏都知道“狂瀾”鐵騎的厲害,命令手下羯兵全力破壞入宮的道當時石鑒正在中台遊玩,見有異常情況,連忙派遣太監戴孔去詢問原因,可孫伏都卻說要親自向石鑒奏
鄴城暗流激湧,石鑒更是玩陰謀的老手,見孫伏都不是隻身入宮,立即嚴令身邊的禁衛們提高警
計劃趕不上變化,帶領著三十名手下強行登台,在高度戒備的禁軍護衛之下,就想挾持皇帝石鑒,基本沒有可而皇帝不在手上,要想誘使石敏前來救駕,那根本就不現
孫伏都壯著膽子胡咧咧地說:“李農等人謀反,已經聚集在了東掖臣決定率領部眾去討伐他們,特地前來稟告陛”
石鑒鬼使神差地再次想到了借刀殺人之計,不僅沒有揭破孫伏都的謊言,反而一臉欣慰地鼓勵道:“孫愛卿啊,你是三朝元老,要好好地為朝廷效朕就在台上看著你立功,你不必擔心事成之後沒有豐厚的賞”
伏擊不成,又沒了退路,孫伏都、劉銖隻好率部向駐紮在南郊的石敏、李農軍發起猛烈地進可石敏一貫號令嚴明,即便是麵對突襲,將士們也能馬上組織起有效的抵孫伏都見無法攻克石敏的營地,趕緊退回鄴城,立即占據南麵鳳陽門,火速構築陣地,試圖負隅頑
“飛鳥”迅速調查清楚了被襲的大致原因,石敏、茹嫣忍無可忍,毅然率領著乞活軍帶著攻城器械向鄴都進“鳳陽門內天一半,上有金鳳相飛喚,欲去不去著鎖絆”,石敏雖然十分惱火,但並沒有失去理智,鳳陽門共有六層樓,高達二十五丈,顯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攻克於是,石敏把目光鎖定了鄴城西邊的金明數千將士抬著撞木反複衝擊,金明門很快轟然倒塌,乞活軍浩浩蕩蕩開進鄴
石鑒再次見風使舵,迅速派遣宦官楊環聯絡石敏和李農,親自打開宮門將兩位重臣迎入宮
無奈大將軍石敏不要口諭,石鑒隻得心驚膽顫地寫好詔書,並親口宣讀道:“孫伏都、劉銖謀反,請大將軍立即率軍討伐他們,欽此!”
石敏持矛傲然挺立,神情冷淡地說:“臣遵”
聖旨一出,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全城的人便都知道孫伏都和劉銖是叛賊了,即便是羯人也隻能與他們劃清界隨即,大將軍石敏命令李農、劉茂、蘇彥、周成、籍羆、白同、戴恩等將率軍發起進
孫伏都怎麽都想不通,為什麽這麽快自己便從大趙忠臣變為了叛賊呢?他憋著一口氣,率部拚死血戰,想要殺入宮中找石鑒討個公可惜石敏沒有給他機會的打算,從鳳陽門至琨華殿,直殺得屍橫遍地,血流成渠……
在孫伏都叛亂的事件中,石鑒煽風點火的行為,讓石敏、茹嫣大失所望,於是派尚書王簡、少府王鬱率領著數千兵眾,在禦龍觀看守石鑒,食用物品通通用繩子吊進
考慮到想殺自己的全部都是胡人,石敏狠心發布命令:告知宮廷內外,羯、氐、羌、匈奴、鮮卑、鐵弗六夷之人,如果有膽敢拿起兵器的,一律斬首!
胡人得知消息後,有的衝破關卡,有的翻越城牆,紛紛想方設法逃離鄴
聽了茹琳和崔通的匯報,乞活軍將軍普遍認為胡人根本無法信任,道士法饒懇切地勸諫道:“大王,隻有菩薩心腸,沒有霹靂手段,是做不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