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簾後的女人
字數:4924 加入書籤
四位老者不約而同向簾後望去:
“夫人,善待賓客是自然,我們語氣和緩些就行,但這種篡逆之徒的威風不可不”
接下來,本來滔滔不絕的雄辯變成了喋喋不休,雖然依舊言辭嚴厲,桓景終於有了喘息之機,開始思考一些問
這個“夫人”到底是誰?有希望說服她嗎?
龍亢桓氏這些人真的那麽恨司馬氏嗎?那麽這幾十年裏是怎麽和晉室共存的呢?
最重要的是,塢主桓彝不在此地,他又幹什麽去了呢?
何況桓彝這個名字也太熟悉了,即使是半吊子曆史愛好者桓景,也隱隱約約對他有些印象,看來不像是無名之
等等,姓桓的,曆史上有名氣的人物——桓景心中突然有了主
正當桓景出神之際,為首的老者繼續質問桓景,他雖然身調沒有此前高,但是目光依舊緊緊釘在桓景身上:
“我們桓家和司馬家有如此深仇大恨,你為何要去晉朝為官?即使不能投奔蠻夷,起兵自立或者投奔張平不是更好?”
這是給我發言的機會,桓景心想,得好好把握他不禁站起身,雙拳緊握,以站立之姿麵對眼前席地而坐的四老,首先氣勢上就壓過一截:
“虧你們嫡家自稱經學傳家,卻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隻沉醉於自家的過往,卻沒有放眼天現在最重要的,不是過去桓家和司馬家那點恩恩怨怨——
“而是譙郡百姓,乃至整個江東百姓的死活!”
四位老者將頭偏向一旁,避開桓景淩厲的目這年輕人說的道理擲地有聲,自己確實隻顧了桓家,卻沒有顧上大
桓景將手背起,在四人之間來回踱步,繼續輸出:
“張平篡逆,這隻是小關鍵是張平私通石勒,這才是大石勒軍眾在陽夏的所作所為,諸位不曾親曆,但我桓景可是從石勒營中逃回來的,對這個事情了如指”
石勒軍在蒙城和陽夏的暴行早已傳遍整個豫州,這四個老者也有耳現在桓景又將石虎在陽夏的表現細細說了一番,四人聽得目瞪口
“敢問諸位,張平已經選擇倒向石勒,如果石勒借道張平南侵,必然在壽春有一場大戰,屆時石勒的軍眾在譙郡屠戮,諸位作為張平的部屬,難道脫得開幹係嗎?到時候,桓家作為賊眾的附屬,可是要遺臭萬年的!”
桓景本來想說,“要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但仔細一想,恥辱柱好像是個西洋用倒是同為龍亢桓氏的桓溫說的那句“遺臭萬年”,比較貼近現在的場
“何況,現在石勒為何南下?因為豫州已經被劫掠一空,養不起他的大現在他若移駐江東,想來江東又會生靈塗
“現在我身為譙郡司馬積極組織防務,可不是為了什麽晉室,而是為了守護譙郡的百姓,甚至是譙郡和壽春背後的整個江”
四人無言以對,沉默良久之後,為首的長者才緩緩吐出一句:“後生可畏,司馬教訓得是,我們鼠目寸光,卻看不見天下蒼”
桓景見長者們的氣勢被抹殺了,趕緊趁熱打
“另外,諸位前輩,有一個問題晚輩不懂——
“請問貴塢主桓彝此番前往何處去了?”
四老心想,之前對這個問題已經應付過了,於是依舊漫不經心地回複:
“家主有事出去了......”
還在這兒打馬虎眼,這次桓景已經是優勢,可不會平平放過了!
“出去幹什麽了?”
長者們臉色開始變紅,支支吾吾地回應:“這不關你的事!”
看來他們心裏有鬼,桓景見打到了痛處,一掃之前驚訝的神情,目光變得篤定起
“直接告訴他也無”簾後又傳來那個女
“是”,為首的老者恭恭敬敬地回複,轉身對桓景,“家主去了一趟江東,經商去”
“哼!”桓景一聲冷
他上前兩步,指著四人嗬斥道:“隻怕不是去經商,而是準備去做官吧!”
四人震驚地看著桓景,說不出話來,他們永遠不能理解,桓景一個異鄉人,是怎麽知道家主去琅琊王那裏準備當官的事
桓景的推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一個晉朝人,自己又在原時空有所耳聞,那麽多半是個政治人既然是未來的政治人物,這個檔口前往江東,除了求個官職,哪還有其他的事?
這幫人家主去江東為官,卻反過來指責自己接受晉室官職,真是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還望景兄諒解”,簾後的那個聲音緩緩說,“其實我們也隻是希望試探一下你對晉室的態”
想來絲簾背後那個女人也是桓彝的親屬,大概是姐妹或者妻子之之前這四人對桓景就接受晉室官職的行為一番痛斥,她自己大概也覺得過分
而這四個老者作為庶支,對自己一番痛罵,其實更多是指桑罵槐,勸諫自己家主不要和晉室合作的意思罷桓景心想,雖然他們表麵對女主人恭恭敬敬,內裏卻暗藏心
“我不是出身於桓家”,那女人繼續說,“不過,我確實能理解桓家人對晉室的心”
簾帳被緩緩拉開,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子走出,身後兩個侍女緊緊跟隨,仿佛在看護一件寶貴的瓷她身形豐滿,麵容和善,臉上仿佛總是洋溢著幸福的光
“所以,無論是景兄您,還是我丈夫桓彝選擇入晉室為官都並非易你是為了天下蒼生,我丈夫何嚐不是?
“他並非今日才入朝為官,之前就在司馬越軍中擔任過騎都尉之類的小軍三個月前,又前往江東去尋求官職”
原來是桓彝的夫人,怪不得之前那四個頤指氣使的長者會對一個婦道人家如此恭
“對了,我是桓彝的妻子孔氏,小字意我丈夫應該與令尊同輩,你就叫我嬸嬸”
這嬸嬸倒是分外年輕,看起來和自己是同齡
“夫人能理解桓景就好”,桓景行了個禮,“我此番前來,正是希望你們能夠棄暗投明,反對張平所沒想到你丈夫已經走在我前麵”
她向桓景微微欠了欠身子,卻沒有下桓景這時才注意到,她的小腹微微拱起,大概是有了大約四五個月身
不久她讓四位長者退下,卻把桓景拉進臥房密
桓景看了一下四壁,裝飾簡單,但是卻四處掛有書法,想來這夫人也是個讀書人出
“入晉室為官,這其實是我丈夫一個人的意思,四位叔伯並不同如果不是你此番將道理說通,他們估計還會繼續反”
這麽看,桓彝夫婦還是站在晉室一邊,這下桓景徹底放心了,於是將自己聯合譙郡諸勢力,將張平驅逐出譙郡南部的計劃,與孔夫人細細說了一
夫人自然是全盤答應:“另外,你也不必在意四位叔伯,他們隻是為了桓家好,但是是聽得進道理”
如果聽不進也無妨,桓景心想,新軍的大棒會教他們做人
接下來是一些合作細節,兩方在大方向上一致,細節自然談起來很輕張平對於譙郡南部的控製相當虛弱,完全靠軍力威如果桓景能和張平達到對峙的態勢,那麽譙郡南部的這些塢堡主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倒向桓
既然合作的問題談妥了,桓景更想了解一些私事,尤其是桓彝其人其雖然他現在還不清楚,但既然是他腦中有印象的名字,之後說不定能用得
“不過,彝叔到底之前是什麽經曆?按理說,他和我母親一般大,為何這麽晚才娶妻?”
孔夫人將桓彝的過往細細說原來直到桓彝三歲,龍亢的桓家嫡支才擺脫了被通緝的身份,桓彝的父親桓顥被迎回塢堡,由晉武帝賜還被沒收的土
但好景不長,桓彝7歲那年,桓顥就染疫辭於是桓彝就由他的四位庶支叔伯帶大,長大後他自然是興致勃勃地選擇去洛陽發
但到了洛陽之後,他才發現現實是多麽殘他本來以為憑借譙郡桓氏的名望,能夠闖出一番天地,但沒想到人們對於桓氏都避之不
不光上司不待見,十幾年下來,桓彝甚至找不到門當戶對的妻子,隻好娶了同鄉寒士的女兒孔意畢竟哪個世家大族會願意把女兒嫁給一個前通緝犯呢?
但為了家鄉的宗族,桓彝隻能咬牙繼續在洛陽經受羞辱,曆任各種小官,終於做到騎都尉的官
直到司馬越暴死,他看出晉室在中原已經無能為,同時又聽說琅琊王在江東招賢納他腦子比桓弼靈活多了,借個理由匆匆離開軍隊回到家鄉,完美躲過了在苦縣的慘
聽完孔夫人的描述,桓景歎了口氣,看來這個時代,即使是桓家本家這種大族,背地裏也是各種艱
因為怕夜長夢多,待久了萬一被張平的人發現就不桓景和冉良沒有久留龍亢,而是連夜向北,終於在第二天回到白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