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連克三城

字數:5706   加入書籤

A+A-


    來信說,按照之前在壽春的約定,紀瞻三日前就已經率麾下兩萬部眾,渡過淮河紮營,向汝陰步步緊
    桓景快速掃過紀瞻自己方麵的軍事部署,來到信末的部分,信的末尾又附加了一條帛書,其中給出了紀瞻方麵對於張平軍力的情
    張平有八千之眾,其中五千在汝陰,另有三千在譙郡,分居城父、渦陽、龍亢三
    “三千人?這可不好”桓景評價
    如果對手能撐到張平回師,那麽自己這仗就算虧
    “少塢主,我這番送信的過程中,也仔細摸索了一番譙南三城的情況”,冉良在一旁解釋說,“張平見紀瞻突襲汝陰,已經將譙郡的部眾召回,我甚至親眼看到有軍隊渡過渦水向西進”
    “你經過三城時,當地的探子怎麽說?”
    “按他們的情報,城中確實空虛,隻留了幾百人分駐三”
    “塢主”,一旁商隊的頭子唐泰斯也發話了,“我們商隊也反映,在譙郡南部的盤查鬆了很多,而且渦陽的商團頭目和城中守將有舊,甚至偷聽到了守軍的私”
    “渦陽的情況怎麽樣?”
    “渦陽城最大,大概留了五百人,另外兩城各百餘”
    桓景滿意地點點頭,從幾方麵看來,除了渦陽還堪一守,譙郡南部其餘兩城已經極為空現在隻要軍隊南下,必然會摧枯拉
    於是桓景率五千人馬,順著渦水連夜南下,在天亮之前就圍住了城父縣此時縣中守軍不過百餘,守禦肯定是不夠但桓景並不急於進攻,而是靜待守將出
    被慌張的哨兵喚醒,守將打著哈欠登上城門樓,一睜眼卻發現城樓下是連天的營帳,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不禁膝蓋一軟,差點跪下
    見將領上了城門樓,城下立馬高
    “我們司馬不願生靈塗炭,若此時獻城,可保不殺,限汝一個時辰選擇!”
    於是守將趕緊聚集城中守軍趕忙商議,他顧慮的無非是家人孩子都在汝陰郡,如果守城不力,張平大概會殺了他滿
    “如果自己死了,你那老婆孩子還有什麽用?”這時一個小卒指出了關
    周圍士卒也跟著起哄起這些士卒與守將不一樣,他們有的是譙郡本地人,而其餘流民則多為單身漢,完全沒有家人的顧
    “好好好,我那老婆孩子確實沒”
    幸虧自己平日善待士卒,守將摸著腦袋,心有餘悸:要是換了別的部眾,估計早就砍了守將腦袋獻城
    “不過,我們怎麽能相信桓景呢?”
    於是士卒們又和守將將桓景過去的戰例細細說來,桓景不殺俘虜的名聲在流民中早已廣為傳播,士卒們和底層流民打交道多,在這一點上比守將看得更明
    於是斟酌一刻鍾時間後,守將打開了城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在桓景看來,此次南下,時間才是最重要畢竟後方還有樊雅虎視眈眈,雖然在桓景看來,上次大戰後,樊雅早已被打斷了脊梁但是事情總怕一個萬一,如果樊雅趁機偷襲,即使能守住白雲塢,也會誤了農
    如果攻城,百餘守軍根本不是事兒,但是估計得打一整個上
    所以他才選擇威逼勸降的模式,不過一刻鍾,城父縣就易手,自己說不定中午之前,就可趕至渦
    而且他留著俘虜,還有大
    桓景從劉瑞軍中分出大約五百人守城,自己帶著餘下部眾和城內守軍向南繼續進將俘虜們縛在馬上,也一路帶過
    果然,軍隊一路急行軍,在午時左右就趕到渦陽城桓景親自來到城樓下喊話:
    “大家都是譙郡的父老鄉親,之前你們依附於張平也不過是形勢所迫,現在我們奉晉室之命討賊,減輕你們的苛捐雜稅,你們何必再依附於流寇?
    “現在歸附我們,之前助逆的行為一概不追究!”
    城中守將其實不是譙郡人,但渦陽是大城,自己這幾百人馬首要任務是穩住城內的民百姓本來就苦於張平的橫征暴斂,現在這一番話下來,城中肯定已經人心浮動,不好守
    “如果我們投降,你們能保證我們的性命嗎?”
    桓景揚著馬鞭,指向身後的俘虜:“你看看他們怎麽說吧!”
    “司馬有令,如果守軍投降,願意回張平那兒的,自可放還!留在譙郡加入司馬所部的,可以依新軍配額分配田地!”
    此話一出,又是自家人的證詞,守軍再也無心戀於是不一會兒,渦陽守將讓部下縛住自己雙手,打開城門請
    桓景稍加安撫,留下主力交由劉瑞統領,在渦陽看住俘然後,他自己就親率五百新軍老兵再次輕裝出發,這一次的目標是龍亢
    連克兩城後,一般士卒意氣已驕,確實不適合更多的行動了,隻有經曆過和樊雅大戰的老兵還堪用,他盤算
    現在隻希望自己在龍亢城一番耀武揚威,能嚇阻住守
    當他們來到龍亢城下,已是第三日黃昏,鎧甲在夕陽下閃著這五百老兵,之前就經曆一夜的路程,三天下來又披著鎧甲連續行了兩百多裏路,卻依然行列嚴
    桓景掃視過每一個士兵,那些麵孔都那麽親切,他甚至可以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回想起當時他們剛剛召進新軍時的樣
    幾場大戰磨煉下來,這支部隊已經從守城時會動搖的新兵蛋子,變成了擁有這個時代未曾有過嶄新麵貌的新式軍
    將來他們個個都會成為軍隊的幹部,確立起一支常勝之師的骨
    龍亢的守將看來早有防備,之前斥候已經報來另外兩城陷落的消息,現在他正嚴陣以
    “大家都是譙郡的父老鄉親......”
    桓景又開始了他的說
    “哼!誰是你父老鄉親?”城牆上守將怒目而視:“我自汝陰起兵之時就跟隨張平將軍,大小三十餘戰,受盡他的厚恩,如何肯投降你這偽譙郡司馬?”
    糟糕,碰上了一個死忠,桓景心
    “我軍兵強馬壯,你方隻有百餘人,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讓城中百姓生靈塗炭!”
    城門樓上,守將仰天大笑:
    “你軍不過五百人,就敢大放厥詞,真是可笑!三日來,我早已強征城內民眾,現在城中亦有五百守軍,如何會怕你們這支疲憊之師?”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現在兩軍數量相當,如果強行攻城,哪怕能攻下,也要付出重大傷
    何況自己帶領的都是一路跟隨而來的老兵,絕對不可浪費在這種地
    看來隻能露營等待後軍到來了,此去一往一返至少要耗費五天,五天之後真不知道會有什麽變
    但不論如何,還是得讓城中百姓聽見他的心聲
    “城中百姓聽著”,桓景又騎著青龍馬,向城樓走去,“我知道,你們憎惡張平的橫征暴斂,害怕石勒的濫殺無辜,希望一個太平的時
    “我桓景不才,或許不能保證恢複太平,但是決不會橫征暴斂,不會濫殺無
    ”作為譙郡司馬,天下太平不敢奢望,但我會盡我的全力,保一方太平!”
    守將按住城垛,向城牆下調笑:“迂夫子!酸文人!你說這一堆屁話,對於攻城有什麽用?省省你的口水吧!”
    桓景不依不饒,繼續勸說,城頭守將隻當聽不
    突然,西麵城牆似乎出現一陣騷動!
    一個傳令兵慌慌張張地奔至城門樓上,大聲向守將喊道:
    “不好了!新征的壯丁暴動了!”
    守將剛想喝止他,隻見城牆西段早已廝殺作一他急忙向城牆西段趕去,隻見西麵城牆早已豎起了大旗,上麵是一個大大的“桓”
    正當他惶懼之時,又有壯丁沿著階梯一路從城門樓殺
    為首的一個年輕人一身布衣,仗劍衝殺在前,勇不可當,七八個士卒持戟想要攔住,硬是被他撥開戟枝,劍鋒過處,鮮血平
    守將嚇得不住退縮,靠在城垛
    那年輕人殺退守軍後,和守將四目相他大步向前,揪起守將,奪下他的武器,將他按在地
    “害民賊!你為了一己名聲,強征四百百姓為你主子賣又劫掠自己的城池作為軍我早就看你不順眼
    “幸虧桓家孔夫人暗中籌劃,城中壯丁們才得以團結起現在你死到臨頭,還有什麽話說?”
    果然,龍亢的桓氏本家出手
    “壯士,能否饒我一命,我還有情報奉上......”
    那壯士不答,隻一劍,城牆上濺滿了鮮
    他提起守將的頭顱,遍示守軍:“這就是負隅頑抗的下場!”
    守軍紛紛伏地膝行,繳械投不久城門打開,在一群城中壯丁的簇擁下,孔夫人走了出
    她身後是之前城頭那個壯士,已經備好包袱,牽著馬,一副將要出行的樣
    “多謝夫人識大體,願意聯結守軍,共誅逆”桓景感激地牽起孔夫人的
    “哪裏?我一介女流,隻是在城中聯絡,如何帶得了兵,還是要感謝這位壯士將壯丁們領導起”她將那年輕人拉到身
    見年輕人一副要走的樣子,桓景趕緊問他的來
    “我本來想投奔荊州的王敦將軍,家裏與龍亢桓氏有舊,就打算留此地暫沒想到晦氣得很,剛來龍亢,就趕上抓壯一百守軍抓了四百壯丁,真是取死之
    “對了,我急著趕路,現在已經耽擱了兩天路程”
    年輕人說罷,便翻身上
    “壯士!留下姓名!”
    “我姓毛,單名一個寶,叫我碩真就桓司馬,後會有期!”
    說罷,他一揮鞭子,策馬向西而行,消失在漫天晚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