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啥?我父皇又活了?!朱棣徹底懵了

字數:21553   加入書籤

A+A-


    奉天殿內,朱元璋聲音冰寒的說出了對呂氏的懲處。
    呂氏瞬間就癱倒在了地上,麵色蒼白,手足冰冷。
    無盡的恐懼,慌亂,還有不切實際,一同湧上心頭。
    無論如何她都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變成這個樣子。
    那些事,她都做過多少年了,結果竟然有一天,突然就被公諸於眾!
    自己還要被剝皮揎草。
    就連自己的娘家,都要被誅九族!
    更為讓人感到難以接受的是,對她進行處罰的人,還是朱元璋這個早就已經死掉的人!
    呂氏此時是真的後悔了。
    自己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來到奉天殿見朱元璋。
    原本她進來,是想要讓朱元璋收回成命,把皇位重新還給自己兒子的。
    並且還覺得,有著朱標作為靠山。
    再加上她為人處事很可以,很機靈。
    有很大的可能,會在這件事情上成功阻止朱元璋犯渾。
    就算是不能夠阻止,憑借著自己的聰明勁兒,還有自己的身份地位,那也絕對不會遇到什麽危險。
    可哪能想到,真實的情況竟然是來到這裏後,被朱元璋廢去了太後位置。
    還要被剝皮萱草……
    這種絕對意想不到的發展,讓她整個人都非常的懵。
    失魂落魄,如喪考妣!
    呂氏懵,那些甲士們卻不懵。
    在朱元璋下令之後,馬上就有甲士上前。
    一左一右將癱軟在地的呂氏,給架了起來。
    拖著往外麵而去。
    也是在這個時候,呂氏才如夢方醒。
    再一次出聲大叫:“父皇!父皇!冤枉!
    父皇你真的冤枉我了!
    我真的沒有做那種事兒!
    兒媳我又不是畜生,怎麽可能會做這種畜生都不如的事兒?
    父皇,您真的冤枉我了!”
    她出聲大喊大叫,在這種時候,還想要試圖給自己爭取一線生機。
    “父皇,我可是標兒的妻子,太子爺最是疼愛我。
    您這樣做,太子爺泉下有知,肯定會對你非常不滿。
    肯定非常傷心……”
    呂氏又一次把朱標給搬出來,企圖用朱標來救命。
    朱元璋聞言怒罵道:“傷心個逑!
    真以為你有多珍貴?
    咱在洪武十五年,把案子查出來後,就是標親自去辦理的。
    標兒下令把伱還有你爹都給剝皮揎草了。
    不僅如此,咱標兒還親自監斬,還坐在那裏看完了全程。
    也就是這次咱沒讓標兒來,讓標兒來,你還是這個命!
    這會兒還妄想用標兒來換取你的活命?
    你想的太多了!
    就你這樣的賤婦毒婦,人人得而誅之!
    真以為咱標兒是那種是非不分的人?”
    正在那裏竭力喊著,企圖用朱標來換取自己活命的呂氏,聽到朱元璋的這話,如同挨了當頭一棒,一下子就變得安靜下來。
    整個人呆愣愣的。
    被朱元璋的話給破了大防。
    朱元璋說的啥?
    他所在的洪武十五年,居然是朱標親自把自己給辦了?
    不僅把自己給弄了個剝皮萱草,還親自下令去監斬?還看完了全程?
    這……真的是朱標能幹出來的事兒?
    朱標一向性格溫和,被自己通過一些小手段,給收拾的很服帖。
    怎麽現在,朱元璋卻說朱標會這樣對待自己?
    對於這事,她本能的就不相信。
    可是從朱元璋說話的語氣上麵來看,再想想朱元璋對朱標是有多麽的疼愛。
    倘若朱標沒有這樣對待自己的話,那在自己把朱標搬出來之後,朱元璋再動手處理自己,絕對沒有這樣的幹脆利落!
    莫非……莫非這竟然是真的?
    這不應該啊!
    朱元璋所在的洪武十五年,到底都發生了什麽事?
    怎麽能讓朱標他們這些人,都發生了大的變化?
    疑惑之時,猛然間想起了那靠著柱子,坐在錦墩上,悠然自得嗑著瓜子的那人。
    莫非……莫非這些都和那個人有關?
    是他引起的?!
    但這個時候,很顯然沒有人能給她解答疑惑了。
    呂氏還想再說些什麽,對這事情進行挽回。
    這樣的結果,真不是她想要的。
    可已經晚了。
    如狼似虎的甲士,已經將她拖出了奉天殿。
    呂氏隻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一樣。
    充滿了不切實際。
    她這個時候是真慌。
    相對於被剝皮揎草,以及呂家被誅九族,她其實是最恐懼的,是朱元璋把她的太後給廢了。
    她當初費盡心力,弄死常氏,後麵又弄死朱雄英。
    真的是隻為了讓她兒子朱允炆當上皇帝嗎?
    肯定是想要讓她兒子當上皇帝,但更大的目的,卻是讓自己成為太後。
    真正意義上的太後。
    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就必須弄死常氏,必須把自己的兒子朱允炆弄成皇帝。
    千辛萬苦隱忍這麽多年,做了那麽多的事,才成為了太後。
    現在,卻被朱元璋直接給廢了??
    這個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對於太後這個位置,她看的比自己的命都要重要!
    奉天殿外,朱允炆還在滿懷希望的等著他娘,進去之後能帶來好消息。
    真的能讓朱元璋這個老東西,再把皇位還給自己。
    如此帶著期待和忐忑的等待一陣之後,卻看到他娘也被甲士給拖出來了。
    這樣的一幕,頓時就讓朱允炆呆住了。
    這……是什麽情況?
    朱元璋瘋了嗎?
    竟然連母後都不放過?!
    母後這樣聰明的人,如此有手腕,在這事情上也講不下來?
    就算是講不下來情,也不至於讓甲士把她給拖出來吧?
    “娘?你怎麽了?娘!
    你們這些混賬!放開我娘!
    不許這樣對待她!
    她是我大明的太後,你們這些狗東西!!”
    朱允炆一邊掙紮,一邊出聲大罵。
    “她已經不是太後了!”
    甲士的聲音響了起來。
    “太祖高皇帝有旨,呂氏乃是毒婦,害死了原太子妃,還用天花害死皇長孫朱雄英。
    十惡不赦!
    已經廢了她太後之位。
    並下令對其剝皮揎草,誅呂氏九族!”
    朱允炆聽到甲士的這話,瞬間就呆愣住了。
    剩下的話,也全都是卡在了喉嚨裏,說不出來。
    這什麽情況?怎麽回事?怎麽……怎麽就變成了這樣?!
    自己的娘會做出這種事來?
    咋還要被剝皮揎草了?!
    朱允炆以為,是最嚴重的結果不過是娘和自己一樣,被弄成庶人。
    可結果,竟被直接被朱元璋給處死了!
    還是要用剝皮揎草這種極刑!
    “放屁!你們放屁!
    我娘自幼飽讀詩書,乃大家閨秀,書香門第,詩書傳家。
    仁義禮智信,打小就懂,怎麽可能會做出這等惡毒的事情來?!
    你們肯定弄錯了!
    娘!您真的做過這些事嗎?”
    朱允炆情緒激動的望著呂氏詢問。
    呂氏聽到朱允炆的話,心裏不由的顫了顫。
    她抬起頭,蒼白的麵孔對著朱允炆。
    “娘沒有做過!娘又不是畜生,怎麽可能會做這種事?
    娘是被冤枉的!”
    “你們聽見沒有?快把我娘放開!
    我娘是被冤枉的!
    我娘是人!
    不是畜生!
    怎麽可能會做那種事?!”
    可這些甲士,又怎麽可能會聽一個廢帝的話。
    “放開我!我要去見皇爺爺!我要去見皇爺爺!”
    朱允炆大喊大叫。
    可卻無濟於事。
    架著他的甲士,直接把他給拖走了。
    呂氏也同樣被甲士拖著去了遠方。
    走的和朱允炆不是一個方向。
    呂氏是要被處於極刑的,
    朱允炆作為皇孫,終究還能活命。
    看著自己的娘,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朱允炆拚命的喊,卻並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
    奉天殿內,氣氛變得更加的壓抑了。
    今天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太祖高皇帝歸來,短短時間內就以雷霆手段,廢了皇帝,除了建文帝的三個心腹重臣。
    把建文一黨的核心人物,給處理了個七七八八。
    緊接著又廢了太後呂氏,將其剝皮萱草。
    誅呂家九族。
    更讓他們心驚的是,呂氏被如此對待的原因。
    竟然是采用那等手段,暗害了原太子妃常氏,以及皇長孫朱雄英。
    若非是太祖高皇帝說出這些事來,他們是真的想不到,呂氏這樣這個史書傳家的人,一向表現的很溫柔,賢惠,識大體的女人,竟然能幹出這種惡毒的事來!
    倘若這些事都是她幹的,那依照太祖高皇帝的脾氣,對她這樣處置,倒也很正常。
    很多人也都覺得,就她幹出來的這種事,就該被如此對待。
    不過,想是怎麽想,可這一係列的事情,還是讓奉天殿裏的氣氛,變得分外沉悶。
    讓諸多人都是惴惴不安。
    不知道太祖高皇帝的怒火,還會持續多久。
    牽連會有多廣。
    會不會燒到他們頭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重新坐回到了龍椅上。
    加上這建文朝,呂氏都要被處死兩次了。
    這讓他心中火氣,減少了很多。
    望著在場的文武大臣道:“你們不必要太緊張,咱雖然殺官員殺的多,但是被咱殺的人皆有取死之道。
    咱不會亂殺。
    隻要按照咱的規矩來,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將你們給殺了。
    剛才被咱處理的那些人,結為方孝儒,齊泰,黃子成三大佞臣之同黨!”
    聽到朱元璋的這話,惴惴不安的文武大臣,忍不住長鬆了一口氣。
    聽洪武皇帝的話,這場風波最為猛烈的部分已經過去了。
    他們這些還在的人,今後應該大部分都還能存在。
    有一些,之前和方孝儒,齊泰,黃子澄,黃觀等這些人走得比較近的,心裏麵顯得很不安。
    “行了,這些事兒,咱就暫時這樣處置了。
    你們這些人,就先離去吧。
    現在咱回來了,不管你們之前是怎麽想的,心裏麵有沒有什麽小心思。
    都把這小心思給咱收起來!”
    朱元璋這句警告的話一出來,效果直接拉滿。
    剛剛才見到了這位爺的那恐怖殺伐手段,他們又怎敢在起什麽小心思?
    “不過,你們現在隻能在各自的辦公的地方,不能到別的地方去。”
    本來聽到朱元璋前麵所說的話,還讓這些人心中一鬆。
    可聽朱元璋說了,隻讓他們在各自辦公的地方,不許走動,又是心中一緊。
    這……朱元璋是什麽意思?
    這是要把他們這些人,都給囚禁了嗎?
    不過,這個時候卻沒有人敢多說什麽。
    太祖高皇帝,隻是把他們暫時禁足,沒直接把他們給一並送走就已經算非常不錯了。
    他們哪裏還敢多唧唧歪歪?
    當下便紛紛拜辭了朱元璋,向外麵走回去。
    “輝祖,還有李應……你們這些人留下來。”
    朱元璋一口氣喊了十幾個人的名字。
    這些人便紛紛停了下來。
    朱元璋所喊的這些人,有的是他有印象的,有的則是他之前聽韓成說建文朝的事情時,所記下的可可用之人。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武人。
    至於哪些回到各部去的官員,朱元璋也安排人把他們都給看了起來。
    這個時候,大局還沒有徹底定下,他自然不能讓那些人太過於自由,該看著還要看著……
    ……
    “你們在這建文朝,都憋屈壞了吧?”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麵露笑容,語氣顯得輕鬆隨意。
    和之前的殺氣騰騰,令人心驚的樣子比起來,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
    聽到朱元璋的話,這些人也不敢多說什麽。
    朱元璋道:“但說無妨,就那鱉孫子做的事兒,咱聽聽也來氣,憋屈!
    這才他娘的多長時間,就把咱的大明給禍害成這個樣子了!
    被那些文官把他忽悠傻了。
    他是皇帝嗎?他這個皇帝,根本就是一個傀儡!
    現在咱回來了,這些事都要變一變了。
    今天咱在這裏,就把話給你們說明白了。
    在咱心裏,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一樣重要。
    不存在誰高誰低。
    最理想的狀態是文官要強,武將也一樣要強。
    文官強可治理國家,武將強可保家衛國,鎮壓內外一切叛亂。
    這是兩條腿,缺了哪個都不成。
    但咱又不能讓哪一家獨大。
    文官壓過武勳不成,武勳對文官保持碾壓也一樣不成。
    這些話,咱之前不會對你們說,現在咱就給你們說明白,免得你們再生出什麽心思來。
    你們都是好樣的,在朱允炆那等蠢蛋的帶領下,並沒有真的丟掉腦子……”
    接下來朱元璋所說的話,自然是連敲帶打的一番拉攏。
    這種事情,他做的很是熟練。
    朱元璋這等人物,做事自然不可能隻是一味的殺殺殺。
    在穩住自己基本盤的情況之下,才會去掀桌子。
    不然的話,朱元璋在位那麽多年,把官員殺了一茬又一茬。
    天下早就亂了起來。
    可事實情況確實,朱元璋殺了這麽多官,天下不僅沒有亂,大明的國力反而還在蒸蒸日上。
    該做的事兒都沒有少,這就是他能力最直接的顯現。
    而他這種人,都是有很強人格魅力的。
    這個時候,更有大明開國之君身份的加成。
    所以接下來的談話,可謂是君臣盡歡。
    韓成在一邊,默默的將這些給收入眼中。
    忍不住暗自點點頭。
    能成大事者,果然都是有他的道理在的。
    身上總有不少的東西,異於常人,分外優秀。
    進行了一番談話,對這些人進行了收攏人心後,朱元璋讓他們出去做事情。
    又命人把各處城防的將領,分批傳召到皇宮來。
    他與這些人相見。
    朱元璋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兵馬才是最根本的。
    隻要有兵馬在手,那些有一些心思的人,都必須老老實實的。
    就算真有一些不老實的,那解決起來,也跟砍瓜切菜差不多少。
    他們鬧騰不起太大的浪花。
    這些武將們,大多都受夠了文官們的窩囊氣。
    有很多,還是武勳的後代。
    這個時候,見到了太祖高皇帝,並且太祖高皇帝剛一過來就以摧枯拉朽之勢,把包括建文帝在內的那些人都給橫掃了。
    他們得知消息後,當真如同夏日裏喝了冰水一樣,舒爽到了心尖尖裏。
    此時又得到了,太祖高皇帝的親自接見。
    太祖高皇帝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勉勵。
    有些該升官的,直接就升了官。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對待朱元璋,自然是無比的心悅誠服。嗯,
    接下來,一直到了快傍晚之時,朱元璋才把應天府城內,以及應天城附近的,百戶以上的軍官,都給見了一遍。
    有了這一次的見麵之後,朱元璋在建文朝,已經是徹底的站穩了腳跟,掌握了大局。
    沒有任何人能撼動。
    朱元璋也算是徹底鬆了口氣。
    雖然朱元璋在之前,是給韓成說他來到建文朝,不用做什麽準備,隻靠刷臉就行。
    可真的到了動手處理事情時,朱元璋還是非常認真嚴肅的。
    他知道輕重緩急,什麽需要趕緊做,什麽可以緩一緩。
    非常有章法。
    用出了全力去做這些事。
    他這種拚殺了一輩子的人,早就把獅子搏兔,尚用全力的思想,給貫徹到了記憶深處。
    簡直都要成為本能了。
    他可不想在這樣的事情上,出了什麽岔子。
    韓成這個混小子可跟著自己呢!
    不然真的弄出了什麽岔子來,自己這個做老丈人的臉上,可有些掛不住了。
    ……
    “去,立刻傳咱的旨意。
    這一封給李景隆,這一封給燕王。
    告訴他們,不要再打了,天下太平了。
    告訴老四,讓他把北平那邊收拾一下。
    趕緊帶著人,來應天這裏見咱!”
    夜幕將要降下來時,朱元璋寫下兩份詔書。
    分別交給兩撥人,讓他們帶著詔書,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趕緊去前線。
    這是他需要做的,另外一件要緊事。
    朱元璋都已經來到了建文朝,那麽自然是要避免這場內戰,再接著打下去。
    這些,都是他大明朝的將士。
    每一個死在內亂上麵,他都心疼,覺得不值。
    按照現在所得到的情況來看,李景隆雖然已經屢次敗於朱棣之手。
    已經給朱棣送了不少的兵馬,以及糧草物資。
    可還有一波更大的,還沒有開始送。
    若不趕緊阻止的話,按照韓成給自己所講的時間線來算,用不了太長時間,這一場徹底奠定李景隆大明戰神之名的戰役,也快要打響了。
    那死傷可就太多了。
    朱元璋自然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將之喊停。
    之前朱元璋一直以雷霆之勢,接管這邊的局麵。
    現在應天城這裏安穩了,自然要趕緊派出人去這件事情給解決了。
    兩撥使者,得了朱元璋的命令後,收好詔書,重複了一遍朱元璋的交代。
    便向朱元璋行禮告知,
    然後連夜出了應天府城,一路向著前線而去……
    ……
    “咋樣?”
    武英殿裏,此時隻剩下了朱元璋和韓成兩人。
    之前在建文朝這眾多的官員麵前,或是殺氣騰騰,或者是天威不可侵犯的朱元璋。
    這個時候,卻像是一個鄰家普通大伯一樣。
    他伸個懶腰,靠在椅子上,望著韓成出聲詢問。
    竟帶著些炫耀,似是想要從韓成這裏得到誇獎一樣。
    朱元璋的這種狀態,若是被建文朝的這些人見到,絕對要驚掉下巴。
    誰能想到,不久之前那殺氣騰騰,霸氣四溢的太祖高皇帝,竟然還有這樣的一副麵孔。
    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韓成對此,早就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人大多都是這樣。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很多的麵具。
    麵對不同人,不同事兒時,都大多都會自動的,帶上相應的麵具。
    隻有在自己很信任,很熟悉,和親切的人跟前,才會把諸多的麵具給摘掉。
    以最真的麵目去示人。
    朱元璋就是在不知不覺間,在韓成麵前,把自己所有麵具都給去掉了。
    此時他不再是洪武大帝。
    也不再是朱元璋。
    更多的是朱重八,韓成的老丈人。
    同時,韓成也是在老曹國公李貞,這個朱元璋的姐夫去世以後。
    少有的,能讓朱元璋可以以平等的心理,去對待的人之一。
    目前,能讓朱元璋如此對待的人隻有兩個。
    一個是馬皇後,另外一個就是身份特殊的韓成。
    “嶽父大人真強!不愧是你!
    出手幹脆利落,雷厲風行。
    直接便以雷霆之勢碾壓敵人,快刀斬亂麻。
    不過是短短時間,就已經將建文朝這諸多的破事,都給理順了。
    根本不給那些人,太多反應的時間,和反抗的餘力。
    說真的,在邊上看著你以這樣的雷霆手段,以摧枯拉朽之勢把建文三傻,還有呂氏這些人給碾壓了,那種感覺是真爽!”
    “哈哈哈……”
    聽到韓成的話後,朱元璋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顯得很是痛快。
    很顯然,對韓成的這回答很滿意。
    朱元璋不是一個,太喜歡聽別人拍馬屁的人。
    可是相同的話要分誰來說。
    如果這些話是別人對他說的,朱元璋絕對不會有現在的這種反應。
    可是從韓成口中聽說出來,他聽到耳中就是覺得舒服。
    他帶了一些洋洋得意,翹起了二郎腿。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咱是誰?
    來到了建文朝,對待的都是這些毛頭小子。
    和李善長,胡惟庸那些人比起來,這些人差遠了。
    對上這些人,要是還不能以雷霆萬鈞之勢,將他們給解決了,那咱這一把年紀,可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看著朱元璋如此臭屁,韓成忍不住笑了笑。
    然後開口道:“不過,嶽父大人有一件事情,你做的可有些不太地道。”
    聽到韓成如此說,朱元璋晃晃二郎腿道:“哪件事情做的不地道了?
    咱做事一向很地道的好吧?”
    韓成無視朱元璋的話道:“在讓四哥回京的這件事情上,你做的就不地道。
    既然你已經存了心,把朱允炆廢掉後,把皇位收回。
    然後再把這皇位傳給四哥,讓四哥來當這大明的皇帝。
    那你讓使者向他傳遞消息時,咋不將這話說清楚?
    咋不明明白白的告訴四哥,就是讓他回來繼承皇位的。
    你卻隻說讓四哥趕緊把那邊的事情給安置一下,讓他趕緊來京師見您。
    你這不是存心要嚇四哥的嗎?
    聽了韓成的話,朱元璋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過這笑,倒是有些像個頑皮的孩童,多少帶著一些男人的幼稚。
    “咱就是要嚇嚇他!”
    朱元璋哼了一聲出聲說道,多少帶著一些傲嬌。
    “這混賬,咱都準備把咱大明的江山傳給他了,嚇嚇他怎麽了?
    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珍惜。
    這也算是咱給他的一個考驗,看看他這兔崽子做出這種事情後,敢不敢來。”
    其實朱元璋不說,韓成也明白他的用意。
    不過,站在朱棣此時的角度去想的話,這事著實有些太過於刺激。
    “嶽父大人,你別弄巧成拙了。
    萬一真把四哥給嚇出個好歹來,可就不好了。
    有些時候,人最怕的就是試探來試探去。
    本來一件挺簡單的事,好好說說,彼此都能明白。
    可是很多人,就是不喜歡好好說話。
    非要弄出諸多彎彎繞來。
    很容易就會鬧出一些誤會。
    要是四哥得到這消息後,帶著兵馬打得更猛了,這事可就有些不好了。”
    聽到韓成這樣說,朱元璋哼了哼。
    “這點你放心,就老四那兔崽子,咱給他十個膽子,在咱過來後,他也不敢接著帶兵給咱打!
    敢和咱打,咱削不死他!
    他隻有乖乖過來見咱的份兒!
    咱有把握,不會弄巧成拙的。
    別管他多大了,翅膀有多硬,在咱麵前他就是那個兔崽子!”
    朱元璋說這話時,底氣十足。
    韓成仔細想一想,覺得朱元璋說的也對。
    這個時候的四哥朱棣,可要比洪武朝時的朱棣,更加的穩重成熟。
    經曆了兩年的靖難之役,他可以說在很多事情上,也都已經磨礪出來了。
    雖然朱元璋這個時候搞這一出,確實挺嚇人,但四哥應該是能挺住。
    而且,情況也真的如同朱元璋說的那樣,有他在,他的這些兒子們沒有哪個敢跳的,
    不要說是他這個當爹的,僅僅是朱標這個當大哥的,若是還活著。
    他的些弟弟們,也一樣沒有哪個敢跳。
    當下便不在這件事情上多言。
    心裏卻暗暗為朱棣捏把汗。
    這個時候,燕王朱棣突然間得到他爹活過來的消息,還要讓他來應天城這裏見他。
    這事兒,可當真太刺激了!
    也不知道,朱棣會是一個什麽心情。
    二人說了這件事後,外麵便有人送來的食物。
    是徐輝祖親自端進來的。
    朱元璋在這事上謹慎的很。
    雖然自信憑借他太祖高皇帝的身份,還有今天霹靂手段展現出來的威勢。
    不會有人膽敢對他下毒。
    但是他謹慎的性格,還是讓他選擇了讓徐輝祖給他準備飯食。
    和徐輝祖說了幾句話後,徐輝祖便退了出去。
    “韓成,來,嚐嚐這建文朝人的廚藝,和咱洪武朝有多大區別……”
    剛剛走出奉天殿的徐輝祖,聽到這聲招呼,對於韓成更為的好奇和敬重了……
    ……
    十日之後,北平城。
    此時的北平城,完全變成了一座軍事堡壘。
    哪怕氣溫不高,城牆之上也依然有著很多披甲持槍的兵卒,站崗巡視。
    北平城牆上的,一些刀劈斧鑿火燒的痕跡,向人們訴說著,之前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戰鬥有多激烈。
    此時的朱棣,騎在高頭大馬之上,身披鎧甲,身體挺的筆直。
    一手握著馬韁,另外一手按著腰間佩劍,緩緩的從敞開的城門洞中,走了出來。
    在他身後,有著極其精壯的護衛跟隨。
    其中有一人,最是威武雄壯。
    這人虎背熊腰,看上去和朱棣麵容有七分相似。
    整個人極其威武,帶著凶悍之氣。
    這人不是別的,正是朱棣的二兒子朱高煦。
    朱棣這是準備,接著帶兵出征了。
    之前他佯攻大同,擺了李景隆一道。
    不廢一兵一卒,沒動一刀一槍,就讓李景隆疲於奔命,丟掉了諸多的糧草輜重。
    還有諸多的兵馬性命。
    現在氣溫有所回升,他這邊也需要接著動一動了。
    既然建文這混賬要削藩,要一直戰鬥下去,那就打吧!
    隻要對麵是李景隆做主帥,他就不怕!
    李景隆有多大的能耐,他再清楚不過。
    那些人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竟敢讓李景隆來統領幾十萬大軍!
    這樣多的兵馬,僅僅讓李景隆統領,就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要是再想讓他用這麽多的兵馬,把各處的力量都給發揮出來,進行作戰,根本就不成。
    李景隆不是這個材料。
    並不是說誰都能如同兵仙韓信那樣,帶兵打仗多多益善。
    對於很多的人來說,兵馬多了反而是累贅。
    不說別的,僅僅是人吃馬嚼,以及各種的安營紮寨,各種的事務,就已經是夠讓人頭疼的了。
    “爹,要不您就在北平這裏坐鎮,讓孩兒帶兵前去取了那李景隆的項上人頭!
    李景隆不過一草包,不必父王您親自出征!”
    手裏持著一杆長槊的朱高煦,對朱棣說道。
    朱棣扭頭瞥了他一眼道:
    “別太小看李景隆,也不要太小看南軍將士。
    那裏麵有許多,都是洪武朝你爺爺那裏留下來的,厲害著呢!”
    正如此說著,忽然前麵有人騎馬,旋風般的趕來。
    朱棣見到這一幕,心中一驚。
    這是前麵出現了什麽緊急情況了不成?!
    不然,此人為何來得如此之快?
    此時,朱棣已經看出來了這人的身份。
    是他們這邊派在前方的伺候。
    不過朱棣心中雖然吃驚疑惑,麵上去了不顯得分毫。
    他勒住馬韁,靜靜的等著斥候過來。
    “怎麽了?”
    等到這斥候來到跟前後,朱棣這才出聲詢問。
    看到這斥候麵神色異樣,朱棣的心裏升起了更多不妙的預感。
    “回……回稟王爺,有朝廷的使者前來,說要給您傳詔書。”
    詔書?
    “怎麽?又是建文在那裏耍什麽花招嗎?”
    朱棣聞言神色不變,心裏有些疑惑。
    若隻是朱允炆傳來旨意的話,這斥候不該如此才對。
    “回稟王爺,不……不是。
    那使者說,派他們來的是太祖太祖高皇帝。
    太祖高皇帝,又……又活了!”
    “啥?我父皇沒死?我父皇又活了?!!”
    哪怕朱棣早就已經練的能沉得住氣。
    可這個時候,突然聽到這樣的話,還是破了功……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