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朱元璋:李自成拷餉?不如咱來拷餉!

字數:7041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獰笑一聲:“咱說有就有!”聽到朱元璋的話,崇禎不由的愣了愣,滿是意外。太祖高皇帝,怎麽說出了這樣的話來?什麽叫做他說有就有?莫非……這太祖高皇帝此番前來,還帶了一些錢財嗎?如此想著,就朝著太祖高皇帝,還有那些跟著太祖高皇帝來的人看了看。這些人除了穿盔甲帶武器外,也沒有拎什麽包裹。太祖高皇帝哪來的錢?莫非……太祖高皇帝能憑空變出來錢不成?這……也太過於不可思議了吧?還有,就算是太祖高皇帝他們,能隨身帶來一些錢,那又能有多少?如今到處都需要花錢。想要守住京師,錢少了根本就不夠,那些將士的積極性都調動不起來……崇禎是怎麽想,都想不明白。而韓成,朱棣,朱標等人看到了崇禎那迷茫之中,又滿是震動的神情。都不由的暗自搖了搖頭。這崇禎當真是太過於純潔了,亦或者說是太過於死腦筋了。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活人還能被尿憋死不成?接下來,大明的這些官員們有福了。馬上就能夠體驗到來,自於太祖高皇帝的關愛。讓他們感受一下,被大明開國皇帝支配的恐懼。老朱殺官如割草,可不是白說的。走出太廟幾步後,朱元璋又停了下來。望著崇禎道:“如今你手裏能夠動用的兵力有多少?”聽到朱元璋的問話,崇禎想了一會兒才道:“大概……大概有萬餘人吧。”“具體有多少?”朱元璋對於崇禎的這個回答,多少是有些不滿意。加重了語氣,繼續詢問。“那個……有幾千人……”聽到崇禎的這個回答,朱標。朱棡,朱棣,藍玉,郭英這些人的神情,都顯得異樣。這怎麽……聽起來像是開玩笑一樣?哪怕是在此之前,他們便已經從韓成這裏,得知了如今的大明都城,兵馬不多。可這個時候,在從崇禎這裏確認了這個消息後,還是被鎮住了。這可是堂堂的一國之都!而且,現在的這都城位置還在北平這邊,太靠北了。簡直就是天子守國門。在外有韃子,內有席卷天下的反賊的情況下,大明的都城,居然隻有區區幾千兵馬??若這這幾千兵馬,是能征善戰之士也就罷了。可從韓成那裏所得到的消息了來看,這僅剩的幾千兵馬,也大多都是老弱病殘。根本沒有什麽像樣的戰鬥力。若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他們是真不相信。這是一國都城,應該有的景象。這簡直像是在鬧著玩一樣!“這個時候誰在掌軍權?你最信得過的人是誰?”朱元璋忍住心中難受,望向崇禎詢問。“王承恩,王伴伴!”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崇禎倒是沒有什麽猶豫。“朕……我讓王伴伴,總領京師防務,同時還提督九門。這時候京師的各項防禦,還有眾多兵馬,都受到他節製。”聽到崇禎的話,朱元璋的火氣有些要壓不住了。其餘的洪武朝眾人,也都是神情異樣。這在洪武朝時,絕對上不了台麵的太監,到了大明末年,竟然變的身份如此不同起來了?不僅僅深受皇帝信任,更為重要的是,一個太監居然還能掌管大軍。負責整個京師的防務!等於說是,如今全京師的兵馬,都要聽這個太監的。這事兒簡直不要太離譜!在他們洪武朝的這些人看來,這是不可想象的。異端中的異端。這是天下間,帶把的都死完了?竟然讓太監如此抖威風?“我若是沒有記錯的話,這王承恩是秉筆太監吧?屬於司禮監,是文太監。以往的時候,並沒有接觸征戰之事。你這個時候,怎麽突然間就想著要把王承恩給推出去,讓他來總領京師軍務?”韓成這個時候開口插了嘴。雖然韓成對於大明的曆史,了解不少。但畢竟不是專門學史的出身,在不少事情上,也記不了太詳細。比如說王承恩,他隻知道這人是朱由檢的秉筆太監,也是崇禎口中的王伴伴。同時,這個太監也份外老實。也不缺乏忠心。最終大明城破,國家滅亡,就是他陪著崇禎在煤山歪脖子樹上走了一遭。可對於這個時候,崇禎讓他統領京師兵馬,準備京師防務的事兒,韓成卻並不了解。這個時候聽到崇禎說後,顯得有些好奇的詢問。“那個……那個……”聽到韓成如此問,崇禎顯得有些猶豫。隨後還是道:“主要是王伴伴深受我的信任,做事兒能力也行。總領京師防禦這件事兒,太過於重要,讓其人來做我不放心。”韓成皺皺眉頭道:“我記得,大明太監也是分文武的。除了司禮監的文太監外,還有禦馬監的武太監。這個時候的武太監,能夠爬到上麵的,大部分也都經曆過一些陣仗,上過戰場的。按說你若是不相信別的官員將領,也應該把布置防禦的事兒,交給了解這些事的人來做才行。實在不行,就從禦馬監那裏,找幾個信得過,有過上陣戰場經驗的武太監來做也成。你怎麽就偏偏選了王承恩,這樣一個文太監?王承恩上過戰場,打過仗?他真懂得如何調度兵馬?”韓成的這一番疑惑說出之後,朱元璋,朱標,朱棣,藍玉等人,也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崇禎。望向崇禎的眼神,要多複雜有多複雜。要多恨鐵不成鋼,就有多恨鐵不成鋼。這家夥當真是亂搞一氣!他到底是怎麽想的?竟然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還如此兒戲!放著一些知道兵事的武太監不用,反而要用文太監。就算你信任王承恩,好歹也要符合一下實際好吧?崇禎皇帝朱由檢,麵色訕訕。尤其是又感受到了太祖高皇帝,還有那跟著太祖高皇帝而來的,大明的幾大親王。尤其是其中一個,還是成祖皇帝的目光注視下,崇禎的額頭都有些冒汗了。“那個……那個……”崇禎吭吭哧哧的說道:“我主要是想著王伴伴人靠譜。在我身邊也經曆了不少事。在這等京師布防的問題上,肯定會進行盡力,不打折扣……”聽到崇禎如此說,朱元璋都忍不住想要動手抽他了。事情都壞到這種程度了,這都是火燒眉毛了。京師防禦多大的事兒。也敢如此兒戲?忠誠確實要考慮,可這是隻考慮忠誠就行的嗎?還需要考慮能力啊!簡直就是瞎胡鬧!“你立刻派人那王承恩給咱召過來。再讓讓王承恩帶五百靠得住的兵馬。”深吸了一口氣,忍下了抽崇禎的衝動。朱元璋對崇禎說道。一邊說,一邊又帶著人返回到了太廟裏。關鍵時刻,還是先把軍權抓在手中。手裏麵握住了刀,再做其餘的事兒才好。原本朱元璋是想要直接出麵,就去見那些兵將的。但這個時候聽了崇禎的話,知道了一些這個時候更為詳細的消息後。他覺得,自己還是別那麽做了。還是讓王承恩等人,過來見他比較好。崇禎連忙開口應下,走出太廟喊了人。讓人趕緊去見他的王伴伴……“錦衣衛還有嗎?”等到崇禎傳令之後,朱元璋又一次望著崇禎詢問。崇禎用力點頭道:“有。”“還靠得住嗎?”崇禎道:“大概……大概還靠得住吧。”聽到崇禎說這話,朱元璋又一次想要抽他了。錦衣衛啊!這可是皇帝手裏麵的一把刀!在洪武朝,錦衣衛用起來有多順手!結果現在,這樣順手的一把刀,到了崇禎這裏,竟然也要被崇禎給整廢了!什麽叫做大概還靠得住?聽崇禎這麽一說,就能聽出來,這錦衣衛八成是靠不住。“你立刻傳旨,把錦衣衛也都給召集過來。把你那裏,所有的銀子也都給咱一並弄過來。”崇禎聞聽太祖高皇帝之言,還不太清楚太祖高皇帝想要做些什麽。但他這個時候,也不敢多問。隻是連忙走出太廟喊人過人來,按照朱元璋的吩咐下令。有人得了他的吩咐,便一路飛奔而去。如今李自成雖然拿下了居庸關,但李自成的兵馬還沒有來到北平城外,開始的攻城。城內這個時候,雖然人心惶惶。但崇禎這個當皇帝的權力還是有的。說出來的話,還有很多人聽。當然,前提是別涉及到太多的錢,和一些其餘要命的問題。真的涉及到了這些,崇禎的話也沒有那麽好使。崇禎這個時候,算是徹底的躺平了。這會將他臭罵一頓的太祖高皇帝,讓他幹啥他就幹啥。他也懶得思考太多的東西了。雖然他堂堂大明皇帝,這個時候變成跑腿的,傳聲筒了。說出去有些憋屈。可想到這是自己的太祖爺,這點憋屈也就沒了。更為重要的是,看著那神色威嚴,行動坐臥皆有氣度的太祖爺。聽著他的一道道命令,崇禎也是分外心安。覺得很踏實。並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這種感覺,是自從他兄長去世,他這個從來沒想過要做皇帝的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做上了皇帝之後,從來沒有的。自從當上了皇帝,崇禎是如履薄冰。每日裏都被各種負麵情緒所充斥。心中有著諸多的茫然無措。這個時候,有了這麽一個能拿得住事兒的人,在後麵發號施令。倒是讓他一下子,如釋重負了起來。……“皇爺讓我去太廟見他?還要我帶五百,精銳兵卒?”王承恩看著眼前的這個宦官,出聲確認。崇禎的這個命令,實在是太過於突然。令他意想不到。這個時候的他,正在這裏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的安排人布置防禦。這可是極其重要的事兒。這怎麽皇爺突然之間,就又要把自己給召走?同時還要讓自己帶五百精銳將士?這全北平城的將士,總共隻有幾千人。把他們挨個的挑選一遍,能稱得上是精銳的,也不一定有五百。這個時候,皇爺讓自己帶走五百人。那……這防禦還要不要了?“皇爺就是這般說的。”宦官連忙點頭確認。並拿出了崇禎交給他的信物,把這信物拿在手中仔細觀看,確認是真的後。王承恩立刻下令,讓人把將士匯集起來。從中迅速的挑選出五百精銳之人。雖然對於崇禎的這個命令很是不解,就王承恩依舊會非常忠實的執行,來自於皇帝的命令。這就是他最大的優點。同時也是一個缺點。那就是做事,有些太過於死腦筋……王承恩忙活了很久,才終於給這些將士們,安排了防禦的任務。此時一聲令下,把人召集起來後。這些好不容易才弄出來的布置,一下子又等同虛設了……盡可能的從這些人裏,找出來了五百個能夠看的過眼的人後。王承恩下令,讓剩下的人還回到他在此之前,給他們所安排的崗位上去。他隻帶著這挑選出來的五百人,飛速的朝著太廟那邊而去。這個時候,王承恩心裏已經很緊張了。因為那前來傳給他傳崇禎命令的宦官,又給他說了一些話。說是太廟那裏,好像一下子多出來了不少,來曆不明的人。皇爺正和他們待在一起。王承恩得知這消息後,就抽了這個宦官一巴掌。罵他為什麽不早點兒把這個消息說出來。打過這宦官之後,便帶著人,一路心急火燎的朝著太廟老邊而去。生怕有人會傷害了皇爺。傷害了他最尊敬的崇禎陛下!同時也在想,皇爺讓自己帶五百精銳將士過去。是不是想要自己帶兵救駕?隻是……隻是再想想那個宦官所說的話。皇爺好像還是挺自由的。並沒有受到哪些人的限製。而皇爺也沒有額外對他多說些什麽。這倒是讓王承恩摸不著頭腦了。隻能先快步前去太廟那邊,見到皇爺再說…………“奴婢見過皇爺。”王承恩來到太廟,見到崇禎之後,連忙行禮。“起來吧,快點給這些人行禮。這位是太祖高皇帝,這位是懿文太子殿下。這位是秦王殿下,這位是晉王殿下。這位是成祖爺……”崇禎連忙對著王承恩擺擺手,讓王承恩起來。然後給王承恩介紹太廟裏多出來的這些人。其實王承恩剛進來之時,看到那穿龍袍的人,心頭就是不由的為之一震。這是什麽人,敢如此大逆不道!當著陛下的麵穿龍袍?不過皇爺尚且沒有多說什麽,他一個奴婢也不敢多問。這個時候聽到崇禎的這一番介紹,王承恩這個老實太監,頓時腦瓜子嗡嗡響。整個人都懵逼了。一時之間如遭雷擊。什麽情況?這什麽情況?!居然是太祖高皇帝?這……自己怕不是做夢吧?雖然這裏是太廟,可是……那太祖高皇帝,也早就被掛在牆上兩百多年了。怎麽這個時候,皇爺卻說這是太祖高皇帝?皇爺這……怕不是傻了吧?再聽聽後麵的那些介紹,王承恩就更加的懵了。懿文太子?還有秦王,晉王,以及成祖爺,還有藍玉,郭英……這些不都是大明洪武年間的那些王爺,還有出名的將領嗎??怎麽這個時候,全都出來了?!這……該不會是皇爺被眼前的形勢,給嚇破了膽。沒有辦法了,所以就找了這麽一些人,來扮演太祖高皇帝的等人,從而想要起到一些奇效吧??正如此想著,卻見朱元璋望向了他,微皺了一下眉頭。頓時一股令人難言,卻震懾力十足的無形氣勢撲麵而來。令得王承恩心頭不由顫了顫。他立刻從茫然和懵逼之中醒來,腿不由自主的就彎了下去。“奴婢見過太祖高皇帝,見過懿文太子殿下……”他在這裏磕頭行禮。心裏卻是驚疑不定。皇爺是從哪裏找來的人?怎麽氣勢如此足?隻一個眼神,就讓人如此害怕!不僅僅是這位穿龍袍的太祖高皇帝,就連那其餘的秦王,晉王,成祖爺,有藍玉這些洪武朝的王爺,將領,一個個也都帶著令人心驚膽顫的氣勢。莫非……莫非這還真的是……太祖高皇帝顯靈了?“王伴伴,太祖高皇帝他們,得知了咱大明遭受劫難,賊寇猖狂,所以就顯靈了。要挽救我大明江山。”崇禎在邊上給王承恩解釋。王承恩心頭,依舊是難以置信。但皇爺說什麽就是什麽,他說是太祖高皇帝顯靈,那就是太祖高皇帝顯靈吧。“行了,起來吧。”朱元璋看了一眼王承恩後,出聲說道。對他倒也沒有太過於為難。雖然這王承恩是個太監,並且又是如此位高權重。多少讓他有些不喜。但想起韓成所說的,王承恩能陪著崇禎走到最後,倒也對這個太監和藹了不少。朱元璋說著,就站起身來,朝著太廟外走去。朱標朱樉這些人,也都隨著朱元璋朝外走去。反倒是崇禎這個當皇帝的,走在了後麵。看起來很是小心。這個時候,太廟外麵已經匯集了,王承恩帶來的五百精銳之士。在看到這五百精銳的時候,朱元璋的眉頭皺了皺。朱標,朱樉,朱棣,藍玉這些人的神情,也同樣是變得精彩無比。“這……就是精銳之士??”朱標忍不住開口說道。帶著深深的難以置信。眼前這些兵卒,有的頭發都花白了。有的人明顯是營養不良……這樣一群站在那裏鬆鬆垮垮,還顯得有些吵吵嚷嚷的人,就是所謂的精銳??這是……在開玩笑的吧?!這些人,和那些流寇也沒什麽區別。在洪武朝見慣了精兵強將的他們,實在是看不上這些所謂的精銳。著實有些太過於拉垮了!崇禎有一些臉紅,王承恩則小聲道:“對,這……這就是專門挑選出來的。”這它娘的,這是專門挑選的殘兵敗將吧?!藍玉等人,都忍不住在心中吐槽。“咱是朱元璋!就是那個開創了大明的,洪武皇帝!咱顯靈了!”朱元璋來到這些精銳的麵前。不等他說話,這些見到穿龍袍的人來到麵前的將士們,便紛紛跪地行禮,口中稱萬歲。朱元璋讓他們起身之後,直接取代了崇禎,站在這裏對他們說了起來。聽到朱元璋的話,這些人雖然有些異樣,但大多對此都是無感。實在是明初,距離明末太遠了。朱元璋訓了兩句話後,見到這些官兵的反應,想了想,便也不在多浪費口舌。現在,時間很寶貴。而且他也看出來了,對於這些將士,說什麽大道理,擺自己的身份,都沒有用。當下便直接來到了重點。“國家危難,你們這些人都要精忠報國才行。咱知道,你們不想這麽做。吃不飽,穿不暖,拿不到餉,還要你們去拚命,那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如此。別說是你們!這事兒放咱頭上咱也不幹!吃都吃不飽,餉都拿不到,拚什麽命啊?以往你們拿不到餉,現在咱來了,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皇帝不差餓兵!從現在開始,你們這些人,每月二兩銀子!每頓讓你們吃飽!咱來了,餉便不會拖欠你們。可你們也需要保證一件事,那就是令行禁止,奮勇殺敵!!”朱元璋的話,一點都不文縐縐,可聽到這些人的耳中,卻帶著親和力與感染力。話音落下,就讓人把崇禎好不容易募捐過來的那些銀兩,全給抬在了這些人的麵前。箱子打開,白花花的讓人挪不開眼。那些聽到朱元璋自報家門,也沒有太多反應的將士,在聽到朱元璋說,給他們每月二兩銀子的餉,還讓他們吃飽,又見到了這眾多白花花的銀子後,頓時就變得熱切起來。每月二兩銀子的餉可不少!都超過關寧鐵騎了!果然,明末的這些將士,經曆了太多,早就已經不想吃大餅了。隻想吃到眼前的餅。朱元璋當下就把這五百人,給分成了五隊。每隊一百人。分別由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以及藍玉和郭英這五個人統領。每人統領一隊。並讓他們,親自給他們統領的人發餉。朱樉,朱棡,包括藍玉郭英這些人。哪一個在洪武朝時,沒有經過諸多的廝殺?都是統領千軍萬馬的人!結果現在,卻一個人隻統領了一百兵。關鍵是還是這樣的兵。當真是殺雞用牛刀了!幾人的心情別提多複雜。不過這個時候情況特殊,卻也沒有人說什麽,全都遵從朱元璋的命令,認真的做這些事。而朱元璋,在讓他們發餉的同時,也命令人立刻埋鍋做飯,就在這太廟外麵,給這些人煮飯。並且還專門叮囑了,飯裏麵要有肉。讓這些人吃個飽。對於這些兵卒們而言,幸福當真是來的太突然。以前夢寐以求的有糧有餉日子,在這個時候,竟然突然間就實現了!拿著銀子,又聞著那飯香,親眼看到做飯的往裏麵加了肉。這些人的士氣,一下子就高漲了很多!這些人,朱元璋需要好好的對待。畢竟這是他來到崇禎朝這裏,準備打造出來的第一把刀。等一下,就要用這些刀抄家滅門弄銀錢。既然崇禎朝的這些大臣們,一個比一個的窮。既然李自成拷餉拷了那麽多銀錢。那現在,這事兒就由他這個太祖高皇帝來做吧!……“魏大人,這……陛下怎麽突然間,就要讓我召集錦衣衛,前去太廟那邊見他了?”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望著內閣首輔魏藻德出聲詢問,帶著一些不安。本應該是皇帝手裏一把刀的錦衣衛,這個時候,竟然一副以內閣首輔,馬首是瞻的樣子。魏藻德道:“應該也沒有太大的事兒,無非還是京城防務的事兒。駱指揮隻管帶人前去見陛下,看陛下會做出什麽安排。”聽了魏藻德之言,駱養性心裏麵安定了不少。“那我立刻就去,不過,魏大人,今後……還要多依靠您了。這段時間裏,魏大人您的安危不用擔憂,我一定會保護好魏大人。”魏藻德笑道:“好說,好說。這事兒是合則兩利。世道越來越不好,咱們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隻有相互依靠,方才有條活路。”魏藻德和駱養性二人,有些話雖然沒有明說。可到了這個時候,也和明說沒什麽區別。彼此之間是心照不宣了。都已經開始做城破之後的打算了。駱養性對著魏藻德拱了拱手。便不再多言,忙召集錦衣衛,朝著太廟那邊而去……至於內閣首輔魏藻德,看著那離去的駱養性,笑了笑。就讓崇禎這個薄情寡恩,沒有什麽水平的皇帝,隻管瞎折騰吧!看他能折騰出個什麽花來!他把錦衣衛調過去,還真能指望這些錦衣衛守城不成?錦衣衛,已經不是了皇帝的刀了!如此想著,便又一次的開始在心裏琢磨,接下來如何保住自身,並獲取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