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古之遺愛:為什麽孔子評價鄭國執政大夫子產為“古之遺愛”?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522年某一天,孔子正在講課,突然得報說鄭國執政大夫子產去世了。
    孔子將竹簡合上,長歎一聲“子產,古之遺愛者也。”
    眾人皆唏噓不已。
    子產,鄭國先君鄭穆公之後,姬姓名僑,字子產。孔子之所以對子產高度肯定,是因為子產確實是一位完美意義上的鄭國大夫。
    子產是一位清廉的執政大臣,鄭國的執政大臣,相當於我們所熟知的宰相。
    按理,位高權重,完全可以實現富貴,但事實呢?
    據說,子產去世時,因他一貫廉潔奉公,家中沒有積蓄為他辦喪事,兒子和家人隻得用筐子背土在都城西南陘山頂上埋葬他的屍體。
    消息傳到鄭國的臣民耳中,大家紛紛捐獻珠寶玉器,幫助他的家人辦理喪事。
    子產的兒子受子產平時教育絕不接受百姓之饋贈,大家便把捐獻的大量財物,拋到子產封邑的這條河水中,悼念這位值得敬仰的人。
    傳說因為河裏拋下的珠寶非常多,以致於在清清的河水中放射出絢麗的色彩,泛起金色的波瀾,從此這條河被稱為金水河,據說這就是現在鄭州市金水河的傳說。
    子產是一位勇於改過的人。
    人非聖賢,焉能無過?子產也是曾犯過錯的人。史料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子產年輕時拜伯昏無人先生為師,他有一位同窗叫申徒嘉。
    當時,子產已經是鄭國公族大夫,而申徒嘉則是一個犯過罪的人,並因此被砍掉了一隻腳。
    子產羞於與此人同窗,便對申徒嘉道“僑乃堂堂大夫,你乃一介罪犯。我們兩人,要麽你走,要麽僑走,反正不能在一起。”
    申徒嘉道“伯昏無人先生的門下,隻有學生,哪有什麽大夫?嘉聽說,鏡子之所以明,那是因為塵垢不在上麵停留;鏡子之所以暗,那是因為塵垢落在上麵。與賢人久處,便不會犯錯。你拜師從學,追求的是品德還是官位?”
    子產辯才本就一流,他當即便反駁道“喲,你一個形殘體缺的人,還妄言什麽品德,你如果有德行,還會犯罪嗎?犯了罪受了罰,難道還不反省嗎?”
    申徒嘉道“這世上還有很多人象嘉一樣,如果給個機會陳述或辯解,嘉相信自己並沒有犯罪。
    知道自己的遭遇是無可奈何的,能夠安於自己的境遇並從容而活,隻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
    笑話嘉殘疾的人很多,包括你子產。嘉曾經氣憤過,但在伯昏無人先生教導下,嘉已經不再生氣了。嘉跟隨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從來不把嘉當殘疾人。
    如今我們有幸成為同窗,本就應該以德相交,而你卻嘲笑嘉是殘疾人,難道你不覺得錯了嗎?”
    子產聽後深感慚愧,馬上恭敬地向申徙嘉表示道歉。從此,子產尊重每一個人,再也不嘲笑他人。
    子產是一位綜合了儒、法、名家理念的思想家、哲學家。遵禮儀而守之,敬鬼神但遠之,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儒家思想。
    鑄刑鼎,開創了法治史上的成文法公布之先,依法治政,法家理念。
    機敏雄辯,多次舌戰晉國,名家風範。
    作為思想家,他提出並踐行了很多理念,如天道人道觀,在堅持反對用寶玉祭祀而消災上,他認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
    子產認為,占星預測不能反映客觀實際。又如形體魂魄觀,人之初則形體為魄,為與生俱來,而魂則後天所養,這是中國哲學史上對形神關係的初步探索。
    又如人性觀念,他認為“夫小人之性,釁於勇,嗇於禍,以足其性而求名焉。”對重兵壓境的楚軍從容應對,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探討人性問題的開端。
    又如提出國家治理的“寬猛相濟”理念,隻有寬猛相濟,不急不慢,不剛不柔,從容不迫,才會政通人和。
    子產去世前,推薦了遊吉擔任執政大臣,他對遊吉道“您是熟悉僑怎麽治理國家的,其他的僑也不多說了,送您一句話
    世上唯有有德之人能夠以寬厚來使百姓服從,否則就不如采取嚴厲的手段。
    嚴厲就像是猛烈的火,人們一看就害怕,躲得遠遠的,自然不會被燒死;寬厚就像是溫柔的水,人們容易輕視它,結果淹死的卻很多。寬猛相濟,望君持之。”
    但遊吉希望以德服人。結果不到半年,鄭國盜賊四起,甚至出現了盜賊嘯聚的現象,公然武裝對抗國家。
    遊吉這才終於理解了子產對他的忠告,采取雷霆手段,出兵消滅盜賊武裝後,采取寬猛相濟的執政手段,使鄭國的治安慢慢好轉。
    子產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作田洫、作丘賦、鑄刑鼎,他的每一項改革措施,一開始都招致了猛烈的反對,最主要的來自於貴族階級的反對。
    但他始終保持著強國富民的初心,堅持不毀鄉校,虛心聽取意見,改一項,成一項!
    正是子產,使當時飽受戰爭摧殘的鄭國,在短期內迅速實現國庫充盈、兵源充足,社會秩序不斷好轉,成為政治家改革史上難得的既改革成功又保全自身、全民初皆罵之後至萬眾皆讚之的成功改革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子產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他於公元前554年成為鄭國六卿之一,於公元前544年成為執政大臣,一直到公元前522年去世,在鄭國政壇上叱吒風雲數十年屹立不倒。
    對一位政治家的功過評論,最有權威的是老百姓,最客觀的是身後的蓋棺定論。
    史料記載,子產執政期間,兒童能夠得到教育,不用下田幹活,年輕人作風正派,老年人可以安度餘生。
    市場上買賣公平,物價穩定。社會秩序井然和諧,可謂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子產的諡號為“成”,成功的成,這是官方對他的定論。那百姓呢?
    子產去世後,鄭國全國人民都失聲痛哭,百姓的話是純樸的“子產走了啊,那將來百姓還能依靠誰啊?”
    對百姓來講,子產的離去,就是天塌下來了!甚至有野史記載更令人感慨子產去世,鄭國的男子不佩玉器,婦女不戴首飾,停止一切娛樂活動,痛哭悼念了整整三個月。
    作為一名政治家,子產把儒家的仁愛、法家的嚴厲、名家的雄辯融入自己的執政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稱奇的成功!
    他兼具外交家的智慧,改革家的勇氣,思想家的遠慮,政治家的權謀!
    他身處政治鬥爭核心卻能獨善其身,他為國家勇敢與強國作鬥爭卻獲得尊重,不結黨營朋卻能獲得廣泛支持,甚至做到朋友廣布天下!
    子產不但愛民如子,愛國願以命奉之,就連如此複雜的鄭國公卿大夫各大家族,他也能通過何時該拉何時該打,何時該示之以警,何時該施以援手,實現了大家族間勢力與權力的平衡!
    他胸襟開闊,不毀鄉校,倡導言論自由,廣泛聽取不同意見,不斷修正施政措施,於是他的路,越走越正,越走越直!
    他任人唯賢,學而後入政、擇能而使之,許多大事要事上,誰負責調研,誰負責論證,誰負責修正,誰負責成文,誰負責執行,真正實現了重要事務上的民主決策和分工合作理念。
    這個團隊,被認為是“子產之師”、“子產之輔”、“子產之俊”。子產的團隊。
    子產是一位偉大的外交家。他堅持國家的獨立自主,諸侯平等。他總是做到審時度勢,執政期間,經常親自參與外交事務,周旋應對大國,有膽、有節、有理、有利,不卑不亢,既不失尊嚴,又不開罪強國,致力於維護國家的獨立,保護國家的權益,贏得了廣泛尊重。
    子產總是那麽親力親為,踐行了“外交無小事”理念。史料記載了他那麽多的在外交細節,前麵講了許多故事,無一不體現了子產在外交上的注重細節。
    所以,孔子對子產的評價是“古之遺愛也。”
    子產的故事,我們在講鄭國時,花了大量的筆墨,這裏,就作個綜合評價了。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