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禮崩樂壞

字數:5088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495年7月23日,那正是魯哀公生母、魯國太後定姒去世。
    也就是說,魯定公去世後僅兩個月,夫人定姒也去世了。
    這在魯國曆史上是罕見的,國君與君夫人在同年夏相繼去世。這讓操持國喪的季孫斯等人手忙腳亂起來。
    要知道,國君去世,一大堆相關事務,如向周王室報告,並通報列國諸侯。停屍五日而斂,國家層麵的哭喪。再停棺五月而葬,接受天子的慰問和列國諸侯的吊唁,最後是下葬等一大堆子事。
    而且,所有的事務,都嚴格按相關禮儀,每個重要日子的選定,都要經曆神聖的占卜。
    國君夫人,當時被稱為小君。小君去世,其相關禮儀也非常嚴苛。如必須是向盟國發訃告,將牌位放重要位置,下葬之後相關人員還要回到寢宮繼續哭喪等。
    這下好了,兩個國家級層麵的領導人相繼去世,相關禮儀要說多繁雜就有多繁雜。
    季孫斯沉著個臉,命令道“諸事從簡吧。”
    什麽意思?
    太煩了,先君魯定公去世都還沒有下葬,你太後就出來添亂了?算了算了,訃告不發了,牌位如何安置也慢慢來,諡號也不議了,早點下葬得了。
    這意味著什麽?魯國先君夫人定姒,去世後沒有享受一國君夫人規製辦理喪事!
    這意味著,魯國公室的權力和地位,到如今已經微弱到連死者為大的最起碼禮數都享受不到了。
    而且,魯國一眾公卿大夫,居然連她的諡號也不再給了,隻是給了一個從夫諡,即魯定公的諡號為定,故她去世後,從夫得諡,即定姒。
    我們說過,魯國與列國諸侯很不同的一個方麵,就是給予了自己的君夫人另外的諡號,而不是從夫得諡。
    如魯桓公夫人文薑,不稱桓薑;魯莊公夫人不稱莊薑,去世後他的三個女人分別成了太後,即哀薑、叔薑、成風。
    魯僖公夫人聲薑,魯文公夫人哀薑、敬贏,魯宣公夫人穆薑,魯襄公夫人敬媯、齊媯等。
    魯國人,給了他們的國母一個專享的諡號,這是魯國在春秋江湖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正是魯國作為大周王朝宗邦諸侯最講禮儀的表現。
    但現在,禮,完全崩了;樂,完全壞了。
    執掌魯國大權的季孫斯此時把國喪這樣的大事,放在了一邊,他要做的是強化國防,加緊國內城防建設!
    史料記載,公元前495年冬,魯國修築漆邑的城牆。
    這隻是史料的記載,因為季孫斯下令修築漆邑城牆,早在秋天的時候就開展了。
    魯國為何要修築漆邑城牆?還是邾國的關係。
    自去年以來,邾國國君邾隱公連續兩次前來朝見魯國,這次魯定公去世,邾隱公再次親自前來奔喪。
    邾隱公真的沒事可幹三天兩頭跑魯國?
    不,邾隱公除了向魯國表達敬意和尊重外,最關鍵的是想要回漆邑。
    57年前,邾國大夫庶其帶著自己的封地漆邑叛逃至魯國。
    多少年了,邾魯關係一直不和。正因為不和,所以魯國就冠冕堂皇地占據著漆邑。
    邾隱公之所以去世後得諡號為隱,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具有超強的隱忍能力。
    邾隱公調整了邾國國家外交方針,努力修複邾魯關係。其目的,就是希望魯國看在他如此低聲下氣尊重魯國的份上,將邾國重鎮漆邑歸還邾國。
    哼,你邾子想得美。
    季孫斯臉上帶著笑,笑納著邾隱公每次朝見魯國時帶來的大把財物。但心裏卻是冷笑著,非但不還給你,老子還要加強漆邑的城防建設!
    但是,由於季孫斯下令在秋季修築漆邑城牆,這與農時不符,當然是違反相關禮製規定的。
    於是,季孫斯命令魯國的史官不要在秋季時記錄這檔子事,而是拖到冬季記錄,以符合相關禮製。
    魯國太史官有些為難,季孫斯冷著個臉道“修築城牆這樣的大事,是要告祭祖先的,你就在何時國家組織告祭了,何時記錄即可。”
    太史官在內心搖著頭歎著息“這不是欺騙先祖嗎?欺騙先祖會得到好報嗎?”
    魯國,從禮數上講,完全亂了。
    這一次,季孫斯又以連續喪事過於煩瑣為由,將太後定姒的喪事給簡辦了。這是明擺著沒給你國君任何麵子。
    魯哀公心頭燃燒著一萬公頃的怒火,但他隻能把火燒在自己的心頭,他無能為力。
    無能為力的魯哀公,突然想起了魯國聖人孔夫子。
    如果國家能夠按孔夫子的理念,全麵推行禮教,那該多好啊。
    孔子也連連搖頭,他哀歎著魯國的全麵禮崩樂壞,也同情著剛繼位的國君魯哀公。
    想起邾隱公,孔子也不由替這位勤勉的邾國國君歎息。說起來,邾隱公與孔子還是有一定的交集的。
    公元前507年,邾國國君邾莊公去世,年輕的邾隱公繼位。剛即位的邾隱公很快碰到了一個麻煩事,那就是關於成人禮的事。
    史料未記錄邾隱公生於何年,但可以相信的是,此時的邾隱公並未成年。由於未成年而當了國君,那國政大權是要被卿大夫們掌控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邾國的情況非常複雜,尤其是最近幾十年來,國力衰退得可以,卿大夫們各自為政,史料總記錄那些個牛氣衝天的卿大夫們動不動就搞內亂,然後帶著封邑投靠他國。
    年輕的邾隱公非常渴望扭轉這個局麵,那就需要自己親政。
    要親政,那必須行冠禮,即成人禮。
    需要說明的是,春秋時期男子的冠禮是二十歲,但國君為了國家大計需要,可以提前。如晉悼公十三歲就行了冠禮後,一直牢牢把控著晉國朝政。
    魯國先君魯宣公也是在晉悼公的支持下,未到二十就行了冠禮。
    邾隱公需要為自己辦一個成人禮,但他卻不知道該怎麽辦。畢竟,邾國所知道的那個冠禮,是二十歲男子的冠禮。
    邾隱公聽說魯國有位大賢叫孔丘,對周朝禮儀非常精通,就通過仲孫何忌向孔子求教。
    當時,仲孫何忌作為孟氏家族宗主和魯國大司空,與其兄弟南宮閱都是孔子的學生,孔子聽說有一位外國國君向自己請教,非常高興,就向邾隱公詳細介紹了相關禮儀。
    孔子告訴邾隱公,雖然貴為國君,但行冠禮時,必須要使用世子的冠禮規製。
    孔子說,冠禮並沒有地位尊卑之別,哪怕你是天子的嫡長子,在加冠時與普通平民是一樣的,因為人並非一生下來就有高低貴賤之別,所以大家都要遵循同樣的冠禮。
    當時邾隱公就非常不理解,人生下來當然是有高低貴賤之別,為何孔夫子說沒有呢?
    孔子解釋道,這不是指人的地位,而是指每個人自出生起,在敬重祖先這一點上,並不因為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人為什麽要行冠禮?那是為了敬重紀念自己先祖,就是要要告訴先祖,自己已經能夠承擔一個成人的責任了。
    所以,冠禮應該在祖廟按相關禮儀進行,以裸享之禮並配之以鍾磬之樂,使加冠者感到自己的卑微而更加尊敬自己的祖先,以表示自己不敢擅越祖先的禮製。
    這個裸享之禮,即用具有特殊香味釀造的酒向先祖敬酒,
    具體到邾隱公身上,那邾隱公要在邾國的宗廟前行冠禮。由於這個時候邾隱公的父親已經去世,所以邾隱公要站在廟堂前東麵的台階上,表示自己繼承父親而成為家族之主。
    為何要在東麵的台階上呢?那是因為當時主人接待賓客時,主人走東麵的台階,客人走西麵的台階。
    然後,邾隱公開始加冠,並向參加冠禮的每人敬酒。對了,這冠要加三次,始加緇布冠,次加皮弁冠,再次加爵弁冠。
    三次著冠,這酒也要敬三次。每敬一次酒,意味著加禮於有成的人。
    正是因為孔子的耐心解釋與教導,邾隱公全麵掌握了自己作為少年國君行冠禮的一整套程序,禮儀非常到位,他的冠禮也非常順利!
    而且,由於邾隱公作為一國之君,能虛心向孔子求教,這讓孔子對這位邾隱公有著相當的好感。
    但好感並不能實際解決邾隱公的需要,當季孫斯下令修築漆邑城牆時,孔子知道邾國是無論如何都要不回這座對邾國來講非常重要的城邑了。
    由於季氏在魯國的強勢執政,不用說邾隱公的努力化成了泡影,就連魯國國君魯哀公也隻是一個國君而已,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國君。
    甚至,魯哀公連為母親定姒求得一個合乎禮儀的喪事這點要求都得不到。
    魯國,還要講什麽禮儀?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