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糜竺的隱憂
字數:5468 加入書籤
陶應走了,毫無半分眷戀地走
“這就走了?”
變故發生的太過突然,糜芳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一臉的擔憂與驚
“這陶二公子,糜某有些看不懂!”
盯著絕塵而去的馬車,用力地揪著下巴上的胡子,精明如糜竺,居然也有看不透人的時
“求人辦事,如同生意場上的討價還價,這陶二公子不按常理出牌,倒是有意思”
糜芳回過神,不無擔憂地望著大哥糜
“大哥,這次似乎我們糜家將陶應給徹底得罪”
陶應眸子裏那一閃而逝的冷芒,既逃不過糜竺的眼睛,也被糜芳逮了個正
“得罪陶應的,隻有我糜竺一人,而不是整個糜”
糜竺笑笑,似乎一點都不擔心陶應的報
“這有何不同?”
糜竺是糜氏的家主,他的一言一行,自然就代表整個糜氏,糜芳看不出這有何區
“陶應今日不是要搬離刺史府,前往東海郡嗎?屆時,以子方的名義,支應陶應一千人馬,一千萬錢十萬緡),十萬石糧”
糜竺“吝嗇”起來,讓人恨之入骨;大方起來,更是一擲驚
“大哥,是不是太多了?”
糜竺的大手筆,讓糜芳震驚不已,反倒擔憂糜氏能否承受得
“你們前往泰山郡,若陶應有所圖,這點錢糧,恐也是杯水車薪啊!”
糜竺搖搖頭,他現在對陶應有些期待
“可,以泰山郡的貧瘠,能有何作為?”
糜芳不解,泰山郡他也去過,雖說地域麵積在兗州諸郡中為最,可也三分之二被大山占據,可耕地很少,想出彩很
“若大哥猜的不錯,這平日不顯山不露水的陶二公子,恐怕所圖盛”
“以泰山郡為踏板,為未來謀求整個兗州做伏”
糜竺瞅著人去嫋嫋的街巷,臉上陰晴不
“這怎麽可能?陶氏已有一個刺史,朝廷不可能讓他家一門二刺史!”
糜芳一驚,他覺得大哥糜竺的預測有些想當然
“刺史?一個權高位卑之職,恐難滿足陶二公子的野”
“倒不如說,他在意的是一個州”
糜竺看了一眼糜芳,目光變得悠遠深邃,甚至隱隱藏著擔
“這大漢的天下,人心早死了,屢剿不絕的黃巾亂匪便是最明顯的例”
“你再想想,陶應給你許諾的討虜將軍,他要如何給你兌現呢?”
糜芳不說話了,糜竺的話,他一時半會沒法消
其實,就是不敢想
糜竺知道小弟糜芳的眼界差一點,很多預測性的話說多了,反而讓他一時半會難以接受,最好是順其自然,潛移默化地去接受,反而水到渠
“莫想太多,既然你選擇了追隨陶應,就一心一意,最好是適時拜其為主,不然,始終離心離德,要進入核心圈子,就有些難”
“子方,一定要記得,錦上添花,始終不如雪中送炭!”
糜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有些不解,既然大哥這般看好陶應,為何還要得罪陶應?
“大哥,你為何將小弟推至前麵做好人,而大哥偏偏做惡人呢?”
聞言,糜竺一
“推你上前,大哥也是跟陶恭祖學的;他能推兒子上前,自己撇清幹係退居幕後,大哥為何不可?”
糜芳一
“大哥,此話乃何意,難道……”
“就是那個意思!”
糜竺打斷了糜芳的話,不願再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二人心領神會即
糜芳怔怔神,搖頭苦
“原來,我不僅不如大哥聰明,就連過去看不上的陶重光也不如啊!”
收拾心情,糜芳說出自己的疑
“大哥,陶二公子與平日似乎有些不太一樣,著實令人奇”
糜竺長歎一聲,也是滿心苦
“真是後生可畏,想不到為兄居然也會看走眼,把此子當成了庸碌之輩!”
“不過也好,陶謙父子玩一明一暗,行欲蓋彌彰之事,為兄便效法,躲在子方身後,一邊觀察陶氏父子,一邊思考我糜氏未來之”
頓了頓,糜竺向糜芳交了
“若陶二公子真是陶氏的麒麟兒,我糜氏會全力支持”
糜芳很是讚同大哥糜竺的顧慮,畢竟糜家數代積攢點家業不
“大哥顧慮地極是,糜氏有大哥在,穩如磐”
“至於陶重光,有小弟在前麵盯著,若真是個寶,也不會漏了我糜氏的富”
俄而,糜芳原本篤定的臉上,又被一抹擔憂所取
“小弟最擔心的,恐所托非”
畢竟糜氏拿出這麽多錢、糧、人,一旦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會成為徐州人的笑話,也會傷及糜氏元
“子方多慮”
糜竺笑著搖了搖頭,安撫糜芳一
“陶恭祖仁人君子,他的兒子,品性也不會太差,這點為兄還能看得出”
————
離開糜府,陶應在馬車裏感到深深的失
糜府碰壁,讓他猶如當頭淋了一盆冷水,雄心壯誌大受打
“原來,即便有陶謙這個風評極佳的便宜爹,想靠陶謙‘仁人君子’這個金字招牌招搖撞騙,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糜府一行,讓陶應有些醒
“唉!這個迂腐的時代,想做事,還得靠自己”
陶應開始有些羨慕袁術了,同樣是官二代,人家一天也是聲色犬馬,走狗獵鷹,可為何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而到自己這裏,就不行了?
“這也是個拚爹的時代,還是陶謙這個爹的招牌不夠硬啊!”
原本陶應還想去拜訪一下陳登父子,可被糜竺打擊到了,便打消了念頭,馬車一路駛回刺史
陶應一路思索,一路總結,慢慢也消除了對糜竺的那點芥蒂,總之,還是自身的問題,一味怪別人不擁護,就有點說不過去
“生意人就是生意人,沒好處的事,他絕不會”
勤勞、勇敢、善良這些優秀品質,在這些大生意人眼中,都是狗
“糜竺沒有錯啊,錯的是哥!”
糜竺的拒絕,陶應很理解,他這般做,也是人之常
說實話,若是與糜竺調換身份,陶應也會像糜竺一樣,拒絕自
“有句話說得很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陶應突然覺得自己有些話沒有跟糜竺說清楚,才導致被糜竺拒絕投
“自己沒有畫大餅給糜竺,所以才被拒絕了吧?”
陶應搖頭苦笑,即便當場給糜竺畫個大餅,人家糜竺也不是傻瓜,絕不會行望梅止渴之
“若打著便宜老爹陶謙的名頭強要,糜竺會不會答應呢?”
陶應又自行否決了,即便陶謙不會對他失望,不會放棄為他謀泰山郡太守一職,自己也不是那麽不要臉的人,至少還做不出這般不要臉之
“可惜啊,眼瞅著亂世之秋即將到來,手裏沒點錢,實在是不好辦”
進了刺史府,陶應也沒有什麽可收拾的,四個來自琅琊國的東莞姑娘替他隻打包了兩箱衣物,就再沒什麽
即便有,除了錢財,陶應什麽也不想拿,淨身出戶,也沒啥不好,至少路上走得瀟灑、利
陶安是陶謙的老管家,不知陶謙怎麽想的,將他撥給了陶應,已指揮下人裝點好馬車,等待陶應的一聲令下,就可出發前往東海
陶應騎在前幾日將自己掀下背的卷毛黃驃馬上,著了一身拉風的嶄新鎧甲,拎一支亮銀槍,活脫脫一位出征平叛的武
“出發!”
陶應沒有去找陶謙道別,也沒有跟他大哥陶商道別,在沒有做出成績前,見麵,隻會徒增尷
陶安指揮著三輛馬車駛出刺史府,沒走幾步,從側門又駛出兩輛馬車,加入到陶應的隊伍
陶應正奇怪怎會又多出兩輛馬車,陶安過來,悄悄告訴他真
“家主替公子準備了千萬錢!”
陶應一怔,重生以來,第一次被陶謙感動
陶應翻身下馬,對著刺史府跪
“咚咚咚!”
磕了三個響頭,陶應甩鐙上馬,再未回頭,直奔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