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出兵青州
字數:4576 加入書籤
泰山萊蕪
心中想自己弓騎兵美事的陶應,不得不重新回到現
“唉,哥的想法很美好,可現實有點骨感啊!”
練弓兵要人,製弓箭要人,就是帶領弓騎兵征戰也要人,可惜這些陶應眼下都沒
顏良、紀靈衝鋒陷陣是好手,練兵卻是外
孫觀兄弟及尹禮、吳敦帶兵尚可,治理地方亦可,練兵隻能勉強應急、頂
“糜芳嘛,剿剿匪,搞搞後勤或許可以,練兵就算了”
陶應心中一盤點,手下的班底,還真沒有一個練兵的幹才;更別說像孫武、戚繼光、曾國藩這樣的練兵奇才
即便是眼下的徐盛,還是太過年輕,練兵也是在自我摸
“看來,麵向整個大漢的《招賢令》,得加緊實施了,待來年四月,就不會再有好機會了!”
招攬和瓜分未來替三國爭霸的人才,也就這個空檔期,再晚,就各自名花有主
至於《招賢令》會不會撩動“有心人”的神經,為了生存,陶應也顧及不上
“還有,這泰山軍事學院也得加緊創辦啊,得加大對中下層軍官的培養,不然,弄不好哥花錢養出來的兵,就成了手下大將的私兵了!”
民國時期的軍閥,就是這樣養成的,這也是陶應當下最擔心的問
“哥可不想當好人,成為別人眼中的冤大頭!”
陶應是想瓜分天下的,不是替人來做嫁衣
不是陶應不夠自信,而是在這自私自利的漢末三國時代,人人奉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真正的忠義之輩,就那寥寥數人而
“嗬嗬,糜芳可以背刺妹夫劉備,孫氏族人可以背叛孫權,陳宮、於禁可以叛離曹操,哥並不比劉、孫、曹高明到哪裏去啊!”
尤其是袁紹,手下的背離,直接讓袁紹去了西方極樂世界,陶應想想都不寒而
“主公,士卒們訓練很刻苦!”
望著熱火朝天訓練的玄甲軍,暗暗摩拳擦掌的顏良,早已熱血沸
若非陶應在身側,顏良還顧慮到矜持,不然早就下場
“當然,因為他們是與眾不同的玄甲軍!”
陶應其實更想對顏良說:“他們是為軍餉、福利而努”
但那樣說,陶應會顯得自己沒有情
情商不夠的人,不僅會讓人感到刻薄、市儈,還交不到真心的朋友,陶應自然不會
玄甲軍的軍餉製度,早在南城縣的時候就被陶應頒布
每個玄甲軍士卒,每月的兵餉三百錢,這可是三石糧食的錢;外加上半石糧食,每月初提前發
凡是戰死的,給家人一次撫恤五十貫,多分十畝免稅良田,若有子女,同樣每月給予其一貫,直至其成年;若學有所成者,優先錄用、提
凡因傷致殘的,給予一次撫恤三十貫,多分五畝免稅良田,每月再發放一貫錢
而且,傷殘士卒,在陶應治下,會根據情況,還可以到地方出任村長、民兵隊長等,也可到工廠做
……
這可是震古爍今頭一遭,絕無先
當陶應頒下此軍令時,孫觀等將領還曾勸陶應三
“主公,我泰山郡當前沒有稅收,未來即便有,也不會太多,如此做,根本不足以支撐五萬大軍,更何況還有許多方麵需要錢糧!”
陶應當時一臉鄭重,堅持己
“仲台,你的擔心我知可這是亂世,我們要想讓士兵們心甘情願地跟著我們,毫無後顧之憂地為我們死戰,遇到艱難險阻而不生畏懼與退卻之心,我們就必須拿出誠”
“接下來我們會大力發展青州,到時絕不會出現養不起十萬大軍這種情況出”
“更何況,此次我們收繳魯國卞縣豪強的錢糧,也足以支撐五萬大軍一年之”
麵對信心不足,一臉猶疑的孫觀等將領,陶應信心滿滿地給他們打
“待好好發展幾年後,我們足以養得起二十萬大軍!”
……
可想而知,當陶應的這道軍令頒下後,兵士們瞬間炸裂,跪地嚎啕,直呼陶應萬歲,差點沒將陶應嚇
“別害哥,大漢還沒亡呢!”
士兵們的反應,陶應很理解,也很心
看看《詩經》,看看先秦典籍,服兵役是何等的淒
不僅僅當兵的淒慘,倚門相望的親人更淒
誰能想象,隻服一天兵役,卻在路上要行走一個
軍餉?沒有的
自備路費且不說,若路上不太平,或者得個頭疼腦熱,基本不是到不了點卯地,就是回不到家,客死他鄉,兩廂皆不
如今有了陶應的新政,兵士們焉能不歡欣鼓舞、感恩戴
當然,有獎就有懲,這是亙古不變的道
陶應軍令中就有一條,如果不聽號令,臨陣脫逃,當場處斬,其家人將不再享受治下一切福利,剝奪子女免費受教育權
但這對於新型的玄甲軍來說,這種擔憂幾乎是多餘
戰死、被處死,都是一死,隻有傻子才去博僥幸,反而連累家人,讓家人蒙
況且,就眼下的大漢,一個活著的普通人,很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到陶應給的死亡撫恤那麽多好
所以,如今的玄甲軍,除了甲胄尚差一點外,武器精良,氣勢雄壯,訓練也很刻
“訓練,沒有口號可不行!”
陶應參加過軍訓,自然照搬後世現成經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人在苦中練,刀在石上磨!”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
陶應的這些提振士氣的大白話,被士兵們當作座右銘,訓練憋著一股氣,隻為爭上
要不是時間來不及,陶應都想照搬後世的一些軍歌
“咯踏踏……”
陡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讓正在觀摩訓練的陶應為之一震,急忙回
“主公,是斥候!”
眼尖的顏良,一眼就看出了來人的身
“報……”
斥候離陶應尚有一裏多地,開始大聲報
“稟主公,齊國黃巾張饒部出兵,已過般陽縣,直補萊蕪而來,有五萬多”
聽聞斥候所報,陶應目光一凜,瞅了瞅徐盛,望了望顏
“立即出兵青州!”
陶應當機立斷,開始下達出兵命
“命令,討虜校尉徐盛為主帥,破虜校尉顏良為先鋒,出兵齊國,迎戰張饒!”
“六百裏加急,命令茌縣令、平虜校尉紀靈,領兵一萬,出兵濟南,撫剿黃巾徐和部,濟南實行臨時軍管!”
“命令,梁甫令吳敦,晉升為捕虜校尉,立即領兵五千北上,駐防臨朐,防禦北海黃巾!”
“命令,南城令、討虜校尉糜芳,留三千人馬駐防南城,率領其餘兵馬立即北上茌縣駐防!”
“命令,泰山郡郡丞孫觀,晉升為威虜校尉,全權代理泰山郡守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