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高唐小閱兵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青平原高唐
此時,城外,刀光耀目,殺氣騰
一色黑衣、黑甲、黑旌旗的玄甲軍,雖然未紮下營盤,但千人一部,六部陣列,整齊劃一,威嚴肅穆,寂靜無聲,如同盤踞平原的一頭巨獸,隨時擇人而
在步兵方陣後,是騎兵方陣,約兩、三陣,每陣約五百人馬左右,人左馬右,緊緊侍立,擺出一副隨時出征的姿
“壯哉,我大漢民族的鋼鐵長城!”
陶應剛一出城,就被眼前的陣勢震撼到
雖然之前已觀看過玄甲軍的操練,此番來高唐,也帶著玄甲軍士卒出征,但此次再看到這般嚴陣以待的軍陣,還是讓陶應生出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多出的千人騎兵
當目光落在隊列中一麵繡著鬥大“陶”字的黑色將旗上,陶應身心俱震,目露萬丈豪
“這是我陶應的玄甲軍!”
“這是為我陶應征戰天下的玄甲軍!”
“這是為我陶應蕩平亂世、撐起民族脊梁的玄甲軍!”
陶應神情一肅,緩緩催馬上前,從玄甲軍隊列前徐徐走過,檢閱軍
劍眉星目,容貌英俊,再加上這段時間在泰山郡、青州的曆練,陶應身上已有上位者殺伐果決的氣
陶應行至玄甲軍步卒隊列中間時,右手抬起,握拳貼胸,大吼一
“玄甲軍的將士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陶應話音剛落,原本寂靜無聲的步卒隊列,突然整齊劃一地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聲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
玄甲軍士兵氣吞山河般的連續三呼,聽得陶應熱血沸騰,他強抑製住內心的激蕩,控製好節奏,徐徐行至騎兵陣列
“玄甲軍的勇士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隨著陶應的話音剛落,騎兵隊裏立即傳出一陣人喊馬嘶,簡直蔚為壯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唏律律……”
……
高唐城外這突如其來的一場閱兵式,不僅僅震撼了華歆,也震撼到了城裏城外的百
“這是漢軍?如此威武雄壯!”
“這是陶郡守的玄甲軍,與漢軍不同,他們來自泰”
“有玄甲軍駐紮,高唐從此不再懼任何賊匪抄掠!”
……
恰逢其會的檢閱後,陶應便脫離這些玄甲軍士卒,丟下糜芳傳達休整命令,與華歆、孫觀帶著換防後的舊部朝黃河渡口而
“咯踏踏……”
剛走沒多遠,就聽見身後傳來一陣陣緊促的馬蹄聲,陶應等人回頭,卻是剛剛檢閱的玄甲軍士卒跟了上來,騎兵在前,步卒在
陶應眉頭微
“不是讓他們休整嗎,怎麽跟上來了?”
陶應勒住馬頭,駐足等待後續隊列上
“為何不休整?”
等騎兵隊上來,神色顯得有些不虞的陶應喝問緣
“稟主公,我等不累,特來請命,隨主公立即渡河,北上討”
陶應語落,一身高八尺,長濃眉絡腮胡,下唇上包朝天鼻,顴骨凸出,眉目嚴肅之人,一躍下馬,單膝跪地,抱拳請
“立功心切啊!”
陶應盯著請命的騎兵領隊打量了一會兒,翻身下馬,將他攙扶而
“你的請命,我同意了,立即率領騎兵,隨我渡河討”
得到陶應的允諾,領隊大喜,一臉興奮地著朝陶應拱手致
“多謝主公!”
陶應嘴角一陣抽搐,此人笑起來眼角下垂,似威似笑,太有特點
“不用忙著謝,待此番討賊結束,按照軍規,你自行領受不聽號令之”
領隊先是一怔,繼而頻頻點頭,隻要讓他上陣,一頓軍棍算不了什
“主公英明,末將心服口服!”
孫觀走了過來,指著領隊向陶應介
“主公,此乃觀在奉高招募的騎兵司馬潘”
“潘璋?”
陶應不由又打量了潘璋幾眼,心中暗暗驚
史上,潘璋為人魯莽勇猛,禁令嚴明,喜好建功立業,帶領人馬不過幾千人,但所到之處常常可以起到上萬兵力的作
“不知此番會不會有上佳表現,哥好期待呀!”
陶應注視著潘璋,心中又生起一絲好
“這潘璋不是東郡的知名‘窮鬼’嗎,怎麽跑到泰山郡奉高縣當兵來了?”
來到這大漢,陶應學會了有疑必問的習
“文珪,你家不是在東郡發幹嗎?該不會賒賬酤酒,債主上門討債逼得急,你逃亡到泰山躲債來的吧?”
潘璋一震,他盯著陶應的麵目仔細端詳一番,確實是第一次見麵,心中暗暗大
“這陶郡守怎麽對俺在東郡的事情,知道地這般詳細?”
潘璋的事,哪怕是孫觀也不清
所以,莫說潘璋驚訝,就是孫觀,也一臉的莫名其
“主公聽過潘璋之名?”
孫觀不由暗暗上心,又盯著潘璋審視起
“能被主公過問之人,皆有大才,看來,我對潘璋的重視還不夠啊!”
潘璋回過神,對陶應的打趣,頓感溫馨不已,這讓他對玄甲軍又多了一份歸屬感,對陶應也多了一份親近
“主公,俺家已搬至泰山奉高,分了田和房,俺現在是奉高人”
“所欠東郡的酒錢,等俺此番隨主公討完賊,就去還他們!”
陶應使勁拍了拍潘璋的肩膀,哈哈大
“隻要文珪此番討賊立下大功,我不僅提拔文珪為校尉,還替文珪還欠下的酒錢!”
寒門出身的潘璋頓時狂喜,能得陶應的許諾,他必然前途一片光
至於所欠的那點酒錢,以潘璋現在的軍餉,兩個月就可以還清,對潘璋來說根本不是個
“噗通!”
沒的說,潘璋又是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
“璋定一生追隨主公,赴湯蹈火,絕不叛離!”
手下能打的人越來越多了,比如顏良、紀靈、徐盛等,陶應再遇到對眼之人,已經矜持了許多,沒有之前那般浮誇,他笑盈盈地將潘璋扶起,沒再多
“主公,我等步兵也無須休整,今日便可隨主公渡河北上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