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初次交鋒,相互算計

字數:11739   加入書籤

A+A-




    第239章  初次交鋒,相互算計
    周琦聽著劉備的話,卻是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劉備見狀急忙問道:“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周琦看著劉備,問道:“這些情報都是重要軍情,玄德公從何處得知?”
    劉備道:“自然是麾下斥候僥幸從袁軍士卒口中得知。”
    他好似猜到周琦的顧忌,繼續把張飛的話複述了一遍,道:“將軍勿疑,袁紹於兩軍陣前吐血昏迷,這件事情肯定瞞不住,袁軍上下混亂也是在情理之中。”
    周琦反問道:“若玄德公易地而處,於兩軍陣前吐血昏迷,麾下將士會不會混亂成這般模樣?”
    劉備尚未答話,張飛卻已經說道:“有某與雲長、子龍在,軍隊怎能亂起來?”
    周琦微微一笑,隻是看著劉備,不再說話。
    若論對於袁紹的了解,在場無人比得上周琦。
    無論是從史料中洞悉了袁紹的一生,還是當初在雒陽與袁紹相交莫逆,都是別人未曾擁有過的經曆。
    正是因為了解袁紹,周琦才知道這位一統河北的諸侯,遠沒有曆史上評價的那般不堪。
    事實上,曆史往往都是成王敗寇。
    就好比諸葛亮屢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薑維繼承其遺誌九伐中原亦是功敗垂成,因此對於二者詬病者亦不在少數。
    但琦作為袁紹曾經的好友,現在又是敵人,自然更了解袁紹。
    袁紹此人,能夠從一介庶子成為汝南袁氏最耀眼的存在,甚至得到了袁氏大部分門生故吏的投效,靠的可不僅僅是出身。
    論出身,庶子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地位,袁術這位嫡子的身份要遠遠高於袁紹。
    很多時候,庶子這個身份甚至會成為其發展的製約。
    越是大家族,嫡庶之分越加明顯。
    饒是如此,袁紹仍舊能夠擁有接今日成就,豈是僥幸?
    袁紹的確有的得誌便張狂的臭毛病,但是曹操、劉備不盡皆如此嗎?
    人們在逆境中,往往能夠爆發出不可思議的潛力,反而是在順境之中,容易迷失自我。
    很多時候,就連周琦都有些飄飄然。
    這並不能說明袁紹、曹操、劉備以及周琦不行,隻能說是人都擁有劣根性,這點很難避免。
    周琦看著劉備,正色道:“以孤對袁本初之了解,絕非僅憑三言兩語,就能將之氣的吐血之人。”
    “竊以為,此事頗為蹊蹺,玄德公還請謹慎行事。”
    還有一些話周琦就沒有明說。
    袁紹的政治能力,以及麾下的文臣武將,實力要遠遠勝過劉備。
    就連劉備遇到這種事情,有了關羽、張飛、趙雲在此,軍隊都不會亂到這種程度,別說袁紹了?
    更何況,此番出征袁紹還帶來了自己的兒子以及外甥。
    莫說袁紹可能沒有出事,就算袁紹真的出事了,仍舊有人主持大局。
    以上所探聽到的都是高級將領討論的內容,周琦不相信這麽容易就泄露出來。
    當然,周琦能夠有此猜測,也是基於對袁紹的了解,並且對於袁紹才能的認可,還有對其麾下文武的忌憚。
    若是換成袁術身處袁紹如今境地,周琦或許根本不會有任何疑慮,直接引兵殺了過去。
    周琦的這番話,宛若一盆冷水,將劉備的所有熱情都澆滅了。
    看著張飛等人仍舊麵露不認可的神色,劉備卻是目視眾人,讓他們莫要多言。
    劉備沉吟許久,終究還是說道:“話雖如此,若袁本初果真昏迷不醒,吾等卻坐視不理,豈不錯過了天大的戰機?”
    “大將軍擔心袁軍有詐,不妨等到明日,看看袁軍是否會對郯縣發起進攻。”
    “彼若攻城,則說明袁紹無恙。”
    “彼若不攻城,則說明情報不虛假,袁軍可圖矣。”
    周琦微微頷首,道:“且觀明日袁軍動向,再做定奪不遲。”
    “有了一晚的休息時間,吾麾下士卒亦能恢複體力,縱然彼時出了什麽變故,亦能從旁策應。”
    目送劉備離去以後,周琦轉頭看向周繼與諸葛亮,問道:“對於此事,你二人有何看法?”
    周繼天性謹慎,猶豫半晌才說道:“依孩兒觀之,父親所言不無道理,當按部就班據城死守,等到袁軍糧草耗盡,自可一戰破之,沒必要操之過急。”
    周琦微微頷首,而後又將目光放在了諸葛亮身上,眼中帶著考校之意。
    諸葛亮沉吟的時間更久,周琦倒也沒有催促,隻是靜靜等待著。
    不知過了多久,諸葛亮才開口道:“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吾對於袁本初及其麾下文臣武將,才能、性格以及受重視程度都不了解,不敢貿然評定。”
    周琦聞言,卻是眼睛大亮。
    諸葛亮此舉看似太過謹小慎微,實際上卻是最好的答案。
    正如前麵所言,遇到不同的對手處於此等境地,周琦肯定會有不同的應對手段。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對手的性格、能力不同。
    周繼所言乃是堂堂正正的退敵之策,不管袁紹是否真的暈倒,按照此等方法行事都不會有錯。
    諸葛亮卻考慮的更多。
    他在不了解袁紹及其麾下文武的情況下,僅僅通過今日所聽到的隻言片語情報,很難分析出真正的結果。
    若是為了表現自己而長篇大論,反而落了下乘。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像周繼那般,以堂堂正正之師守城,等到袁軍糧草耗盡自動退兵,亦是不屑為之。
    如果諸葛亮先開口,或許會這麽說。
    周繼既然已經說過了,諸葛亮再拾人牙慧也就沒有意義了。
    更何況,周琦問的並非退敵之策,而是對於今日之事的看法,周繼的回答下卻是有些取巧。
    周琦上前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滿是讚賞的說道:“如此年輕就有此等看法與心性,當真不凡。”
    諸葛亮卻沒有因為大將軍的誇讚而迷失自我,反而正色道:“今日劉使君所言,觀明日袁軍行動而推斷袁本初是否真的昏迷,竊以為此事不妥。”
    周琦神情微動,問道:“何出此言?”
    諸葛亮滿臉認真的說道:“若我為袁本初麾下謀士或者將領,在袁本初昏迷不醒的情況下,非但不會龜縮不動,反而會在明日讓袁軍猛烈攻城。”
    周琦問道:“為何如此?”
    諸葛亮繼續說道:“昨日袁本初於眾目睽睽之下吐血昏迷,且軍中流言四起,混亂不堪。”
    “若坐擁三十萬大軍而龜縮不前,勢必會讓所有人以為,袁本初果真有事。”
    “如此既會引得袁軍士卒越加混亂,亦會將軟肋暴露於我軍之中。”
    “反之,若明日率軍猛攻郯縣,既會穩住袁軍軍心,亦會令我等心中疑慮,不敢主動攻擊袁軍。”
    周琦聽到這裏,沉吟許久,隨後說道:“汝之言未嚐沒有道理,今日莫要多想,且在明日觀袁軍動向即可。”
    次日天明沒多久,震天動地的戰鼓聲就已經傳到了城中,數之不盡的袁軍,從四麵八方大舉進攻郯縣。
    袁軍營寨之中大將齊齊上陣,源源不斷的攻勢從早上直接持續到了晚上。
    若非周琦已經帶領援兵抵達郯縣,再加上有郯縣百姓的幫忙,恐怕郯縣早就守不住了。
    直到夜幕降臨之際,袁軍才緩緩退去。
    劉備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了周琦身前,苦笑道:“昨天多虧大將軍阻攔,否則若我昨晚引兵前去劫營,恐怕已經中了袁紹設下的埋伏。”
    張飛亦是聳拉著腦袋,滿臉的不開心。
    周琦此時,卻是眉頭緊皺,眼中帶著深深的疑惑。
    劉備看出了周琦的異樣,問道:“大將軍怎麽了?”
    周琦不答反問:“玄德公是否覺得,袁軍今日攻城之戰實在太過猛烈了嗎?”
    劉備這才回過神,繼而點頭道:“的確如此。”
    “三十萬袁軍,今日幾乎都是輪番攻城,中間根本沒有絲毫間歇,哪怕大將軍未抵達郯縣之前,袁軍攻勢也沒有這般猛烈過。”
    周琦問道:“玄德公以為,若袁軍保持這種猛烈的攻勢,能夠堅持幾天?”
    劉備沉思許久,而後說道:“這般攻勢無論強度還是損失都非常大,若袁軍持續這種攻勢攻城,最多隻能堅持三天。”
    “三天還沒有攻破城池,其勢必衰!”
    所謂攻城戰,也不是把所有士卒都派出去,不要命的使勁攻城。
    真要如此,那些動輒攻城數月甚至數年的攻城隊伍,恐怕會被活生生累死。
    很顯然,袁軍今日的行為實在有些反常。
    劉備尚且沒有反應過來,站在旁邊的戲誌才卻是神情微動,而後問道:“大將軍是覺得,袁紹可能真的昏迷不醒,其麾下文武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弱點,才故意猛烈攻城?”
    劉備也反應了過來,不由眼睛大亮。
    隻是沒過多久,劉備當即搖頭道:“今日於兩陣之前,我可是親眼看到袁本初站在點將台上,全程指揮著袁軍攻城呢。”
    周琦反問道:“距離那麽遠,對方又是身穿鎧甲戴著頭盔,能確定那就是其本人嗎?”
    劉備無言以對。
    周琦繼續說道:“更何況,就算能夠看清楚對方臉,然而袁紹麾下有三十萬兵馬,還有數之不盡的運糧民夫,想要找出一個長相酷似袁本初之人,應該不難吧?”
    “讓此人身著盔甲,外人誰能分辨真偽?”
    張飛聽到這裏,眼睛卻是亮了起來,道:“大將軍的意思是,昨天探查到的軍情沒錯,袁軍是擔心吾等發起突襲,才故意虛張聲勢,並且弄出來了一個假袁紹糊弄人?”
    周琦眉頭緊皺,道:“吾是有此想法,卻也不敢肯定。”
    周琦之所以感覺如此為難,乃是因為袁紹並非劉表、劉璋、袁術之流,麾下謀士不計其數,荀攸、沮授、逢紀、審配等人都非易於之輩。
    其餘世家子弟智謀非凡者,更是不可勝數。
    若不謹慎行事,稍有差池,都可能會落入別人的陷阱之中,繼而滿盤皆輸。
    看著周琦麵露糾結之色,終究還是戲誌才開口道:“袁本初非同小可,主公雖然有所猜測,終究難以確定。”
    “如今敵強我弱,據城死守耗盡袁軍糧草,才是最穩妥之法。”
    “以我之見,既然不能確定袁紹是否果真昏迷不醒,還是應當以守為主。”
    “更何況,吾觀今日袁軍各部攻城皆井然有序,哪怕袁紹果真昏迷不醒,卻也不容小覷。”
    “袁軍經受得起損失,吾等卻是不行。”
    周琦聞言,長長吐出了一口氣,而後說道:“誌才之言有理,雖說據城死守或許會耗時日久,而且必然損失不小,卻是最穩妥之法。”
    “依我之見,無論袁紹有何謀劃,是否真的昏迷不醒,我們都應該不予理會,安心守好郯縣即可。”
    周琦下定這種決心,除了戲誌才的話意外,也是想起了自己攻打墊江的經曆。
    如果趙韙等人不急功近利,而是據城死守,周琦最後恐怕也隻能無奈撤兵。
    正是因為趙韙等人自以為看到了勝利的機會,主動出城劫營,才會有此大敗,最終不僅損兵折將,還丟失了墊江此等險峻城池。
    周琦並不認為自己以及麾下謀士算無遺策,天下無敵。
    弄險固然可能以弱勝強。
    但弄險哪怕成功無數次,隻要失敗一次,都有可能萬劫不複。
    兩軍交戰,還是應該使用堂堂正正之師,實在是陷入僵局被逼無奈以後,才會想著弄險。
    劉備聞言,亦覺有理,正想答應下來,卻見張飛不滿的說道:“既然已經推斷袁紹果真昏迷,如今袁軍群龍無首,大將軍何故還要如此畏手畏腳?”
    周琦搖頭道:“三將軍此言差矣,孤隻是推測袁本初有可能昏迷,卻也有可能是其所設下的誘敵之策,真相如何,實在難以琢磨,因此才不建議兵行險著。”
    張飛卻是說道:“若袁紹果真昏迷,如此畏手畏腳,豈不錯過了破敵良機?”
    “若是擔心此乃袁紹誘敵之策,不妨讓某帶領三千兵馬出城劫營,兄長與大將軍領兵屯於後方,靜觀其變。”
    “若果真是袁紹之策,兄長與大將軍無需救援,縱然某麾下三千兵馬折損殆盡,又有何妨?”
    “若劫營能夠成功的話,兄長與大將軍再引大軍馳援,必能一戰大破袁軍!”
    周琦聞言,不由眉頭微皺。
    從張飛對三千士卒性命毫不在意的態度,周琦就不由在心中暗歎,史書果然沒有寫錯,張飛敬愛士人卻不體恤士卒。
    這也是漢末時期豪強們的普遍心態。
    關羽聞言,卻是眉頭微皺,喝道:“三千兵馬,豈是兒戲?若果真全都折損,又會多上多少孤兒寡母?”
    關羽斥責張飛,倒也並非因為不讚成張飛劫營的做法。
    而是因為,關羽性格與張飛截然不同。
    張飛敬愛士人卻不體恤士卒,關羽卻反其道而行,傲上而不欺下。
    關羽因為這種性格,在曆史上吃了大虧,而且也因此讓許多人詬病,認為關羽太過狂傲。
    甚至於,相比起關羽的傲,很多人更喜歡張飛的真性情。
    隻不過,這些都隻是基於上帝視覺觀看問題。
    事實卻是,普通人若是來到漢末,最好投奔關羽而不是張飛。
    關羽能夠做到體恤士卒,可以真正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手足兄弟,張飛卻視其為建功立業的工具,甚至不把別人當人看。
    關羽傲上,是因為他性格高傲,擁有自己的氣節,不屑於攀附那些沒有真本事,或者是諂媚的士人。
    對於真正有本事且品德高尚的士人,關羽自然也是從心底感到敬重。
    關羽自己喜歡讀《春秋》,並非附庸風雅,而是家族傳承。
    其祖父就常以《易經》、《春秋》訓關羽之父關毅,關毅作為至孝之人,亦是以《春秋》訓關羽。
    關羽從小耳濡目染,通曉其中的微言大義,就將這份義刻進了骨子裏。
    張飛卻是不同。
    他出身地方豪強,家裏非常有錢,田地仆役也不在少數,卻終究難以躋身士族之列。
    漢末無數豪強都希望,能夠讓家族更進一步,張飛自然也不例外。
    正是為此,張飛哪怕有萬夫莫當之勇,仍舊有些附庸風雅,喜歡書法與做畫,對於士人非常敬重。
    從骨子裏,張飛也想成為士人。
    人們喜歡張飛,是因為不知不覺間,每個人心中都圈養著一頭野獸。
    很多時候,大家都隻能死死壓製野獸。
    但是看到張飛這種能夠釋放野獸的豪傑,也未免會心生喜愛,甚至會刻意忽略他的暴戾與所犯下的過錯。
    張飛如此,李逵亦是如此。
    反之,關羽類似於清高且品德高尚之人。
    普通人做不到這種程度,自然缺乏一種代入感,甚至會覺得關羽太裝,太孤傲。
    因此,關羽的失敗也就會被不斷放大,功績反而會被淡化。
    若平心而論,能夠真正做到傲上而不欺下者,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絕大多數之人,都是媚上欺下。
    就算修養好不欺下,至少也會從心底感覺自己高人一等。
    關羽斥責張飛,自然是因為對方那種不在意三千士卒性命的態度,這種理念與關羽的認知背道而馳。
    劉備亦是臉色微沉,喝道:“益德休要胡言亂語!”
    這種話若是傳出去,必然會大失人心。
    更何況,三千兵馬對於劉備而言,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他當初在青州拚死拚活那麽多年,前來徐州之前,麾下也不過千餘人。
    被兩位兄長嗬斥,張飛縮了縮脖子,不敢繼續多言。
    劉備略作沉吟以後,終究還是不甘心放棄這個機會,而後看向周琦,正色道:“益德之言雖有不妥,卻也未嚐沒有可取之處。”
    “我欲派遣八百人騎兵出城劫營,率領其餘兵馬在旁策應,如此劫營兵馬有失,亦可前去救援,不知大將軍以為如何?”
    周琦聞言,苦笑道:“奈何三日之期未到,吾不好違背諾言派兵出城。”
    劉備隻派出了八百人前去劫營,實際上也是認同了張飛的建議。
    三千人劉備折損不起,八百人卻也不至於讓劉備傷筋動骨。
    若能用八百人的性命,博取大破袁軍的可能,劉備認為非常值得。
    周琦雖然洞悉了這點,卻也沒有點破,甚至覺得這才是一位亂世梟雄應該有的氣質與胸襟。
    劉備笑道:“無妨,大將軍幫助守城即可,我自領徐州兵馬出城劫營。”
    是夜,月黑風高。
    張飛率領八百徐州兵,人銜枚,馬裹蹄,悄悄摸到了袁軍營寨附近,卻並沒有早早衝出去劫營。
    張飛看似魯莽,實則粗中有細,而且跟隨劉備征戰多年,對於戰爭有著非常強的敏銳感。
    他並沒有趁夜劫營,原因有二。
    其一,淩晨時分才是人們睡得最死,最沒有防備的時候。
    其二,周琦的擔心也讓張飛心中有些犯嘀咕,因此打算先穩一手。
    先這麽藏匿在營寨不遠處,能夠暗中觀察袁軍營寨動向,如果對方果真有準備,也可以讓麾下八百士卒消耗幾十萬袁軍的精力。
    如此,縱然最後劫營失敗,袁軍被消耗了大半夜,也不虧。
    黎明前的黑暗悄然抵達,本來還在營寨內四處巡邏的袁軍士卒,也都紛紛找地方休息去了。
    張飛瞅準時機,命令回下八百騎兵撥開鹿角,而後帶著眾人衝入營寨。
    “燕人張益德在此,袁紹速來受死!”
    張飛率領八百騎衝入營寨,發出了炸雷般的吼聲,震得不少人耳膜嗡嗡作響。
    緊接著,張飛就帶人於袁軍營寨之內如入無人之境,而後四處放火。
    袁軍營寨的另一個方向。
    袁紹穩穩坐於主位上,聽著屬下的匯報,臉上不由露出了失望之色。
    他從與周琦嘴炮後就開始布局,而且又有荀攸、沮授等人的出謀劃策,本以為能夠假裝昏迷,騙取城中兵馬大舉前來劫營。
    未曾想,周琦那廝穩如老狗。
    袁紹下了如此重的餌料,最終隻釣來了張飛以及八百騎兵。
    “大王,需要現在收網嗎?”
    全副武裝的張郃,看著滿臉失望的袁紹,出聲問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