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東征和西征

字數:504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幹 !
    第346章 東征和西征
    崇禎十七年4月,李二愣瞥了一眼豪格墓碑上的對聯,宋孝子說:“我要為豪格的對聯改幾個字,定是天敵。”
    國公李二愣道:“好,你換吧。”
    宋孝子接著吟誦...
    “有意思,有意思,沒想到你的文采還不錯。”
    李二愣讚賞地看了宋孝子一眼。他聽說過,即使是在打仗和行軍的間隙,他也不會放下書本好好學習。不然,一個護衛出身的人,怎麽會知道這麽多?他絕對會成為白馬軍中獨一無二的人物。
    他笑著對宋孝子道:“走吧,豪格已經成了墳墓裏的死骨頭,不能再和我們為敵了。就幾句肥話,讓他在陰間盡情享受吧。”
    當李二愣趕到寧遠城下時,四麵八方的白馬軍已經集結於此,將寧遠城當鐵桶一樣圍了起來。
    他算了算,蘇可哈哈在城裏的本土軍隊有4000多人,現在多爾袞的軍隊還有1萬多人。光是糧草,就足以讓多爾袞愁死了。我兵足糧足,閑著就把他困死。寧遠勢在必得,蘇可哈哈死在即!
    外來援寧遠者,有正白旗二千,自撫順來。僅一日,宋孝子來報正白旗兵敗,清軍退回撫順。
    次日情報員前來匯報,寧遠清軍卻在原地紮營留連。
    白馬軍有火槍,李二愣命宋孝子和情報科科長各率3000人從左右兩翼夾擊。清軍大敗,退守寧遠。
    沈陽的多爾袞不過了一樣似的,將他所有的輜重和數萬兩銀子都扔在正白旗供養。
    寧遠被圍之前,蘇可哈哈雖然從周邊地區弄到了一些糧食,但是突增的一萬多軍隊怎麽供應呢?
    多爾袞命令當官的隻吃稀飯,並組織了500人的食品檢查隊在城裏挨家挨戶搜查。隻要他們找到食物,就會立刻搶走,讓全城的人都膽戰心驚。
    他端著粥,稀薄的粥裏倒映著一張黃黑的、胡子拉碴的臉。想起自己多少次被皇太極逼死,而這一次又是在精神錯亂的邊緣,一串串眼淚掉進了粥碗中間。
    他回到自己的房間,給順治寫了一封遺書,他把護衛叫到身邊,說道:“等城破了,我自尋死路,無論如何,你一定要把我這封信送到我家。”
    就在寧遠城危在旦夕之際,順治派遣大臣給多爾袞傳旨:
    阿濟格率領朝鮮八旗來增援,他希望寧遠將士堅持幾天。事情非常緊急,沒有任何借口可以撤退。
    “原計劃用長達半個月,短則十天的時間,將相幹徹底殲滅,沒想到功虧一簣。”李二愣長長的歎了口氣:“不過,東征是我們的職責,隻好讓多爾袞多活幾天。”
    說罷,吩咐諸將,全部撤回,趕往錦州。宋孝子聽說要經鬆山回錦州,就親自在驛路上等了兩天。接過防守重任,帶著人來到聖像前,道:“我宋孝子,是個不怎麽講究飲食的人,平時一碗米飯,一盤辣椒就夠了。今日我會在鬆山最有名的酒樓設宴,一是給王爺送行,二是感謝在場上的無上功績。”
    “別說了,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就算我李二愣三頭六臂,也是枉然。”
    李二愣謙虛地笑了笑:“本可以辦個慶功宴犒賞大家,可惜沒能成事,今天就借你們老板的酒來墊底吧。”
    等眾人上到三樓,就看到八仙宗那兩張黑得發亮的桌子上,已經擺滿了酒菜。“金波玉液”酒,倒入杯中,呈翠綠色,有奇香。
    吃飽喝足,李二愣起身來到臨江窗前。他看到河對麵橫亙著一條河流,浩瀚無邊,一股自豪湧上心頭;宋孝子知道李二愣不僅武功高超,而且好舞文弄墨,急忙下樓找掌櫃要筆墨。
    四十多歲的胖掌櫃經營這座大樓多年。他知道,詩人墨客的題詞,可以讓酒樓升值,急忙親自提著書房四寶上樓。
    李國公沉吟片刻,提筆走到一堵空白的粉牆前,滴滴答答,一筆一劃寫下:
    揚鞭慷慨來東北,非仇非恩。隻覺天怒,欲徒手救漢民。三年牽轡,黯然奪馬,千人山如病猿。
    魔氣一除,石歡名為靜,世間再無哭泣痕跡。
    軍中雖然文盲不多,但是大多也不懂詩,但從李國公急於作文的樣子,就可以看出這首詩絕非出類拔萃。
    掌櫃是個有學問的人。數次科舉不中,棄儒經商。然而,他看到了那令人心生自豪的豪邁詩篇,不禁大喜過望。
    李二愣在詩末加了“種花家東征主將李二愣”十字。
    胖掌櫃沒想到,眼前題詩的人,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國公李二愣。看著那魁梧的身影和威風凜凜的氣勢,頓時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了李二愣麵前:“不知國公何時到,若是想念你,迎接你,便是以死相罰。”
    李二愣連忙扶起胖掌櫃,告別了宋孝子,騎馬來到海邊,已經有一艘大船在等候,李二愣上船,大船解了錨,飛一般的順流而下。
    在西麵戰場上,希臘雅典會戰中,許國璋將僅剩的幾百名官兵聚集在自己周圍,鼓勵他們說,“三麵被圍,一麵臨水,大丈夫死就死矣。反正是一死,不如拚死多殺一個洋鬼子!”官兵們聽後無不為之感動,紛紛表示決心為國盡忠!
    許國璋,是著名的種花家愛國將領,他是四川成都人,其父曾任種花家皇帝護衛軍官,並立有戰功,少年時期的許國璋受父親的影響,崇尚武略,統一戰爭時,投身白馬軍,開啟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在後續多起戰事中,許國璋屢建功績,得到了白蓮教護法劉九的賞識,被提升為班長,委以重任。
    西征戰爭全麵爆發,許國璋則是奉命率部出川,在出川臨行前,許國璋對家人傲然有節地說道:此次出川,我已身許國!”
    就這樣,懷著滿腔熱血的許國璋率部出川,在隨後的中亞會戰上痛擊奧斯曼帝國,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因而被晉升為營長。
    5月,奧斯曼帝國集結重兵,大舉東進,君士坦丁堡會戰就此打響,當時,許國璋奉命轉守外線的突兀一帶,阻擊奧斯曼帝國軍隊。
    而麵對氣勢洶洶的敵人,許國璋不僅並沒有絲毫膽怯和退縮,反而是對本營的全體將士慷慨陳詞道:為國捐軀,軍人分也,今當決一死戰,敢有退者,必手刃之!
    就這樣在許國璋英勇精神的鼓勵之下,在他的指揮之下,頂著酷暑炎夏與敵人相持數月,毫無懈怠,其它周邊的陣地,相繼失守,唯獨隻有他駐守之地獨存,為後續取得大捷作出了重要貢獻。
    11月,神聖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集結10萬餘人的兵力,大炮的掩護之下,對君士坦丁堡的門戶希臘發起了進攻。
    為了粉碎這次進攻,第六戰區長官部決定發起希臘會戰,保衛君士坦丁堡,許國璋和他的營則奉命在公路上抗擊希臘方麵來犯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
    阻擊戰的初期,許國璋和他的1營占據著有利地形,先後打退了多次進攻,但神聖羅馬帝國在每一次進攻受挫後,便會發起近乎瘋狂的攻勢,這就使得許國璋和他的手下傷亡慘重,不得不考慮退守山上,借助地勢的險要,繼續阻擊神聖羅馬帝國深入。
    但是,令許國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羅馬帝國軍隊行動太過迅速,根本不給退守的機會,他下屬的兩個排前腳起步後撤,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便突襲而至,將去往大山的通道給截斷了。
    見此情形,許國璋當即決定率部向南且戰且退,以此來吸引追擊而至的敵軍主力,支援其它部隊盡快占領陣地,構築防禦工事。
    許國璋率部行軍,來到了愛琴海西麵十來公裏的溫泉鎮,而敵軍則是在後窮追不舍,在傍晚時將鎮三麵圍住,這鎮臨海而建,三麵臨敵,一麵臨海,使得許國璋和他所率領的餘部被困於此。
    麵對這險境,許國璋將部下僅剩的幾百名官兵聚集在一起,然後對他們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為國盡力的時候到了,我們在這裏阻擊,多打死一個敵軍,便可以給守衛的友軍減輕一份壓力,盡到我們作為軍人的天職。
    現如今,我們已經三麵被圍,一麵臨水,既無渡船,難以突圍,與其當俘虜被侮辱殺害,或落水淹死,還不如光榮戰死在這裏,這裏便是我許國璋的墳墓。
    許國璋這振奮人心的話語,令在場的幾百名白馬軍官兵們無不為之動容,他們紛紛表示要堅決阻擊,與陣地共存亡。
    在隨後的阻擊戰中,許國璋親臨一線,與官兵們一道提槍上陣,抗敵到底,多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而神聖羅馬帝國軍隊進攻受挫,便開始動用火炮發起了猛烈的炮轟,而在這次炮轟中,許國璋被炮彈擊中,傷重昏死了過去,官兵們誤以為許國璋戰死,便想法設法找到了兩名當地漁夫,請他們將許國璋的“遺體”安全護送出鎮。
    到了第二天,經過一番救治的許國璋蘇醒了過來,當他問及身邊人,才知曉到溫泉鎮已經被敵人占據,而防守的官兵們除了少數突圍以外,大部分全部戰死在了鎮的陣地上。
    獲悉這個情況後的許國璋,眼含淚水,大聲喊道:我許國璋,是一名軍人,應該死在戰場上!你們把我抬過河,這是害了我!他當即便拿起衛士的手槍要自殺,被白蓮教護法攔下,怒斥他要為聖公而活,要為種花家而努力。
    種花家皇帝親自寫信鼓勵他為兄弟們報仇,不許他要自殺這種想法。
    許國璋的部下壯烈殉職後,遺體在他和白馬軍的護衛下,被送到了英靈殿進行安葬,為弘揚其愛國之功,種花家政府提拔他為中將,負責稍後的希臘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