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算你走運,這輩子認識了我!
字數:2907 加入書籤
三天後。
一輛212在雨後坑坑窪窪的土路上行駛著。
與正在抱著前座與離心力努力抗爭的楊默不同,後座上的穆大小姐仿佛習慣了這種顛簸,身子以一種極具柔韌性的姿態在空中晃蕩著,兩隻眼睛仔細盯著手上的一份數據。
1988年,臨邑縣對日出口銷售額38.5億元,進口額41.1億元,貿易逆差2.6億元;
出口產品中,發電機組、電機、變壓器、照明設備、泵閥、壓縮機、氣動元件等機電類比例最高,占比為41;
緊隨其後的為綿紡織原料及棉紡織品,占比為15;
占比在5~10的產品有三類,分別是家具、玩具和運動器材、賤金屬及其製品和化工產品;
占比在3~5的產品有四類,分別是塑料橡膠及製品、食品飲料類、醫療儀器和鍾表類產品、車輛運輸設備成品。
占比在1~2的產品有6類,分別是鞋傘帽、礦產品、植物產品、動物產品、毛革箱包、陶瓷玻璃品、;
占比在0.9~1的產品有兩類,分別是紙張製品、木製品;
其餘所有產品的出口銷售占比加起來不足1……
………………
“楊默,你也看看這份數據,我總感覺有些不太對,外貿局該不會是給錯了資料吧?”
穆麗雅將那一疊文件遞給楊默,好看的眉毛緊緊皺了起來。
楊默接過文件袋,抽出來趁著車子還算平穩的功夫看了幾眼,旋即遞了回去:“這數據沒錯……這些數字都是海關統計的,縣裏麵還沒這個本事亂改。”
“師傅,前麵麻煩找個地暫時停一下!”
一分鍾後。
穆麗雅看了一眼很自覺下了車的司機和白蒙蒙,這才一臉不滿地將那疊資料又遞了過去:“楊默,麻煩你認真看一下!”
楊默無奈地瞅了她一眼。
得,這位大小姐以為是自己被顛簸的難受,沒心情看數據,隨意糊弄她。
他很想告訴這位大小姐,就衝著這寫在最後一頁的各類產品銷售出口占比,就不可能有假……這種出口產品結構,雖然跟後世略有差異,但是整體卻高度相似。
裝模作樣地接過文件袋抽出那一疊隻有表格,沒有餅狀圖的數據看了幾分鍾,楊默重新遞了回去:“確定無誤,這些數據沒錯。”
穆麗雅嘴巴抿了起來,不滿地看著他:“楊默,麻煩你看清楚……去年縣裏麵對日出口銷售額僅有38.5億元,這還叫數據沒錯?光我們三家石油單位對他們的原油及化工原料的出口額就不止這個數了好不好!”
楊默無語地看著她:“大姐,麻煩你搞清楚,我們三家石油單位是央企,那些原油和化工原料的出口,是用來履約《中日長期貿易協議》的……你老人家拿到的又是縣裏麵自己用於決策製定的內部數據,又不是對外的數據,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人家都不應該把我們這些單位的出口數據計入臨邑縣的對外出口銷售好不好!”
………………
楊默口中的《中日長期貿易協議》,其實應該叫做《中日第二次石油長期貿易協議》才對,第一次的石油長貿協議簽訂在1978年,根據相關協議,1978~1985年的8有效期期間內,東北的大慶需向日本出口5000萬噸原油,貿易總金額在200億美元左右。
隻不過第一次的石油長貿協議裏麵有太多的坑,這份本質上是能源換技術的協議,雖然最終在新日鐵公司的協助下,將寶鋼建設了起來,但這中間被島國糊弄的地方委實多不勝數,而且大慶那邊幾乎都是在單方麵付出,因此轉來轉去,這第二次石油長貿協議就被壓到了齊魯石油係統的身上。
沒法子,由於具有緊鄰東北亞的區位優勢,齊魯本身在這場大棋裏本身就被定位成“承接島國製造業轉移,逐漸升級製造業技術,成為工業重心”的省份,本省的石油係統自然有履行自身義務的責任……不過好在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這幾年來齊魯這邊雖然依然時不時的踩坑,但至少島國那邊沒能再像建設寶鋼時候的那樣,再玩一手借雞生蛋了其中的始末和因果不方便直說,大家自行查證)。
………………
被楊默點醒這其中的區別,穆大小姐訕訕地笑了笑。
跟普通國企不同,由於央企的主營業務並不向地方納稅,因此本地主管單位或許會在對外宣布的數據上把他們的營業額統計進去,但在內部的發展研討會上,卻會把這些數字摘掉,隻保留它們對本地gdp的帶動數據。
隻不過在94年分稅製改革之前,很多事情都是眉毛胡子混一起,央企與本地主管單位的關係也相對比較親密,因此穆大小姐下意識地就忘了這一茬。
重新拿起那疊資料看了看,穆麗雅的表情有些嚴肅了起來:“貿易逆差高達2.6億元,要不是你提醒我去拿一分海關的數據作為參考,我還不知道,臨邑縣這邊的情況遠比我想象的要嚴肅啊!”
楊默聳了聳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幾年臨邑縣的貿易逆差一直都挺不小……不過你也不用擔心,這都是產業升級之前必須要挨過的陣痛,再過個三五年就好了……事實上,如果你拿到日照、威海、青島這些地方的海關數據,就會發現他們這幾年的貿易逆差甚至更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