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V字型高標準大棚果樹果園?
字數:2519 加入書籤
白楊村。
這個離鑽探公司位置最近,人口也是最多的村落,廣場上密密麻麻擠滿了村民。
與之前的石坪村不同,因為之前曾經合作過肉雞飼養基地、中藥原料炮製廠等項目,因此楊默隻是拉著那位論輩分應該叫他一聲“李伯”的鄉賢嘀咕了一陣子,不到半個小時,一陣飛雞攆狗之後,超過四百名村民齊刷刷地聚攏在了村中央的戲台廣場上,而擠不進廣場的人,就隻能站在各條通道上……估計除了過年唱大戲遊花燈的時候外,白楊村再也沒有能比今天更熱鬧的了。
而與前兩天不一樣的是,特別工作小組此行一分為二,以穆大小姐為首的一堆人坐鎮現場,任由陳飛宇在戲台上湊在話筒前滔滔不絕地介紹著各種農用器械和政策;
而另一邊,楊默卻領著一群看上去略有些眼生的人,跟著那位李伯一起,坐著牛車來到了村外一大片剛剛收獲完的花生田。
…………
“嗯,不錯,雖然這塊地看上去貧瘠了些,但據我所知,桃樹並不如何挑肥力,土壤的透氣性反倒是第一位的,雷老師,您的意見呢?”
楊默從一叢被丟棄到地上的花生苗根部,扯了一顆瘦癟癟的殘次花生捏開,嚐了嚐後,又拿著手指在地裏刨了兩下,扭頭對著一位隨行的中年漢子問道。
這位是從齊魯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請過來的專家,正高級的研究員,絕對是妥妥的技術大拿,要不是這個年代技術研究人員的地位著實令人唏噓,放後世的話,他楊某人甚至可能還沒資格站在人家麵前呢。
聽到楊默這個之前跟院裏麵有過一次愉快合作的實權小青年叫自己“雷老師”,雷浩咧嘴笑了笑,然後蹲在地上,側頭盯著地表觀察了一陣子,然後用那雙布滿青筋的大手在砂地上刨了一個十多公分厚的小坑,用手背感受了一下土壤的濕度和溫度變化後,又捏了幾搓沙壤放在手心細細觀察了一下。
“雖然沒有用專門儀器進行監測,但根據經驗判斷,這塊地的透氣性應該不存在太大問題,從板結狀況來看,土壤的微生物群共生關係也相對比較良好……即便有輕微的鹽堿化傾向,但隻要注意土壤改良,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再說了,桃樹本來具備一定的耐鹽堿性。”
這年頭的許多技術科研人員還沒學會“話守八麵”,因此雷浩雖然出於嚴謹性沒有給出絕對的答案,但話裏的意思卻明確無疑。
李伯聞言,樂的嘴巴都翹了起來:“能種桃樹就可咧,這砂地種花生倒是好使,可這幾年村裏麵的人畜肥很緊張,也都不怎麽有錢去買足夠的化肥,拖著拖著這地就愈發貧的厲害;”
“眼瞅著今年收上來的落花生個頭都小的可憐,空果癟果一大堆,價格賤的大夥都不稀罕賣,我還想著是不是要休耕幾年,又或者種點大豆之類的肥肥地呢……眼下這要是能搞成個桃園子,那不得比種點花生強?”
這話說的很有些貓膩,果樹之類的東西生產慢不說,這時候國內的水果也賣不出什麽高價,而且作為齊魯五大門麵水果之一,其它地方的桃子有名氣多了,無論怎麽看,把這塊養養就可以繼續種花生的砂地拿來種桃樹,都不是個什麽劃算的買賣。
不過很顯然,雷浩並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繞,聞言隻是很有些顧慮地看著麵前這位年紀比自己還大幾歲的村支書:“老哥,根據楊主任的設想,這片地要種的是肥城桃……即便是采用了我們果樹研究所的最新矮化技術,至少也得三年之後才能掛果……而且第一次掛出來的果,未必能達到商品果的標準。”
李伯不以為然地擺擺手:“這個我知曉,三年已經很快了,俺院子的那顆桃樹,當初可是第五年才掛的果……而且肥城桃多好啊,聽說暢銷滴很,這兩年除了安丘蜜桃之外,就屬它最好賣了……俺可聽說咧,安丘那邊可是靠著種桃樹,種出來不少滴的萬元戶!”
後世麗江雪桃“國宴用桃”的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很多人卻未必知道,在這之前,國宴用桃的名號其實是安在安丘蜜桃身上的,而且一連六年都被指定成為國宴用桃,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前,委實是風光的很。
而有著“佛桃”之稱的肥城桃個頭在目前齊魯的桃子品種裏麵絕對稱得上老大,一級品甚至能達到900g的規模,再加上口味鮮甜,風味濃鬱,這些年在東南亞地區非常受歡迎,因此在許多本地人眼中,肥城桃其實比安丘蜜桃更有盼頭。
聽到“安丘蜜桃”這四個字從李伯口中說了出來,雷浩的表情有些複雜。
的確,作為齊魯晚熟桃稀有品種,憑借著國宴用桃的光環,安丘蜜桃這兩年可謂是火的沒邊,4兩規格的安丘蜜桃一度被收購商出價到6元斤的天價不說,本地人甚至想吃都吃不到……這些桃子甚至不需要走批發渠道,就已經被各路人馬瓜分殆盡了。
有鑒於安丘蜜桃的火熱,石堆、賈戈、城關、擔山甚至緊急新建立了四大蜜桃基地,並於去年,也就是1988年集中栽種了5000多畝新桃樹,用以應對越來越瘋狂的市場需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