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 雪中,誰給誰送炭還不好說呢!

字數:2753   加入書籤

A+A-


    即便有楊默中間忽然跳出來挑事,這場衝突並沒有繼續進行下去……楊天星嘴巴裏剛冒出幾個髒字,就被人捂住了嘴巴拽出了人群。
    “楊主任,今天實在是不好意思,讓你看笑話了。”
    “我已經接到曹常務的指示,他們決定這兩天緊急開會研究,就近期將針對各鄉鎮集市出現的胡亂收費、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是否開展一場整治活動進行討論和表決……楊主任放心,到時候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
    那名中年人恨鐵不成鋼地瞪了遠處正一臉不情願往街外走的楊天星一眼,然後扭過頭來,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
    ………………
    這人姓鄭,是負責這片區域的捕頭,也是楊默等人在這片地界上人身安全的負責人,那幾個隨行便衣巡撫的上級。
    就如同東廠的廠公其實很少穿飛魚服一樣,像鄭捕頭這種人,平日裏一般也不怎麽穿製服。
    按理說,地方和央企不是同一套係統,楊默這個所謂的副主任就算再牛,也沒這個資格一個電話把人家叫過來。
    事實上,這位鄭捕頭也不是楊默叫過來的……或者說,人家並不是楊默直接叫過來,而是自己“主動”跑過來的。
    中間的原因也並不複雜:
    楊默所在的這個特別工作組很有些特殊,除了身上背負著“解決本地企業三角債問題”的大義之外,這段時間的種種動作,也都是和臨邑縣的主管單位一起協作的……眼瞅著這位金主不斷地砸錢進來,諸如縣供銷係統、縣農業局、外貿局、工商等部門,現在一看到他們特別工作小組的人,眼睛都是彎的。
    如果僅僅如此倒也罷了,偏偏今年是換屆之年,縣裏麵很希望特別工作小組能狠狠做出一番成績出來,給他們夯實夯實底氣……體係內的人都知道,咱們國家實行的是“走官製”,一般來說,縣級以上的主管單位,一二把手往往都不是本地人,這中間固然存在著製衡的考量,但也不可避免地把掰手腕當成了常態。
    因此,這才是那位常務在接到穆大小姐的小報告後,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就做出了開會決定的重要原因。
    雖然是受到某人的指示,但人家穆大小姐給出來的理由也很站得住腳……基層營商環境不好,特別工作小組很擔心那7個億砸下去,是否會起到該起的效果。
    所以,幾乎沒有任何意外,鄭捕頭接到了曹常務的問責電話後,立即馬不停蹄地悄悄趕了過來……臨邑縣很小,小到了穆大小姐跟楊默的關係在許多人眼裏並不是秘密,也小到了隻要一個電話,就能知道今天興隆鎮上發生的事情。
    ………………
    聽到這位鄭捕頭把“讓你看笑話了”和“到時候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這兩句話咬的有點重,再回想起之前忽然有人捂楊天星的嘴巴這件事,楊默哪裏還看不出其中的貓膩?
    當下哈哈了一聲:“事先說好,別喝酒就成……我酒量不行,一碰這玩意就醉,到時候反倒讓你們看笑話。”
    這句沒頭沒尾的話一出,鄭捕頭先是一愣,旋即笑了起來:“好說,好說,他楊天星就一個在村裏撒歡的渾人罷了,本身也沒這個資格給楊主任你敬酒,既然楊主任你不喜歡喝酒,那就算了……不過楊主任放心,到時候總歸不能讓你在伱朋友麵前失了麵子才是。”
    楊默咧了咧嘴:“好說,好說!”
    臉上雖然是一副年少輕狂外加貪得無厭的輕浮模樣,但心下卻已打定主意,如果縣裏麵的整頓會議獲得通過的話,自己怎麽也要找人去遞遞小黑料,把楊天星這廝徹底按死才是。
    這倒不是說楊默真的多麽講哥們義氣,又或者嫉惡如仇了。
    而是作為一個重生者,他太清楚這位楊天星是何等人物了。
    這麽說吧,後世的臨邑縣在鄉賢這方麵的問題上一度名聲不怎麽好,而在其中,又以“北馬南楊”二位最為出名,相對於這兩位家族式毒瘤,包含那位把記者鎖在大院裏的一眾鄉賢們簡直隻能用小打小鬧來形容……你們能想到的破事,他們基本都做過,你們不曾想到的事情,他們也做了不少。
    甚至就連上一輩子的楊默,也是受害者之一;他父母隨著他去往南方居住後,老家的那幾畝地被楊天星下麵的人用100塊畝年的價格強行租過去不說,那院老宅也被他們不知道用了什麽法子,強行變更為工業用地,與周邊幾座院子一起,直接推平了,建了個所謂的服務區,與那些長途司機聯手,在裏麵強賣一些不知所謂的土特產。
    楊默一直認為,在醫學發達的後世,二老之所以那麽早故去,與這件事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畢竟他們在農村裏待了一輩子,那片土地就是他們的根,連故宅都被推平了,怎麽可能不鬱鬱寡歡?
    曾經踩過幾年縫紉機的楊大官人自認不是什麽好人,上一輩子的仇人在眼前,他自然要想方設法下狠手……
    嗬……
    在特別工作小組主導的債務置換 低價定向商品購買的模式下,臨邑縣必然會出現許多拿著商品跑到集市上做生意的村民,像楊天星這種家夥的存在,鐵定會對這種刻意營造出來的商品加速流通產生重大威脅……在這種時間點,不拔他拔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