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夏留

字數:3093   加入書籤

A+A-


    夏留村是個很奇怪的村子。
    自楊默重生以來,如果論及見過的自主配套設施建設建的最多的村子,那夏留村毫無爭議的排第一位;
    畢竟光憑全村已經實現道路水泥化這一點,在整個臨邑縣就屬於蠍子拉屎獨一份;更別提他們還擁有3個中型廠房和若幹條生產線之外,還擁有2個中型倉儲庫、1個汽修維修點、1個應急發電室、3個小型儲水窖、1條小型農田灌溉水渠、1個種苗室、1支由四輛古董卡車構成的運輸隊了。
    但論及基建設施的經濟轉化比,夏留村雖然不至於在全縣墊底,但倒數前十裏麵卻絕對有它的一席。
    如果是別的村子有這麽的生產線和這麽好的基礎設施的話,不說人人住上小洋樓,睡著席夢思,看著大彩電吧,但至少也應該人人身著新衣裳,三天一頓肉,五天一條魚的。
    可夏留村呢?
    明明擁有著全縣,甚至可能是dz市範圍內都能排得上號的基礎配套,但整個村子裏卻清一色的全都是刷著各種標語的破破爛爛土牆土房。
    出現在你視線裏的村民,絕大部分身上穿著很有些年頭的螞蟻藍不說,但凡你走進任何一家的院子,餐桌上的晚餐十有八九都是紅薯稀飯或者雜糧攤餅。
    是夏留村的村民懶麽?
    不是。
    公正的來說,夏留村的村民的勤勞程度大約是楊默兩輩子所見過的人裏麵非常靠前的那一波了,農村裏常常見到的懶漢盲流現象在這裏幾乎絕跡不說,哪怕是晌午時刻,也很少能見到躺在自家床上呼呼大睡的村民……八成以上的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加班加點的忙著活計。
    南方的同學或許不太理解這點,但在有午睡習慣的北方,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的北方農村,這是件很難以想象的事情。
    但讓楊默一直覺得有些毛骨悚然的是……
    如果是一般的人,麵對著村子裏這種很有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巨大的落差,早就鬧將起來了;
    就算不鬧僵起來,情緒上的消極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畢竟人性本就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可不僅僅隻是適用於個人與個人之間,也同樣適用於個人與集體之間……畢竟夏留村為什麽會形成現在這種巨大無比的內外落差,大家心裏都清楚的很。
    可夏留村的村民臉上卻很少能見到什麽消極的神態,上至六七十歲在家裏抱著籃筐納鞋底的老人,下至在倉庫門口揮汗如雨的漢子,甚至是大太陽下依然頂著烈日揚穀子的婦女;他們的黑紅斑駁的臉上除了一絲不苟的表情之外,更多的卻是一種似乎源於信仰的堅韌。
    那感覺……
    此處和諧數百字)
    ………………
    很有些曆史感的村集體食堂裏。
    頓~
    孫健擠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將一盆豆包放在了桌子上。
    “來來來,小楊師傅你們嚐一嚐,這就是我說的紫薯梅菜粘豆包了……嘿嘿,這可是現在社裏最受歡迎的一道菜,搭配著黴豆腐吃,那味道簡直一絕!”
    楊默正仔細研究著自己麵前碗裏的那幾塊方方正正,顏色可疑的青灰色黴豆腐呢,一旁坐著的白蒙蒙卻忍不住小嘴大大地o開:“這就是紫薯梅菜粘豆包?……孫經理,你確定這東西是拿來吃的?”
    這話咋聽之下非常無禮,但現場的所有人卻絕對不會以為這是在罵夥食不好,而隻會認為這是一種稱讚。
    無他,眼前的這一盆粘豆包,做的造型太精致了。
    表皮黃黃的……這沒問題,本來粘豆包用的就是黃米麵做的皮。
    號稱紫薯梅菜粘豆包,外麵卻看不見一絲紫色……這也沒問題,畢竟豆包在齊魯這邊隻是泛稱,本質上就是包子,紫薯和梅菜當成餡包在裏麵也很正常。
    按理說,受限於食材工藝,在引入木薯粉、冰皮麵料之前,豆包這玩意怎麽也跟精致兩字無關,畢竟原料的限製放在那呢。
    但架不住造型獨特啊!
    隻見這一盆粘豆包造型各異,有的在頂頭點了一抹胭脂紅,做成了仙桃的模樣;
    有的則在上麵接上了菠菜麵皮,捏成了八棱小南瓜的造型;
    有的是直接捏成了玉米棒子的模樣,上麵的玉米粒顆顆分明;
    有的則是直接做出了炸雞腿的既視感,隻不過這雞腿外麵裹的糊糊多了一點罷了;
    最過分的則當屬堆在盆沿的那個豆包,竟然被做成了大黃魚的造型……雖然這豆包與真正的大黃魚無論是從色澤還是形狀上還存在著不少的差距,但不管是魚眼還是魚鰓、魚鰭,又或者片片細鱗,該有的全都有,甚至還不知道用了什麽法子,把魚身的那種上黃下銀的過渡色給渲染了出來。
    這玩意要是稍微拿遠點,指不定就會被誤認為是一條真正的大黃魚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這個年代,把造型做到這種程度,哪怕是一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粘豆包,也已經脫離了普通食物的範疇,上升到了藝術的層次。
    雖然白蒙蒙在銅仁大院裏生活了十年,但貴州那邊向來白案不興,一下子瞅見這麽一盆造型精致的粘豆包,怎麽可能不吃驚?
    事實上,別說白蒙蒙了,就連身為本地人的楊默,也被這一盆子粘豆包震的不輕……雖然他一直知道齊魯是個傳統白案強省,許多地方都有將麵點捏造型的傳統,但在2015年以前,齊魯這邊的民間頂多就是捏捏壽桃,按照一些小動物的形狀捏出點造型罷了,細節上哪會這麽考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