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強勢
字數:2903 加入書籤
第239章 強勢
被老朱調侃儀態之類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在意,朱雄英不是很在乎這樣的事情。他可以繼續踏踏實實的站在朝堂,手捧圭站著就好,聽著文武百官在奏事。
暫時也不想對於一些事情發表什麽見解,朱雄英的觀政似乎也就是這個風格,還真的隻是觀政而已,因為一般的情況下他根本就不會開口。
朱雄英本來覺得這一次的早朝似乎也沒什麽問題,和往常沒什麽區別,他現在站的穩著呢。
沒有需要接見的外國使臣,軍事方麵也沒什麽大事發生,都是一些內政。
這時候不隻是朱雄英覺得安穩,文武百官這個時候大多數也都是覺得沒什麽問題。心裏踏實著呢,這兩年皇帝看起來脾氣變好了不少,對百官不如以前嚴苛了。
就在大家都覺得心裏踏實的時候,太子朱標忽然出班,“啟奏父皇,兒臣以為應天府偏安一隅,不利大明江山社稷。兒臣奏請,朝廷商討遷都之事。”
這一下就是平地一聲雷了,遷都這樣的事情不管是在哪個年代都是無比重大的事情。而現在皇太子忽然提起遷都的事情,顯然這也更加的讓文武百官感覺到震撼了,也有些猝不及防。
很多人也明白,以應天府為京城,這其實不是洪武皇帝的首選。
哪怕這裏確實是皇帝起家的地方,當初占據了這裏才讓洪武皇帝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本。但是作為都城,這些其實不算是皇帝一開始的預想。
隻是大明朝開國的時候,蒙元還占據著北平,開封一片廢墟,王保保的勢力依然威脅著關中區域。那時候的大明確實沒有其他的辦法,以至於老朱一度想過將鳳陽當做都城,甚至都已經開始興建了。
而現在似乎有更多的遷都理由了,北伐的成功讓蒙古人隻能在漠北了,王保保的勢力早就被清掃一空。現在的大明,也是真正的大一統王朝了,自然可以考慮一些事情了。
而且很多人也注意到了應天府的皇城整體偏低,這裏也是填燕雀湖建造。
老朱看了一眼有些發蒙的文武百官,直接開口問道,“太子以為以應天府為都有何不妥?”
朱標看了一眼朱雄英,然後才說道,“啟奏父皇,三國時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其後有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
“然,孫吳國祚52年,東晉享國103年,宋、齊、梁、陳均以應天府為都,國祚合計不足一百七十年。尚且有南唐以此為都,享國三十八年。”朱標侃侃而談,說道,“父皇,縱觀這幾朝,俱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疆域難及黃河。”
道理其實很多的官員也都明白,以應天府為都城的朝廷,確實都是一些小朝廷。對於大一統王朝來說,應天府似乎是承擔不起首都的職責。
朱雄英這就傻眼了,也沒提前說一聲啊,怎麽就打了個突然襲擊了?
好在朱雄英也算是反應迅速,主要還是因為就算是朱標看似忽然提起遷都的事情,朱雄英也是早就知道這件事情,老朱和朱標的考量,他也心裏有數。
所以也不用說措手不及之類的,最多也就是昨天沒有提起這件事情。
朱雄英也迅速出班,手捧圭跪下,“啟奏祖父皇帝陛下,孫臣附議。”
老朱露出一些笑容,看著朱雄英問道,“哦?你也覺得應天府為都不妥?”
朱雄英都想吐槽了,主要就是這些事情早就討論過。甚至遷都的備選,都已經商議了的。現在再問這些,顯然是有著一些多此一舉的嫌疑了。
隻不過朱雄英也知道演戲要演全套,說道,“回陛下,父王所言有理。大明一統江山,若是建都應天府,對於北地管轄受限。”
這時候兵部尚書沈溍立刻出班,嚴肅說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太孫殿下所言偏激。江南乃大明財賦之地,若是遷都他處,大明財賦必受影響!”
朱雄英立刻扭頭看著沈溍問道,“沈大人,莫非遷都他處,江南之地就任由貪官汙吏為所欲為?”
對於朱雄英的強詞奪理,這顯然令人不滿,但是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皇太孫偷換概念不算什麽,滿朝文武裏頭也有不少人能言善辯,可以將皇太孫懟回去。
朱雄英看著沈溍,想起來了什麽一般,“沈大人,俺方才想起一些事。去年陛下下令禁止武官幹預民事,俺記得愛卿製定衛所世籍及軍卒勾補之法,俺現在多觀閱五軍都督府留檔,你那勾補之法名目眾多,引起官員相互勾結,你是看不出還是無解決之道?”
沈溍瞬間汗流浹背,直接跪下以頭搶地,“陛下,臣冤枉!”
老朱就露出笑容了,似乎也不理解,“愛卿平身,有事就商討,哪能還未議事就喊冤!難不成愛卿以為太孫冤枉伱,還是你心中不服?那好,你好好辯駁就是!”
文武百官這個時候心裏發苦,皇帝這是幾乎毫不掩飾的在偏袒皇太孫了,這官司根本贏不了。
最主要的是皇太孫說的那些事情,其實也是言之有理的,尤其是武勳這邊,多少也看出來了勾補之法的短板,也確實對衛所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和影響。
不過這時候更多的人覺得皇太孫不講武德,沈溍隻是提出來反對遷都的意見,而皇太孫直接翻舊賬,這簡直就是要將沈溍給架到火上烤。這不隻是讓他下不來台,這更是要命的事情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