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24
字數:1978 加入書籤
第二篇-三國演義話忠義
英雄出世感天地-9
忠義諸葛及子孫
父子誓死報國恩-諸葛瞻、諸葛尚
1、諸葛瞻戰死綿竹一節。鄧士載偷度陰平,取了江油,蜀人飛報入成都。
此時遠近告急表文,一似雪片,往來使者,聯絡不絕。後主設朝計議,多官麵麵相覷,並無一言。
卻說鄧艾喚副將師纂並子鄧忠,分付曰:“汝等可引一軍,星夜徑去綿竹,以拒蜀兵。吾隨後便至。若縱他先據了險要,決斬汝首。”
師、鄧二人引兵將至綿竹,早遇蜀兵,兩軍各布成陣。隻見蜀兵列成八陣,三咚鼓罷,門旗兩分,數十員將簇擁一輛四輪車,車上端坐一人:綸巾羽扇,鶴氅方裾。車旁展開一麵黃旗,上書“漢丞相諸葛武侯”。嚇得師、鄧二人汗流遍身,回顧軍士曰:“原來孔明尚在,我等休矣!”
急勒兵回時,蜀兵掩殺將來,魏兵大敗而走。
鄧艾升帳而坐,喚師纂、鄧忠責之曰:“汝兩人不戰而退,何也?”
忠曰:“但見蜀陣中諸葛孔明領兵,因此奔還。”
艾怒曰:“縱使孔明更生,我何懼哉!”
艾令人哨探,回說孔明之子諸葛瞻為大將,瞻之子諸葛尚為先鋒。車上坐者乃孔明遺像也。
艾聞之,謂師纂、鄧忠曰:“成敗之機,在此一舉。汝二人再不取勝,必當斬首!”
師、鄧二人又引一萬兵來戰。諸葛尚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二人。諸葛瞻指揮兩掖兵衝出,直撞入魏陣中,魏兵大敗,死者不計其數。
師纂、鄧忠中傷而逃。回見鄧艾,艾見二人俱傷,未便加責。乃與眾將商議曰:“蜀有諸葛瞻善繼父誌,兩番殺吾萬餘人,今若不速破,後必為禍。”
郤正出班奏曰:“事已急矣!陛下可宣武侯之子商議退兵之策。”
原來武侯之子諸葛瞻,字思遠。其母黃氏,即黃承彥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韜略遁甲諸書,無所不曉。武侯在南陽時,聞其賢,求以為室,武侯之學,夫人多所讚助焉。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臨終遺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
瞻自幼聰明,尚後主女,為駙馬都尉。後襲父武鄉侯之爵。遷行軍護衛將軍。
當下後主從郤正之言,即時連發三詔,召瞻至殿下。
後主泣曰:“鄧艾兵已屯涪城,成都危矣。卿看先君之麵,救朕之命!”
瞻亦泣奏曰:“臣父子蒙先帝厚恩、陛下殊遇,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願陛下盡發成都之兵,與臣領去決一死戰。”後主即撥成都兵將七萬與瞻。
瞻辭了後主,整頓軍馬,聚集諸將問曰:“誰敢為先鋒?”
言未訖,一少年將出曰:“父親既掌大權,兒願為先鋒。”眾視之,乃瞻長子諸葛尚也。尚時年一十九歲,博覽兵書,多習武藝。瞻大喜,遂命為先鋒。是日,大軍離了成都,來迎魏兵。
2、卻說諸葛瞻見救兵不至,謂眾將曰:“久守非良圖。”
遂留子尚守城,瞻自披掛上馬,引三軍大開三門殺出。忽然一聲炮響,四麵兵合,把瞻困在核心。瞻中箭落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當以一死報國!”遂拔劍自刎而死。
諸葛尚歎曰:“吾父子祖孫,荷國厚恩,今父既死於敵,我何用生為!”遂策馬殺出,死於陣中。後人有詩讚瞻、尚父子曰:當年諸葛留嘉胤,節義真堪繼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