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25

字數:2165   加入書籤

A+A-




    第二篇-三國演義話忠義
    英雄出世感天地-10
    忠義諸葛世無雙
    世代相傳美名揚-曹魏諸葛誕
    1、諸葛誕義討司馬昭一節。魏主曹髦甘露元年。司馬昭自為自為天下兵馬大都督,出入常令三千鐵甲驍將前後簇擁,以為後衛。一應事務,不奏朝廷,就於相府裁處,自此常懷篡逆之心。
    心腹人賈充,為昭府下長史。語昭曰:“今主公掌握大柄,四方人心必然不安。且當暗訪,然後徐圖大事。”
    昭曰:“吾正欲如此。汝可為我東行,隻推慰勞出征軍士為名,以探消息。”
    賈充領命,徑到淮南,入見鎮東大將軍諸葛誕。
    誕即武侯之族弟也。向事於魏,因武侯在蜀為相,因此不得重用。後武侯身亡,誕在魏曆任重職,封高平侯,總攝兩淮軍馬。
    當日,賈充托名勞軍,至淮南見諸葛誕。誕設宴待之。
    酒至半酣,充以言挑誕曰:“近來洛陽諸賢,皆以主上懦弱,不堪為君。司馬大將軍三輩輔國,功德彌天,可以禪代魏統。未審鈞意若何?”
    誕大怒曰:“汝乃賈豫州之子,世食魏祿,安敢出此亂言!”
    充謝曰:“某以他人之言告公耳。”
    誕曰:“朝廷有難,吾當以死報之。”充默然。
    次日辭歸,見司馬昭細言此事。昭大怒曰:“鼠輩安敢如此!”
    充曰:“誕在淮南,深得人心,久必為患,可速除之。”
    昭遂暗發密書與揚州刺史樂琳,一麵遣使齎詔征誕為司空。
    誕得了詔書,已知是賈充告變。誕一麵具表數司馬昭之罪,使人申奏洛陽;一麵積草屯糧,準備進兵。
    卻說諸葛誕表文到洛陽,司馬昭見了大怒,欲自往討之。
    賈充諫曰:“主公乘父兄之基業,恩德未及四海,今棄天子而去,若一朝有變,悔之何及?不如奏請太後及天子一同出征,可保無虞。”
    昭喜曰:“此言正合吾意。”帝及太後畏懼,隻得從之。昭點齊軍馬,浩浩蕩蕩,殺奔淮南而來。
    誕引敗兵奔入壽春,閉門堅守。昭令兵四麵圍困,並力攻城。
    誕在城中,見魏兵四下築起土城以防淮水,隻望水泛,衝到土城,驅兵擊之。不想自秋至冬,並無霖雨,淮水不泛。城中看看糧盡,軍士漸漸餓倒。
    鍾會知城中人心已變,乃入帳告昭曰:“可乘此時攻城矣。”
    昭大喜,遂激三軍,四麵雲集,一齊攻打。
    誕知魏兵已入,慌引麾下數百人,自城中小路突出。為魏兵所殺,數百人皆被縛。
    司馬昭入壽春,將諸葛誕老小盡皆梟首,滅其三族。
    武士將所擒諸葛誕部卒數百人縛至。昭曰:“汝等降否?”
    眾皆大叫曰:“願與諸葛公同死,決不降汝!”
    昭大怒,叱武士盡縛於城外,逐一問曰:“降者免死。”並無一人言降。直殺至盡,終無一人降者。昭深加歎息不已,令皆埋之。後人有詩讚曰:
    忠臣矢誌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
    薤露歌聲應未斷,遺蹤直欲繼田橫!
    羅貫中寫出了,武侯族人諸葛誕,忠義之臣,為國捐軀,名垂青史。諸葛誕手下數百軍士,為諸葛誕大義所感,誓死相隨,終無一個降者,留下千古美名。
    羅貫中把數百軍士,比做西漢初期,生死相隨田橫的五百義士。這就是儒家所宣揚的舍生取義也!忠義諸葛世無雙,世代相傳美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