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37

字數:2024   加入書籤

A+A-


    第三篇-三國演義話三國
    忠貞烈女垂史冊10
    各類女兒形形色
    三國演義都敘說10)
    1、呂奉先乘夜襲徐郡一節。卻說張飛引數十騎,直到盱眙來見玄德,具說曹豹與呂布裏應外合,夜襲徐郡,眾皆失色。
    玄德歎曰:“得何足喜,失何足憂!”
    關公曰:“嫂嫂安在?”
    飛曰:“皆陷於城中矣。”玄德默默無語。
    關公頓足埋怨曰:“你當初要守城時說甚來?兄長分付你甚來?今日城池又失了,嫂嫂又陷了,如何是好?”
    張飛聞言,惶恐無地,掣劍欲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奪劍擲地曰:“古人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然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說罷大哭。關、張俱感泣。
    羅貫中寫出此段,想要寫出劉備仁義化身,桃園結義之情。但也寫明了羅貫中,封建文人,對婦女蔑視的觀點。妻子如衣服,婦女隻能是男人的依附品。因此讀名著,要拋棄糟粕,吸其精華,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2、下邳城曹操鏖兵一節。且說玄德匹馬逃難,正行間,背後一人趕至,視之乃孫乾也。
    玄德曰:“吾今兩弟不知存亡,妻小失散,為之奈何?”
    孫乾曰:“不若且投曹操,以圖後計。”
    玄德依言,尋小路投許都。途次絕糧,嚐往村中求食。但到處,聞劉豫州,皆爭進飲食。
    一日,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問其姓名,乃獵戶劉安也。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
    玄德曰:“此何肉也?”
    安曰:“乃狼肉也。”
    玄德不疑,乃飽食了一頓,天晚就宿。至晚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
    玄德驚問,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勝傷感,灑淚上馬。
    劉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隨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遠行。”玄德稱謝而別,取路出梁城。
    忽見塵頭蔽日,一彪大軍來到。玄德知是曹操之軍,同孫乾徑至中軍旗下,與曹操相見,具說失沛城、散二弟、陷妻小之事。操亦為之下淚。又說劉安殺妻為食之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
    羅貫中寫出了,劉備忠義化身。以野史劉安殺妻之故事,說明劉備大得民心,逃難之時,民爭進食。這是儒家宣揚的忠義形象。要拋棄糟粕,吸取精華,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3、魏主政歸司馬氏一節。時有曹爽從弟文叔之妻,乃夏侯令女也,早寡而無子,其父欲改嫁之,女截耳自誓。及爽被誅,其父複將嫁之,女又斷去其鼻。
    其家驚惶,謂之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馬氏誅戮已盡,守此欲誰為哉?”
    女泣曰:“吾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時,尚欲保終。況今滅亡,何忍棄之?此禽獸之行,吾豈為乎!”
    司馬懿聞而賢之,聽使乞子以養,為曹氏後。後人有詩讚曰:丈夫不及裙釵節,自顧須眉亦汗顏。
    羅貫中寫出了,夏侯令女誓節不從嫁,也寫進烈女傳,為儒家宣揚的忠貞烈女形象。要拋棄糟粕,吸其精華,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