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38
字數:2003 加入書籤
第四篇-三國演義話群雄
縱橫捭闔各不同1
劉玄德自幼雄心誌
陶恭祖三讓成佳話-劉備1)
1、宴桃園豪傑三結義一節。且說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劉焉隨即出榜招募義兵。
榜文行到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素有大誌,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姓劉名備,字玄德。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販履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
2、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歎。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歎?”
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專好結交天下豪傑。適才見公看榜而歎,故此相問。”
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誌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歎耳。”
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
羅貫中寫出了,劉備自幼雄懷大誌,雖家貧,然誌向不輟。此所謂亂世英雄也。
3、劉皇叔北海救孔融一節。卻說劉玄德軍到,是日玄德、張飛引一千人馬殺入曹兵寨邊,直到徐州城下。城上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平原劉玄德”,陶謙急令開門。玄德入城,陶謙接著,共到府衙。
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讓與玄德。
玄德愕然曰:“公何意也?”
謙曰:“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
玄德離席再拜曰:“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今為大義,故來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劉備有吞並之心耶?若舉此念,皇天不佑!”
謙曰:“此老夫之實情也。”再三推讓,玄德那裏肯受。
4、且說來使回徐州,入城見陶謙,呈上書劄,言曹兵已退。
謙大喜,延玄德於上座,拱手對眾曰:“老夫年邁,二子不才,不堪國家重任。劉公乃帝室之胄,德高才廣,可領徐州。老夫情願乞閑養病。”
玄德曰:“孔文舉令備來救徐州,為義也。今無端據而有之,天下將以備為無義人矣。”玄德堅執不肯。
陶謙泣下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陶謙推讓再三,玄德隻是不受。眾皆勸玄德留小沛,玄德從之。
5、陶恭祖三讓徐州一節。卻說陶謙在徐州,時年已六十三歲。忽然染病,看看沉重。謙使人來小沛,請劉玄德商議軍務。
玄德問安畢,謙曰:“請玄德公來,不為別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篤,朝夕難保。萬望明公可憐漢家城池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
玄德終是推托,陶謙以手指心而死。眾軍舉哀畢,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辭。
次日,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玄德乃許權領徐州事。
羅貫中寫出了劉備義救陶謙。陶恭祖三讓徐州,寫出劉備仁義化身。這也是儒家宣揚的忠義形象。